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舉皓天下
-
2 # 安定郡小書生
蘇祿國是古代以現菲律賓蘇祿群島為統治中心的、區域有時包括蘇祿群島、巴拉望島等和馬來西亞沙巴州東北部的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酋長國。
蘇祿國早在元代的古籍《大德南海志》中便記有其名,同樣在元代著名學者汪大淵所著《島夷志略》中更是詳細記載了蘇祿國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物產。
一、蘇祿國在明、清兩朝都同中原王朝交往明永樂年間,蘇祿國三王(東王、西王、峒王)曾率眷屬及侍從340人,遠渡重洋訪問中國,受到明朝永樂皇帝盛情款待。在歸國途中,東王巴都葛叭答剌病逝於德州,永樂皇帝朱棣下令以藩王之禮安葬於德州,然後東王長子回國繼任王位,王妃和另兩個兒子就留在德州守墓並定居,其後裔在清朝獲得中國國籍,取安、溫姓氏,迄今已傳至21代。
清雍正年間,蘇祿國王毋漢未母拉律林遣使奉表,貢方物;隨後規定五年一貢;允許東王后裔入籍中國請求,隨以溫、安二姓入籍中國,成為中華大民族中的一員。
乾隆年間,蘇祿國王麻喊味安柔律噒遣使貢方物,並貢國土一包,請以戶口人丁編入中國圖籍。帝諭:“蘇祿國傾心向化,其國之土地人民即在統御照臨之內,毋庸復行齎送圖冊。”
二、蘇祿國與西方列強抗爭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麥哲倫探險隊於地理大發現首次環球航海時抵達菲律賓群島。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宿霧被西班牙人所佔領,此即西班牙統治菲律賓的開始,菲律賓之名來自當時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
明神宗萬曆六年(1578年),西班牙殖民者佔據呂宋,入侵蘇祿地區,蘇祿人民開始持續近3個世紀的反侵略鬥爭,其間多次打退西班牙入侵者,保持了政治自由和民族獨立。
清咸豐元年(1851年),西班牙侵佔和樂島,清朝與藩屬國蘇祿王國的交往中斷。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菲律賓宣告獨立,成立菲律賓共和國;之後西班牙戰敗,簽署“巴黎和約”,美國接收菲律賓,改由美國統治。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美國佔領菲律賓,迫使蘇祿國簽訂了“巴特斯”協定,協定中保留了素丹的權力,與此同時也承認了美國對蘇祿所持有的宗主地位。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在菲、美戰爭後,美國在蘇祿建立了“摩洛省”,開始對蘇祿實行軍事統治。
民國四年(1915年),美國駐菲律賓摩洛省總督同蘇祿素丹基朗二世簽訂協定,素丹放棄在蘇祿的世俗統治權,僅保留宗教領袖地位,從此,蘇祿成為菲律賓的一部分,蘇祿國滅亡。
回覆列表
經濟上,與以荷蘭東印度公司為首的西方列強開始進行經濟競爭
軍事上,加強了當時自己裝備,抵禦外敵。聯合當地土著
外交當面,對外宣稱歸附清朝。這一決策也使得荷蘭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才宣稱該地區歸屬權。
文化上,宣傳華夏子孫。增強本國凝聚力,以及文化認同感,共同抵禦外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