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虛經》又名《列子》全文現存的目前有八篇。《沖虛經》收錄在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後人根據古代資料編著的。全書共載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等134則,是東晉人張湛所輯錄增補的,題材廣泛,有些頗富教育意義。現存八篇是:天瑞篇、黃帝篇、周穆王篇、仲尼篇、湯問篇、力命篇、楊朱篇、說符篇。
《沖虛經》又名《列子》全文現存的目前有八篇。《沖虛經》收錄在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後人根據古代資料編著的。全書共載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等134則,是東晉人張湛所輯錄增補的,題材廣泛,有些頗富教育意義。現存八篇是:天瑞篇、黃帝篇、周穆王篇、仲尼篇、湯問篇、力命篇、楊朱篇、說符篇。
《列子》又名《沖虛經》。是道家重要典籍。列禦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詳,大體是春秋戰國時代。該書按章節分為《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個寓言故事組成,寓道於事。其中有我們較為熟悉的“愚公移山”、“亡呋者”、“歧路亡羊”等。冥紙灰認為列子成書大體經歷三個階段:列子稍後,門人據其活動與言論編撰而成,不止八篇。漢人在此基礎上補充整理,而成《漢書.藝文志》上著錄的八篇之數。張湛據其先人藏書,及在戰亂後收集到殘卷,“參校有無,始得完備”。並依照《漢書.藝文志》所記八篇,編撰成今本《列子》。由於[在編撰過程中,為疏通文字,連綴篇章,必然加進張湛本人的一些思想與他編的一些內容,所以,今本《列子》雜進一些魏晉人的思想內容、語言文字是可以理解的。歷三時而成書的《列子》,雜就難免了],說見張清華先生《道經精華.列子.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