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樣評價:《君之代》比TM哭還難聽,比送葬的哀樂還哀,歌詞更是奇葩搞笑。《君之代》歌詞:我皇御統傳千代,一直傳到八千代 ,直到鵝石變岩石 ,直到岩石長青苔 。
日本天皇萬世一系,傳了八千代,鵝暖石變成花崗岩,花崗岩長青苔,還是天皇,還要統治日本人一萬代。
我也是呵呵了!!!
日本人難道沒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概念?
美華人之所以保留天皇,就是怕日本人拼命保衛天皇制度。美華人覺得白人大兵的命精貴,怕傷亡。
我們的凱申公則是「以德報怨」。
根據wiki詞條提供的資訊:
《君之代》是英國駐日大使館護衛隊步兵營軍樂隊隊長約翰·威廉·芬頓譜曲。
後來,由日本的皇家內廷樂府機構樂師:林廣守修改、整理確定下來。
雖然當時的《君之代》沒有法律地位,但事實上就是日本國歌:
二戰以後,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廢除了日本軍國的國旗和國歌《君之代》。
1999年8月9日,日本參議院表決透過《國旗及國歌之有關法律》,《君之代》成為具有法律地位的日本國歌。
什麼叫「和歌」呢?
我想大致就更棒子的阿里郎差不多吧,那個唱歌鬼腔調也特別像,「前軲轆不轉後軲轆轉」的舌頭打囉囉,很多發音像農村大娘「喚豬吃食」的那個聲音。
當然,開玩笑,這是我的偏見,可能阿爾泰語系都是這樣發音。
「和歌」中國古代稱「倭歌」或「倭詩」,《古今和歌集》在日本的地位,相當於漢文化的《詩經》。
《詩經》是四字一句,但和歌是「5、7」的長短句:
我這樣評價:《君之代》比TM哭還難聽,比送葬的哀樂還哀,歌詞更是奇葩搞笑。《君之代》歌詞:我皇御統傳千代,一直傳到八千代 ,直到鵝石變岩石 ,直到岩石長青苔 。
日本天皇萬世一系,傳了八千代,鵝暖石變成花崗岩,花崗岩長青苔,還是天皇,還要統治日本人一萬代。
我也是呵呵了!!!
日本人難道沒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概念?
美華人之所以保留天皇,就是怕日本人拼命保衛天皇制度。美華人覺得白人大兵的命精貴,怕傷亡。
我們的凱申公則是「以德報怨」。
《君之代》歌詞選自日本的和歌,譜曲是英華人,其實是日本人脫亞入歐學「腐國風」的產物。所以《君之代》和中華古代雅樂沒有三分錢的關係,中國古人唱《詩經》的時候,日本土著繩文人跟猴子差不多。但是,日本古代文化很大一部分都是學自中國,說完全沒關係也難,日本和歌、俳句和音樂當然受到漢唐文化的影響。根據wiki詞條提供的資訊:
《君之代》是英國駐日大使館護衛隊步兵營軍樂隊隊長約翰·威廉·芬頓譜曲。
《君之代》歌詞是日本薩摩藩步兵隊隊長:大山岩選自《古今和歌集·卷七·賀歌》。見: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9B%E4%B9%8B%E4%BB%A3#cite_note-2後來,由日本的皇家內廷樂府機構樂師:林廣守修改、整理確定下來。
雖然當時的《君之代》沒有法律地位,但事實上就是日本國歌:
引自:陳東生. (1988). 《君之代》歌詞釋譯. 日語學習與研究(5), 58-59.二戰以後,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廢除了日本軍國的國旗和國歌《君之代》。
1999年8月9日,日本參議院表決透過《國旗及國歌之有關法律》,《君之代》成為具有法律地位的日本國歌。
什麼叫「和歌」呢?
我想大致就更棒子的阿里郎差不多吧,那個唱歌鬼腔調也特別像,「前軲轆不轉後軲轆轉」的舌頭打囉囉,很多發音像農村大娘「喚豬吃食」的那個聲音。
當然,開玩笑,這是我的偏見,可能阿爾泰語系都是這樣發音。
「和歌」中國古代稱「倭歌」或「倭詩」,《古今和歌集》在日本的地位,相當於漢文化的《詩經》。
《詩經》是四字一句,但和歌是「5、7」的長短句:
引自:陳東生. (1988). 《君之代》歌詞釋譯. 日語學習與研究(5),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