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嶺南人文歷史
    嶺南地處中國五嶺以南,包括現在的廣東、廣西、越南、海南、香港和澳門,由於連綿不斷的崇山峻嶺的阻隔,春秋戰國時嶺南與中原隔絕,嶺南人過著原始的矇昧的生活。

    秦始皇滅六國後,於公元前215年派50萬大軍,打敗了南越的原始部族,將南越納入中華民族的版圖,軍人就地戍邊,並任命軍隊的統帥趙佗任龍川縣令,從而趙佗也成為了“南下幹部第一人”。

    為了治理開發好嶺南地區,趙佗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1、在嶺南實行中原地區的管理模式,即郡縣制,設定桂林、南海、像三郡,將鬆散廣袤的嶺南地區組織起來,有利於各種行政命令政策措施的推行。

    2、在統治階層中接納嶺南土族首領,讓他們在政府中任職,抱著開放的心態,與嶺南本土人共同開發管理嶺南,從而減少對抗。比如嶺南土族首領呂嘉做了多年丞相,呂嘉的族人70餘人都在朝中供職。

    3、自己帶頭入鄉隨俗,拋棄中原峨冠博帶的裝束,學著嶺南人的打扮,盤腿而坐,並自稱“大長老”。並號召戍卒與嶺南人通婚,減少了因文化不同帶來的矛盾,加速了民族融合。

    4、向秦始皇請求徵調3萬中原未婚女性,到嶺南來與當地人、戍卒通婚,後來秦始皇答應了1.5萬人。女性和戍卒帶來了中原的先進文化和農業技術,促成了嶺南地區第一次民族融合的大高潮,讓嶺南文明迅速向中原先進地區靠攏。

    5、嶺南地區原來是“刀耕火種”,趙佗來了之後,向中原地區進口大量的“金、鐵、田器、馬牛”,開墾荒地,讓先進的生產技術進入嶺南,嶺南的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同時,嶺南的手工業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煮鹽、紡織、冶銅、製陶、漆器、造船業出現了。

    6、為了改變嶺南人“好互相攻擊”的習性,趙佗教嶺南人中原的文字,用詩書禮儀去感化他們,後來漢高祖都承認,秦朝之後,嶺南人的攻擊性大大減弱了。

    由於秦將趙佗的有效治理,嶺南的文明程度迅速向中原靠近,商品交換也逐步擴大,出現了以番禺為代表的中小城市。

    在後來的2000多年曆史中,中原地區由於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不斷衝擊,部分先秦文化的痕跡漸漸消失。但是在嶺南地區卻得到了有效儲存。這不能不歸功於秦朝時對嶺南地區的有效治理、融合政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培養孩子的互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