回覆列表
  • 1 # 我還是什麼都沒有

    公共生活是人們在公共空間裡發生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的共同生活。與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比較,公共生活的領域更加廣闊,內容更加豐富、表現更加精彩紛呈。

    我自己的一個小經歷

    在圖書館下午15點多來了三個學生樣的人,走在木質地板上發出沉悶且亂耳的聲音,揹包重放在地板上,三人聊天,全然不顧周圍查閱資料,做筆記的學習的人。自顧自的“談笑風生”。館內安保值班人員,視而不見。

    只是簡單描述一下,所見所聞。想說的是,事件中心的人是否都是無罪的?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狀態需要他人來指責嗎?還是需要為他們言行負責?作為成年人,公共場合秩序不知道維持嗎?那些節目做的目的是什麼?到底是為了刺激圍觀人的善性還是打社會人的臉?

    僅僅是發生在身邊的小小事例,就圖書館而言,來這兒都是做與書相關事情的,不是聊天,乘涼,蹭網和談戀愛的,自己把不文明現象帶入,說白了,是公民受教育問題,是國家社會教育問題。

    我覺得作為一個有思想,有執行力的成年人,做好自身,也不會招來他人異樣目光,便也不會有那麼多不是發生。作為受不文明現象影響的群眾,那些冷漠的圍觀群眾倒是吃了個節目的啞巴虧。

    公共生活的好處大概就是讓我知道自己要做到禮義廉恥,守住自己的底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減肥,不想節食不想運動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