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百川

    節度使是唐朝為了守衛邊疆設立的官職,但是因為不斷放權導致各節度使做大不收中央控制,造成唐末後期藩鎮割據。具體為:

    節度使出現的原因

    唐朝每個州(縣)的最高軍政長官被稱為都督或者總管,其辦公的地方叫都督府,其中一些比較大的州又設立大都督府(手底下管著好幾個小州),這些職位通常是朝中忠臣或者皇親國戚擔任。

    因為唐太宗開疆擴土,唐朝的疆域很大,唐太宗在位時周邊的國家懼怕唐太宗所以俯首稱臣,唐太宗就把內地的都督府全部都撤掉了,只留下邊境的都督府。

    等唐太宗去世以後,周邊的國家開始不安分起來,不停地襲擾唐朝的邊境,唐朝為了守住疆土不得不改變軍事策略,改以前的軍事進攻改為軍事防守,在邊疆地區設重兵把守,被稱為軍鎮,其最高長官為都督。

    節度使出現在歷史舞臺

    唐睿宗景雲二年,賀拔延嗣被任命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這個職位正式走入歷史的舞臺。而節度使及所統領的軍隊被稱為藩鎮。

    這個時候的節度使只是中央用來抵禦外敵的作用。但是因為唐朝中後期土地兼併嚴重造成均田制的崩潰,建立其之上的府兵制也緊接著廢除。為了抵禦外敵,朝廷改府兵制為募兵制允許各節度使自行招募兵馬。因為天高皇帝遠,朝廷不清楚各個節度使手上到底有多少兵馬,節度使有了兵權。

    節度使權力進一步擴大,形成藩鎮割據

    起初,藩鎮節度使只有軍權,後勤供給需要中央提供。這就讓藩鎮節度使不聽命於中央的話就沒有足夠的財力組織作戰,可是因為軍隊數量的不斷擴大,中央財政無力為各藩鎮提供及時、充足的供給,導致戰鬥力急速下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央無奈之下把部分財政大權也交給了藩鎮,這樣藩鎮就有了軍權和財政大權,權力進一步擴大。

    到了唐玄宗時期,唐玄宗為避免地方官對節度使軍事行動的影響,又一次擴大了藩鎮節度使的權力,將州刺史設定成了藩鎮節度使的下級,這樣來一樣,權力大的藩鎮節度使就掌管了數州的軍權、財政大權和行政大權,藩鎮節度使有了和朝廷抗衡的力量,這也是唐末後期藩鎮割據形成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桃仁有什麼作用與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