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是康熙時期重臣,一生還蠻平穩的,最後官至文淵閣大學士,正一品,相當於宰相之位,在相位十多年後去逝,朝廷撫喪,皇子弔唁,入賢良祠。
康熙9年科舉,福建考生李光地中二甲第二名,就是進士第5名,入翰林院,第二年就擔任地方考官,回鄉省親時趕上三藩之亂,福建耿精忠造反,李光地積極與朝廷聯絡,加入平叛,獲得康熙青睞,康熙25年升為掌院學士,這個職位當時是正三品,雍正後確定為從二品。
而李光地被康熙貶職,是發生在康熙28年,這時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李光地隨侍南下,《清史稿》記載李光地由於進獻的文章康熙極不滿意,指斥他假冒道學,不能起到翰林表率的作用,被降為通政使,此職雖勉強位列九卿,但絕對沒有掌握翰林院的掌院學士顯赫,實際上是有被貶之意。
《清史稿·李光地傳》說康熙指斥他假冒道學被貶,怎麼假冒道學,沒細說,李光地在自己著作《榕村語錄》還原了事件,南巡到南京後,一天晚上君臣登上觀星臺夜觀天象,康熙就問這是什麼星,那是什麼星,李光地奏說,天上星星太多答不出來,趕緊補一句,說自己認識有一顆是老人星,話說老人星是“仁壽之徵”,天上老人星見,則是天下太平之徵。
李光地說老人星,本來是想討好康熙,誰知康熙並不買賬,作為掌院學士,李光地曾吹牛皮,說自己通曉《易經》卦爻之術,誰料一問三不知,還說些媚話,當時惱火的康熙把李光地調任通政使,說實話,雖是貶職,但是同級平調,算是小小的懲戒。有種說法是,因為李光地反對“捐納”,就是賣官,康熙藉此把他由掌院學士降為通政使,在忍辱負重,接受10多年考驗後,才重獲康熙信任與重用,這是不準確的,因為史料沒有這方面的記載,而且很快,幾個月後康熙回京後就給李光地復職,又改為兵部侍郎。
李光地是康熙時期重臣,一生還蠻平穩的,最後官至文淵閣大學士,正一品,相當於宰相之位,在相位十多年後去逝,朝廷撫喪,皇子弔唁,入賢良祠。
圖為李光地畫像。康熙9年科舉,福建考生李光地中二甲第二名,就是進士第5名,入翰林院,第二年就擔任地方考官,回鄉省親時趕上三藩之亂,福建耿精忠造反,李光地積極與朝廷聯絡,加入平叛,獲得康熙青睞,康熙25年升為掌院學士,這個職位當時是正三品,雍正後確定為從二品。
圖為俯瞰李光地故居。而李光地被康熙貶職,是發生在康熙28年,這時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李光地隨侍南下,《清史稿》記載李光地由於進獻的文章康熙極不滿意,指斥他假冒道學,不能起到翰林表率的作用,被降為通政使,此職雖勉強位列九卿,但絕對沒有掌握翰林院的掌院學士顯赫,實際上是有被貶之意。
圖為李光地故居,“夾輔高風”匾額,為康熙皇帝所賜。《清史稿·李光地傳》說康熙指斥他假冒道學被貶,怎麼假冒道學,沒細說,李光地在自己著作《榕村語錄》還原了事件,南巡到南京後,一天晚上君臣登上觀星臺夜觀天象,康熙就問這是什麼星,那是什麼星,李光地奏說,天上星星太多答不出來,趕緊補一句,說自己認識有一顆是老人星,話說老人星是“仁壽之徵”,天上老人星見,則是天下太平之徵。
圖為李光地墓。李光地說老人星,本來是想討好康熙,誰知康熙並不買賬,作為掌院學士,李光地曾吹牛皮,說自己通曉《易經》卦爻之術,誰料一問三不知,還說些媚話,當時惱火的康熙把李光地調任通政使,說實話,雖是貶職,但是同級平調,算是小小的懲戒。有種說法是,因為李光地反對“捐納”,就是賣官,康熙藉此把他由掌院學士降為通政使,在忍辱負重,接受10多年考驗後,才重獲康熙信任與重用,這是不準確的,因為史料沒有這方面的記載,而且很快,幾個月後康熙回京後就給李光地復職,又改為兵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