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364575890814

    作者是從身邊的小事描述的。

    原文節選: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

    這篇文章先寫了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再寫了自己八千多個日子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

    向我們說明要珍惜時間,時間一去不復返,告戒我們不要虛度光陰,“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課文主要講,時間過得匆匆,作者感嘆自己沒有留下游絲樣的痕跡。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擴充套件資料

    《匆匆》寫於1922年3月,恰逢“五四”運動落潮期。當時的“五四” 知識青年忙於救國,忙於追求進步;他們備受當時政治環境的壓迫, 卻沒有停止追求進步的腳步;他們苦惱、彷徨, 卻在冷靜的沉思後, 繼續追趕人生的路。

    “五四”運動落潮期的現實情況讓朱自清失望,但作者在彷徨中並不甘心於沉淪。朱自清站在他的“中和主義”立場上執著地探尋與追求。

    作者認為:“生活中的各種過程都有它獨立的意義和價值——每一剎那有它的意義與價值!每一剎那在持續的時間裡,有它相當的位置。”(朱自清《給俞平伯的信》一文中的內容)朱自清依託春景激發內心情感,藉助想象釋懷美好。

    《匆匆》表現青年知識分子對未來的求索。作者身為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感受著時代跳動的脈搏。朱自清的內心充溢著苦於找不到出路的迷茫。作者所流露的不僅是個人的無奈, 也反映了當時一部分青年熱愛生活、追求進步, 然而又不無惶惑、苦悶的時代情緒。

    但是朱自清在彷徨中並不甘心沉淪, 作者站在他的“中和主義” 立場上執著地追求著。儘管當時的社會是千孔百瘡, 他經過思想的掙扎後仍堅持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也許前方不一定有光明, 但是堅決不停留於現實的黑暗中。

    在當時的社會, 有多少知識青年就如作者一樣堅持追求光明和希望, 在人生的路上勇敢地趕路, 留下匆匆的身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玩過古風手遊《熹妃傳》嗎?怎麼評價此款遊戲,我玩了3年了,還沒有棄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