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滄海話史

    從一封奏摺看唐朝軍制的沒落

    660年,唐滅百濟。

    664年,駐紮在百濟的檢校熊津都督劉仁軌“冒死”向高宗李治上了一封奏摺,他談到了以下情況:

    臣看到目前留下戍邊計程車兵,大多是疲憊羸弱的人,勇敢壯健的很少,衣服也都破爛,只想回到西方的家鄉,沒有心思開創功業,報效朝廷。

    臣問他們:以前在西邊家鄉時,看見百姓踴躍應募,爭著要從軍,有人請求自備衣服口糧,稱為義徵,現在計程車兵為何這樣?

    士兵們說:現在的官府和從前不同,人心也變了。以前在東西征戰中,為國家犧牲,皇上委派使者弔唁祭奠,追封官爵,或者把死者的官爵回授給他的子弟,凡渡海東征的,都賜勳一級。自顯慶五年(660年)以來,東征的人屢次渡海,官府沒有記錄,死了也沒有人過問他的姓名和死因。州縣官每次徵發百姓當兵,強壯而富有的人,花錢買通辦事人員就可以免徵,而貧窮的人即使年老體弱也被徵發入伍。不久前攻破百濟及平壤的苦戰,當時將帥發出號令,答應立功的人受獎賞;等到返回西海岸,只聽說被拘捕,奪取賞賜,免除勳級,州縣官吏上門催逼租賦,簡直無法活下去,各種弊政,一言難盡。因此不久前,從海西出發前已經有逃亡和故意把自己弄殘廢的人,不是到了海外才發生這種情況。還有,本來把征戰獲得勳級看成一種榮耀,而近年出征,都讓有勳級的人挽舟拉車,跟民工沒什麼兩樣,百姓所以不願從軍,大概都由於這些原因。

    臣又問:以前士兵留在這裡鎮守五年,尚且能夠支援,現在你們才經歷一年,為何會衣不遮體?

    士兵們答:當初從家鄉出發,只讓準備一年用的物資服裝,現在已經兩年,還沒有回家的日期。

    劉仁軌總結說,這樣下去,國家懸兵海外,還要準備消滅高句麗,倭華人可能跟他們勾結,北韓半島還可能復國,臣敢於向陛下反映真實情況,就怕這種“逆耳之事,或無人為陛下盡言,故臣披露肝膽,昧死奏陳。”這封奏摺載於《資治通鑑》。

    看來,唐朝征伐高句麗、百濟,正好是府兵制沒落的關鍵時期,短短几年,軍人的地位和待遇直線下降,隨之軍隊戰鬥力急劇下降,所以能夠理解唐朝雖然一度征服了高句麗和百濟,為什麼後來會被新羅趕回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月26日omg0:2top,為何會輸的如此慘烈,甚至被零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