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羅體快跑

    一般來說,馬拉松愛好者常年跑步的朋友通常不會有這樣的困擾,因為訓練目標很明確,這些都不是事兒了。因此,以下的回答是針對跑步新手的,老馬們請忽視。

    1)我為什麼開始跑步?

    2)我此前跑過5公里或10公里嗎,每次的感受如何?

    3)我的身體是否已經準備好了開始接受考驗?

    如果不出所料,大多數普通人跑步的初衷都是強身健體,可能此前對於跑步的經驗還停留在以前的體育課或是單位運動會上不得不跑的比賽,而且極有可能還沒開始做好身體上的準備,只是試試而已。

    隔天跑一次10公里,月跑量就是150公里;

    每天跑5公里,月跑量也是150公里;

    150公里,這個跑量可真不少,相當於一個常年參加馬拉松比賽的懶一點的老馬的月跑量了;

    這個月跑量,老馬們跑起來自然沒問題,甚至還嫌不夠;

    但對於新手而言,身體還沒完全準備好,很容易導致受傷;如果逞強堅持下來了,很可能的情形是幾個月之後就說膝蓋或小腿哪裡哪裡疼了,再之後就是醫生建議半年內不要跑了等等,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既然我們的初衷是強身健體,一直可以跑下去,那為什麼要貪圖一時之快?

    所以,我的結論是:對於跑步新手而言,10公里跑一天休一天,每天跑5公里,這兩種方式都不好;

    那就沒有什麼解決方式了嗎?

    當然有,如同小馬過河一樣,同樣的一條河每種動物的感受都不同,同樣都是跑步,每個人情況也完全不同,但一樣都需要注意的是循序漸進;

    可以參考的方式:

    1) 剛開始的時候先從5公里開始,實在堅持不下來可以走跑結合,跑前跑後一定要做好熱身和身體放鬆;

    2) 先不要每天跑,希望你對跑步這熱情的火焰可以一直徐徐燃燒,而不是一下就熱情過頭瞬間熄滅,建議的方式:每週可以先從3-5次開始,其他的幾天或者乾脆休息,或者選擇核心訓練,腿部力量訓練等等,基礎動作如平板支撐,仰臥起坐,深蹲,高抬腿,等等,花30分鐘分組做完,持續一段時間,你會發現再跑步的時候更輕鬆了,因為跑步是全身的力量在起作用;

    3)先按這樣的節奏持續至少3周以上,如果身體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狀態,再慢慢嘗試每次跑量增加,如8K,10K甚至更高,或者增加頻率,比如每週由3次到5次;需要注意的是,每週至少給自己的身體留一天的休息,以便恢復;

    懂得再多的道理,還不如親自一試,行動起來!

  • 2 # 76老郭

    跑步每次10公里跑一天歇一天好?還是每天都跑每次5公里好?

    跑10公里還是5公里要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能夠滿足這個條件再來談哪一種法式更好。

    跑10公里和跑5公里,兩者相差一倍,跑步時長同樣差一倍。跑步10公里能很好的鍛鍊心肺功能,提高血液輸氧量,減肥效果更是比跑5公里強很多。而跑5公里則輕鬆很多,鍛鍊身體維持健康沒問題,減肥效果比不上10公里,畢竟5公里用時30分鐘左右,消耗的熱量小。以提高身體素質建議跑10公里,以維護身體健康建議跑5公里。

    另外每週抽出2天時間,進行力量鍛鍊,增加核心肌肉群力量,減小在跑步中受傷風險。

  • 3 # 運動醫學碩士談瘦身

    任何運動都不能減肥

    運動時,人體的能量代謝有這幾種形式:ATP,CP,糖酵解供能,糖氧化供能,蛋白質氧化供能,脂肪氧化供能,任何一種供能形式啟動其他功能形式都會被顯著抑制。這六種供能輸出功率以50%遞減,脂肪在運動時輸出功率最低。

    前三項供能形式出現在大強度高心率劇烈運動中,如hiit,tabata,運動中,此種高心率劇烈運動,脂肪燃燒被顯著抑制,脂肪燃燒比靜坐少。後三種供能形式為有氧供能,其中中等強度運動以糖代謝為主,一個小時的中等強度運動如跑步,跳繩,游泳,脂肪燃燒被糖氧化代謝顯著抑制,脂肪燃燒比靜坐少,不能減肥,脂肪燃燒在低強度長時間運動中佔主導,但燃燒與靜坐差不多。所以任何運動都不能減肥。參看《運動生物化學》能量代謝篇。但凡說運動能減肥的,一定沒學過運動醫學,不知道什麼是運動,只是憑自己想象胡說八道而已。

    經常中等強度運動如跑步,跳繩,和大強度運動如hiit,tabata會導致代謝不可逆轉性損傷下降,更加肥胖。對於代謝紊亂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多囊卵巢綜合徵患者並且將難以控制。

    運動本質是衰老加速和損傷,即便換來的短暫健康也是也衰老加速為代價。以健康為目的的運動是極低強度美體增肌訓練,極低強度的意義在於用最少的衰老代價達到運動目的,美體增肌訓練的意義在於對抗衰老導致肌肉萎縮和美化形體。

  • 4 # 魂遊體壇

    因人而異吧!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制定跑步計劃是比較合理的。像筆者就不會每天進行跑步的,每週只會跑步3~5次,1~2次跑步10公里以上(含10公里),3~4次跑步5公里。沒有進行跑步的幾天都會進行力量訓練或者柔韌性訓練,對肌肉和關節進行恢復。

    合理安排跑步計劃。

    剛剛接觸跑步的人,多數不會花一點時間進行跑步計劃,這也是導致受傷和跑步成績無法提高的原由。

    如果你是一位剛剛接觸跑步的人,就不要嘗試跑5公里,可以先從2~3公里開始。也不要追求每公里配速4~5分鐘,而要從最適合自己心率的配速開始。

    如果你是一位有一定跑齡的跑者,可以跟筆者一樣制定跑步計劃,每週跑步3~5次,跑量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而定。然後沒有跑步的幾天,做自己喜歡的運動專案。如果沒有喜歡的運動專案,那麼可以進行放髖訓練、柔韌性訓練,這都是提高跑步成績的訓練方式。

    跑步是為了身體健康,為了更好的生活。

    筆者為了身體健康而跑步,相信很多跑者跟筆者一樣,都是因為身體健康而跑步的。

    著名的小說家村上春樹也是為了身體健康而跑步的,結果慢慢地愛上了跑步,基本上日均跑量10公里左右。村上春樹跑步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身體健康和給自己獨處的時間。

    無論是跑步5公里,還是10公里甚至更長,都要注重身體健康。

  • 5 # 沙壁虎體育文化

    無論隔天跑十公里,還是每天跑五公里,這個運動量對新手來說都太多了。對於體重不胖的人來說,可能剛開始還能跑個兩公里,但是對於體重偏大的人來說,剛開始跑個一公里,估計都比較費勁。很多體重偏胖的人,都是從快走開始的,等快走個幾個月,體重瘦下來,然後才能開始跑步。

    一週之內跑四天休息三天的人和一週之內跑六天休息一天的人的跑步水平相差不遠。而且平時注意觀察的人可能會發現一些跑步老手並不是天天都在跑步,而是選擇適當的休息。

  • 6 # 念念不忘00

    你的需要是減肥,還是純粹鍛鍊,還是有運動計劃,要跑步的成績什麼?跑步至少40分鐘以上,五公里的話狀態還沒有起來就結束了。如果是剛開始跑步的人來說,先從五公里開始,身體需要適應,也需要休息。

  • 7 # 呆呆kun

    首先說明你是要參加馬拉松比賽還是單純鍛鍊身體,要參加比賽俺就不說了,有專業人員,俺很菜。只為鍛鍊身體那就看你身體的適應程度了,俺每天無氧運動一小時後跑步一小時十公里,跑五休一,不為減肥,就是鍛鍊身體,跑完真舒服,休息一天身體恢復了練的就更舒服了所以以你身體的適應程度來計劃,不要給自己定目標

  • 8 # 愛健身的小馮同學

    具體分析如下:

    1.考慮一下時間問題

    2.考慮一下自己慢跑的目的

    事出必有因,有些人慢跑是為了減肥;有些人慢跑就是為了放鬆身心;有些人跑步是因為熱愛……

    當您在慢跑距離上開始糾結時,不妨回想一下當初為什麼堅持慢跑。如果是單純為了健康,就沒必要讓自己那麼累,每天5公里或者10公里。一輩子就那麼長的時間,睡覺就佔走了我們大部分的生命,再把大量的時間用於跑步,感覺有些不太合適。

    3.考慮一下長期慢跑的危害

    舉個我身邊的一個人的真實案例,他是一位老師,非常熱愛跑步,每天堅持慢跑5公里(沒有一天停過),最後膝關節的半月板磨損嚴重,導致自己需要做手術。

  • 9 # 沐子的生活

    首先你應該先去跑步,看你的身體能適應到每天幾公里。並不是說跑的越多,對身體就越好。你如果從來沒有運動的話,你要去是適應從每天十幾分鍾開始一直慢慢的適應速度,如果你突然間跑個十公里的話,你第二天還能起床嗎? 而且跑步要根據你自己的身體運動能力的,你剛開始跑步,可以跑兩天休息一天的,你要是每天都跑步的話身體會很累的,到時候你大概大半個月都跑不動。不管是一天跑十公里休息,還是每天跑5公里,都要跑幾天休息一天的。

  • 10 # 健身養生文化

    都兩個都不是一定的答案,不管是跑步還是其他健身專案,都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不管你每天10公里還是5公里,你的明確你跑步的目的,快不快樂

    跑步不是目的,強身健體才是目的,如果你跑10公里一天休一天,這個跑量是你完全能夠接收的,很輕鬆的,那就這麼安排;如果這樣跑不起來不是很輕鬆,那就每天5公里,如果每天跑身體承受不了,那就跑5公里一天休一天。

    每個人的身體能夠接收的活動量是不一樣的,只要在舒適的狀態下就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發動機有多先進?為何中國把零件都拆爛了,也仿製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