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雲野鶴87277

    中國諺語,寧可玉粹不願瓦全。是華人的氣節,是原則。

    眾人認定此物是玉,而有人認定此物非玉,還不如瓦。於是便有了,寧可玉粹,也要瓦全。例如歷來眾人認定儒學是玉,金科玉律。而五四青年認為儒學非玉,遠不如瓦,便狠狠地砸了。可嘆被砸了的儒學如今又成了美玉。

  • 2 # 朱八戒CC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出於《北齊書.元景安傳》:“豈得棄本宗,遂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為瓦全。”這句成語源自一個歷史故事。

    公元550年,北朝東魏的孝靜帝被迫將帝位讓給專橫一世的丞相高洋。高洋心狠毒辣,將孝靜帝父子三人殺害。為了穩固他的江山,又把靜帝的宗親家室700多人滿門殺絕。當時靜帝的遠房家族感到非常恐慌,其中一名當縣令的元景安,要求整個家族全部解姓高氏。他的堂兄元景皓堅決反對這種做法,“不能出賣祖宗,以改姓的方式保全性命。大丈夫寧可玉碎,不願為瓦全而活命。”卑鄙的元景安告密高洋,高洋立即逮捕元景皓將他處死。也許高洋慘無人道,必遭報應,三個月後高洋暴病而死。

    千百年來,這句成語都被理解為:寧願為正義的事業而犧牲,不願喪失氣節,苟且偷生而遭受奇恥大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一身正氣,滿腔熱血,這是民族之魂。這是民族的浩然正氣,大義凜然,這是華夏五千年傲立蒼穹的脊樑。

    夏日驕陽,汨羅江上。面對山河破碎,屈原痛心疾首,仰天長嘆,懷抱大石,縱身一跳。他用生命為中華民族精神,增添了一道最絢麗的光芒。

    楚漢相爭,項羽兵敗烏江,自刎身亡,上演了一場悲壯的英雄史詩。“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是對他最好的頌揚。

    歷史上對“玉碎與瓦全”也有不同的選擇,“瓦全”有時候也有著更高層次的“玉碎”。

    司馬遷蒙冤入獄,也曾想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但是他想到還沒有完成的事業,為了這份理想,不惜犧牲自己的名節,只能忍辱負重,繼續奮筆疾書。終於完成《史記》,這部五千年史家之永恆的絕唱。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相似於儒家的“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為著人間的正義,為著國家的安危,多少仁人志士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成就自己的仁德,保全自己的正義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龍血樹葉子噴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