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宋史達祖《夜合花》詞中“情滿徐妝”一句,是怎樣的一個典故?
..........
前言
“徐妝”是個比較常見的典故,先看看這首《夜合花》: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使用這個典故的詩是唐·李商隱的絕句《南朝》 :
徐妝:特指半面妝容,表示只看到一半或一部分,李商隱是用這個典故來笑話南朝的皇帝沒有建功立業一統天下的雄心。
這個典故來自於《南史梁元帝徐妃傳》載:
南朝梁元帝妃子徐昭佩並不受皇帝的喜愛,他是前齊國太尉的孫女,梁朝將軍徐琨的女兒,在皇帝蕭繹還在當湘東王時,他們兩人就成婚了。
徐妃對自恃出身名門顯貴,竟然敢嘲弄皇帝 。蕭繹少一目, 於是她在皇帝面前只打扮半邊,名曰"半面妝",惹得皇帝大怒而去。
徐妃不僅僅留下了半面妝的典故,還有一個”徐娘半老“的風流韻事。皇帝移情別戀,徐妃也沒有閒著,雖然已是個中年婦女,但是徐妃有不少情人,有人說道:“徐娘雖老猶尚多情"。因此留下了“徐娘半老”的典故。
徐妃最終被皇帝老公找了個理由賜死。
這首詞寫的是一個女性的苦悶,思念”潘郎“不得,只好”淚點偷藏“。眼前看到的梅花開了一半,就像徐妃的半面妝一樣。也可以理解為像滿懷情絲的徐妃一樣。似乎說的是人,又似乎說的是花。
這裡比作徐妃,更多的是用其風韻,不見得是嘲諷之意。
問題:宋史達祖《夜合花》詞中“情滿徐妝”一句,是怎樣的一個典故?
..........
前言
“徐妝”是個比較常見的典故,先看看這首《夜合花》:
柳鎖鶯魂,花翻蝶夢,自知愁染潘郎。輕衫未攬,猶將淚點偷藏。忘前事,怯流光,早春窺、酥雨池塘。向消凝裡,梅開半面,情滿徐妝。風絲一寸柔腸,曾在歌邊惹恨,燭底縈香。芳機瑞錦,如何未織鴛鴦。人扶醉,月依牆,是當初、誰敢疏狂!把閒言語,花房夜久,各自思量。一、徐妃半面妝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使用這個典故的詩是唐·李商隱的絕句《南朝》 :
地險悠悠天險長, 金陵王氣應瑤光。 休誇此地分天下, 只得徐妃半面妝。徐妝:特指半面妝容,表示只看到一半或一部分,李商隱是用這個典故來笑話南朝的皇帝沒有建功立業一統天下的雄心。
二、 半面妝的來歷。這個典故來自於《南史梁元帝徐妃傳》載:
“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去。”南朝梁元帝妃子徐昭佩並不受皇帝的喜愛,他是前齊國太尉的孫女,梁朝將軍徐琨的女兒,在皇帝蕭繹還在當湘東王時,他們兩人就成婚了。
徐妃對自恃出身名門顯貴,竟然敢嘲弄皇帝 。蕭繹少一目, 於是她在皇帝面前只打扮半邊,名曰"半面妝",惹得皇帝大怒而去。
三、 徐娘半老的徐妃徐妃不僅僅留下了半面妝的典故,還有一個”徐娘半老“的風流韻事。皇帝移情別戀,徐妃也沒有閒著,雖然已是個中年婦女,但是徐妃有不少情人,有人說道:“徐娘雖老猶尚多情"。因此留下了“徐娘半老”的典故。
徐妃最終被皇帝老公找了個理由賜死。
四、 《夜合花》中的“ 徐妝”柳鎖鶯魂,花翻蝶夢,自知愁染潘郎。輕衫未攬,猶將淚點偷藏。忘前事,怯流光,早春窺、酥雨池塘。向消凝裡,梅開半面,情滿徐妝。這首詞寫的是一個女性的苦悶,思念”潘郎“不得,只好”淚點偷藏“。眼前看到的梅花開了一半,就像徐妃的半面妝一樣。也可以理解為像滿懷情絲的徐妃一樣。似乎說的是人,又似乎說的是花。
這裡比作徐妃,更多的是用其風韻,不見得是嘲諷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