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是位值制記數法的產物。很久以前,當人們採用這種記數法遇到空位的時候,就會採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示它的存在。世界上較早採用位值制記數法的有巴比倫、瑪雅、印度和中國等,這些地區和民族都對零的產生和發展作出過自己的貢獻。
世界上最早採用十進位制記數法的是華人。“零”這個符號之所以產生的原因,最初其實也並不是為了表示“無”,而是為了彌補十進位制值記數法中的缺位。從公元七世紀起,中國開始採取用“空”字來作為零的符號。但是,中國古代的零是圓圈○,並不是現代常用的扁圓0。現在普遍使用的包括“○”在內的印度—阿拉伯數碼是在13世紀的時候由伊斯蘭教徒從西方傳入中國的,而那時中國的○已經使用100年了。
希臘的托勒密是最早採用這種扁圓○號的人,由於古希臘數字是沒有位值制的,因此零並不是十分迫切的需要,然而當時用於角度上的60進位制時,則很明確地以扁圓0號表示空位。可是,托勒密的0並沒有作為數參加運算,也沒有單獨使用的情況。
最先把零作為一個數參加運算的是印度人。
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採用了十進位值計數法。空位最開始是用空格表示的,後來為了避免看不清帶來的麻煩,就在空格上加一小點,如用5·8表示508。公元876年,在印度的瓜廖爾地方發現了一塊石碑,上面的數字和現代的數字很相似,這可能是由小點發展為小圈0表示零的最早根據。
印度人承認零是一個數並用它參加運算可以說是對零的發現的更為重要的貢獻。
後來,歷經了漫長的歲月,印度數字傳入了阿拉伯,並發展成為現今我們所用的印度—阿拉伯數字。但直到1202年,義大利數學家斐波那契把這種數字(包括0)傳入歐洲,現代的零的概念和印度—阿拉伯數字中的零號才逐漸流行於全世界。
零是位值制記數法的產物。很久以前,當人們採用這種記數法遇到空位的時候,就會採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示它的存在。世界上較早採用位值制記數法的有巴比倫、瑪雅、印度和中國等,這些地區和民族都對零的產生和發展作出過自己的貢獻。
世界上最早採用十進位制記數法的是華人。“零”這個符號之所以產生的原因,最初其實也並不是為了表示“無”,而是為了彌補十進位制值記數法中的缺位。從公元七世紀起,中國開始採取用“空”字來作為零的符號。但是,中國古代的零是圓圈○,並不是現代常用的扁圓0。現在普遍使用的包括“○”在內的印度—阿拉伯數碼是在13世紀的時候由伊斯蘭教徒從西方傳入中國的,而那時中國的○已經使用100年了。
希臘的托勒密是最早採用這種扁圓○號的人,由於古希臘數字是沒有位值制的,因此零並不是十分迫切的需要,然而當時用於角度上的60進位制時,則很明確地以扁圓0號表示空位。可是,托勒密的0並沒有作為數參加運算,也沒有單獨使用的情況。
最先把零作為一個數參加運算的是印度人。
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採用了十進位值計數法。空位最開始是用空格表示的,後來為了避免看不清帶來的麻煩,就在空格上加一小點,如用5·8表示508。公元876年,在印度的瓜廖爾地方發現了一塊石碑,上面的數字和現代的數字很相似,這可能是由小點發展為小圈0表示零的最早根據。
印度人承認零是一個數並用它參加運算可以說是對零的發現的更為重要的貢獻。
後來,歷經了漫長的歲月,印度數字傳入了阿拉伯,並發展成為現今我們所用的印度—阿拉伯數字。但直到1202年,義大利數學家斐波那契把這種數字(包括0)傳入歐洲,現代的零的概念和印度—阿拉伯數字中的零號才逐漸流行於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