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蹩馬腿”的情況下不能走。
拐腳,或作蹩腳,若前方有其他棋子時,即無法行動,是為拐腳。而象、相依“田”字形狀而行至對角線的另一端,而“田”字形狀的中心有棋子的話,即無法行動。
“馬”的移動稱為“跳馬”,走法為:每一回合可以沿任何方向的直線走一步然後沿斜線一步,即沿著漢字“日”的對角線從一段走向另一端,稱作“馬走日”。通常情況下,“馬”的攻擊力與“炮”相當。根據在棋盤上不同的位置有“臥槽馬”“盤河馬”“窩心馬”等名稱。
正確走法:在中國象棋裡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後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俗稱 " 馬走日 " 。馬一次可走的選擇點可以達到四周的八個點,故有 " 八面威風 " 之說。
擴充套件資料:
注:綠點表示可以行走,紅點表示不能行走,
1、傌(馬)的走法
2、蹩馬腿(一)
3、蹩馬腿(二)
4、蹩馬腿(三)
5、蹩馬腿(四)
相關術語——
1、屏風馬:一種開局著法(馬二進三和馬八進七),因狀如屏風得名。
2、反宮馬:開局術語,士角炮加上屏風馬的佈局。
3、單提馬:開局階段紅方走馬二進一或馬八進九。
4、歸心馬、窩心馬:馬入宮歸心。
5、釣魚馬、高釣馬:一方的馬佔據對方屏風位置,與對方將座的距離形成 “雙象連環式。
6、虎頭馬、相(象)頭馬:指在己方河口高相位上的馬。
7、連環馬:指二馬成互相連絡。
8、先鋒馬、快馬、出林馬:先走方挺三兵或七兵,隨即進馬河口,如同軍隊行軍時的先頭部隊,故名。
“蹩馬腿”的情況下不能走。
拐腳,或作蹩腳,若前方有其他棋子時,即無法行動,是為拐腳。而象、相依“田”字形狀而行至對角線的另一端,而“田”字形狀的中心有棋子的話,即無法行動。
“馬”的移動稱為“跳馬”,走法為:每一回合可以沿任何方向的直線走一步然後沿斜線一步,即沿著漢字“日”的對角線從一段走向另一端,稱作“馬走日”。通常情況下,“馬”的攻擊力與“炮”相當。根據在棋盤上不同的位置有“臥槽馬”“盤河馬”“窩心馬”等名稱。
正確走法:在中國象棋裡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後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俗稱 " 馬走日 " 。馬一次可走的選擇點可以達到四周的八個點,故有 " 八面威風 " 之說。
擴充套件資料:
注:綠點表示可以行走,紅點表示不能行走,
1、傌(馬)的走法
2、蹩馬腿(一)
3、蹩馬腿(二)
4、蹩馬腿(三)
5、蹩馬腿(四)
相關術語——
1、屏風馬:一種開局著法(馬二進三和馬八進七),因狀如屏風得名。
2、反宮馬:開局術語,士角炮加上屏風馬的佈局。
3、單提馬:開局階段紅方走馬二進一或馬八進九。
4、歸心馬、窩心馬:馬入宮歸心。
5、釣魚馬、高釣馬:一方的馬佔據對方屏風位置,與對方將座的距離形成 “雙象連環式。
6、虎頭馬、相(象)頭馬:指在己方河口高相位上的馬。
7、連環馬:指二馬成互相連絡。
8、先鋒馬、快馬、出林馬:先走方挺三兵或七兵,隨即進馬河口,如同軍隊行軍時的先頭部隊,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