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嘯九天令

    我認為過年給長輩磕頭的習慣應該保留。

    尊敬老人是中華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老人為了兒孫辛苦了大半輩子,圖個兒孫滿堂,享受一下子孫承歡膝下之樂。

    終於盼上孫子了,孫子不給磕頭?

    那老人該有多失落呀!

    現在的老人曾經當小孩的時侯,對老人那可是畢恭畢敬的!好不容易自己當上爺了,卻享受不到當爺的待遇,心裡多憋屈!

    如果某些思想先進的老人愛惜小輩,不願讓磕頭,當然還是順從老人的意願好。

    從教育孩子的眼光看,孩子也應該給老人磕頭。

    現在孩子要得少了,有些人把孩子教育得無法無天。此舉可以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尊敬老人,知道尊重規矩,長大後有利於孩子懂得尊重規律,進而悟得天道,懂得敬畏天地。

    給長輩磕頭,這是一件好事,應該保留。

  • 2 # 董江波

    給長輩磕頭,不是簡單的晚輩給長輩磕,而是小輩(18歲以下)給長輩(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磕頭拜年,這一種情況。成年後的兒女,是沒有給長輩磕頭這一禮節和過年習俗的。原因很簡單,過年小輩給爺奶輩磕頭,爺奶輩給小輩壓歲錢。

    18歲及以上,就是成年了,不再有壓歲錢,我們山西地區,幾年前,15歲就完成開鎖禮節,算是成人禮,就不再給壓歲錢了。不過,現在一般還是給到18歲了。

    給長輩磕頭,要一邊嘴裡稱呼著長輩的尊稱,一邊說過年好,過年大吉:比如,二舅奶奶,過年好,過年大吉。說完,行一個五體投地的大磕頭禮,然後,長輩趕緊扶起來,給一個紅包。現在簡化為,直接給錢,紅包就沒有了。

    給祖先磕頭,更為複雜一些,但參與人員,一般是長子長孫這一輩的,其他人,不參與。先把祖先按慣例接入家門,然後初一到初三,一天三頓,祭祀,上飯菜吃食,燒香,然後恭敬的磕一個大頭,放一掛鞭炮,然後,全家人,才能開始吃飯。

  • 3 # Nick8354

    具體規矩不太清楚,但被認可的程式是這樣的話,扣頭你不就一步驟嘛,有啥不妥的呀?難不成因為小日本人扣頭彎腰咱們就不能或就絕不扣頭彎腰了的嗎?

    因此,扣不扣頭、要不要扣頭,應不應該保留看個人認可程度和自己長輩先輩喜好(甚至可以說是約定)。

    也因此,既有的規矩都沒被人們知道的話,沒有也罷,太不了重新“約定”嘛。

    不過,話說回來,扣頭確實是人類個體的一個表達“感恩”的“虔誠”的姿態的 。因此,建議保留、甚至“跪拜”。

    “扣頭”或“跪拜”原本並不是“軟骨”或“缺鈣”而是中華民族沿襲下來的表達虔誠的形式。

    。。。。。。

    ☕️

  • 4 # 泥水勞人

    磕頭的文化內涵,一般人不盡理解,其實那是修習的一個動作。後來被統治階級利用了,把磕頭視為是對自己的尊重,他人的底下,達到了“五體投地”的效應。逐漸形成了一種陋習!所以不論給誰磕頭,都是愚昧的陋習,如果現在還沒有改掉這樣的陋習,那麼,我們社會的發展會黯然失色啊!

  • 5 # 李太元391

    在習俗問題上,每逢大年初一早上給長輩們磕個頭,完全屬情感範疇,既體現對長輩們的尊重,也是感恩之心的反映!所謂“習俗”,也是二分法相對辯證的關係,不能一概而論都視為封建迷信看待,儘管一代哲人荀子有句“習俗易志”,但其絕非指情感範疇而言的!

    至於“給長輩磕頭和給祖先磕頭的區別與規矩你知道那些?”對此問題 ,由於人的社會地位、階層的不同,所謂的“規矩”顯然也不同,但其意義夲質上則又是相同的,畢竟二者均屬情感範疇!當然,二者間又是有區別的,畢竟過年給長輩磕頭很能體現情感的現實意義,長輩們受禮深感親情的欣慰,也是種精神上的某種滿足,遠比口頭上的“孝道”更真實!相對於晚輩來說,磕個頭天經地義的同時,也能擺明自己的位置而常懷應孝敬之心!我屬於社會底層的平民,至少在我歷世中並無什麼具體的規矩和講究,體現的是種新年氛圍的心情而已。

    至於給祖先的磕頭,我們這裡大都是在年關前直接上祖墳,無非是紀念性的流於形式而已,畢竟先祖人大都不曾有印象嘛!

    當然,常言道:“十里風俗不一般”,習俗顯然各有千秋,但不論怎麼說,過年給長輩們磕個頭,在親情關係上絕對利大於弊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鹽湖城記者憤噴哈登:沒人打球比他更醜陋!這句話是在玩心理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