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康萌故事

    醫師多點執業註冊與多職業機構備案都是指有執業資格的醫師在兩個以上的醫療機構進行醫療活動的行為,他們的區別在於是否在同一行政區劃內,例如北京市東城區和西城區,如果都是在東城區內,就適用於多職業機構備案,如果同時在東城區和西城區執業,就是多點執業註冊,如果是不同的城市或不同的省份,也是多點執業的範疇。

    最開始只有多點執業的概念沒有多機構備案的說法,而且這樣的行為早已有之,主要就是大醫院的醫生受邀去很多不同的醫院進行疑難病例診斷、開展手術等,也有人稱之為“走穴”,因為醫療活動始終都會有風險,當發生醫療糾紛時,這樣的行為往往存在很多問題,出臺相關的管理規範也就勢在必行。這幾年由於看病難的加劇,大量的患者湧向大醫院,國家開始重新思考多點執業的意義並開始鼓勵這樣做目的是想促進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讓優質醫療資源更多的幫扶中小醫院。但這種行為一般就在二級三級醫院間完成了,社群醫院等基層醫院沒人管,如果優質醫療資源不能下沉到社群,那麼國家提倡的分級診療就缺了重要的一環。為了真正落實分級診療,其實國家更需要多機構備案,這樣同一行政區劃內的醫師就可以在本區域內多機構執業,且執業機構數量不受限制,而跨行政區域執業的原則上不能超過3個地點。

    這項制度初衷是好的,希望可以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形成合理有序的患者就醫,但從實際來看,成效非常有限。三甲醫院的醫師,每天都會接待大量的患者,上班時間已經非常疲憊,那裡會有精力與心情去其他醫院執業?大醫院照樣在不斷的虹吸其他中小醫院的患者,這些措施,並不能從根本上來解決目前的看病難問題,只有堅持醫療同質化,才是未來解決之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oinb直播反懟FNC中單,你能說LWX菜但不能說我,我能單手吊打你,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