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邨西學塾
-
2 # 麓風軒
《草訣百韻歌》從內容和字型來看,應該託名王羲之所作。古代書作、書論假託名人之作的不在少數,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歷史上沒有弄清具體作者之前,一些人誤會為名人所作。
例如著名的摩崖石刻《瘞鶴銘》,是大概是南朝時期一位書法家裡養的鶴死了,埋了並寫了銘文,刻在石頭上。石頭幾經沉江,後經打撈上來,但是真實作者一時還弄不清楚。唐代的孫處元認為系王羲之書,宋代黃庭堅、蘇舜欽等亦持此看法;又因陶弘景曾自號華陽隱居,宋人李石《續博物志》即認為系陶弘景書,後附和此說者最多;也有人認為是唐人王瓚所書,甚至認為是顏真卿書。正是因為沒有弄清楚真實作者,所以眾說紛紜、以訛傳訛。
另一種是故意偽託名人之名,故弄玄虛、唯古是尊。舉例說明。現在可以認定《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是假託顏真卿的名義寫的,而且內容上多處抄襲梁武帝蕭衍的《觀鍾繇筆法十二意》,後人之所以要用顏真卿的名義,多半是好事者想借他的權威,表達自己的觀點,故弄玄虛罷了。就好比現在很多人寫文章,一開口就說這是比爾蓋茨說的,那是馬雲說的,其實根本就是自己的觀點而已。
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王羲之草訣歌》版本很多,文字內容多少差別較大,但基本表述大體上一致。《草訣歌》以“草聖最為難”開篇,以“習觀羲獻跡,免使墨池渾”結尾,篇首冠右軍之名,篇尾落款“王羲之書”,有的還鈐有《王羲之印》印章。考察這些版本的異同,有兩點可以肯定:
一是這篇文字的內容不會是王羲之編寫的。王羲之是東晉朝廷大臣,是王公貴族,同時也是當時名士,自然很重個人名譽聲望。他即使再自信或自負,也不會傻到自封“草聖“,並且在自己寫的文章中自我吹噓,要別人“習觀羲獻跡,免使墨池渾”的。
二,從落款署名“王羲之書”的各個版本書寫水平來看,無論結體、用筆都與所傳王羲之草書字跡相差甚遠。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王羲之十七帖》及《大觀帖》所載王羲之墨跡刻本比照對勘,便可一目瞭然。即如卷首冠有米芾集字的版本,也與王羲之上述諸帖不可同日而語。
三、《草訣百韻歌》到底是出自何時何人之手,至今無法得出明確結論。但從時間上推測極有可能是宋人編寫。
這主要是因為整篇《草訣歌》完全是由符合近體詩格律的韻文組成。全文106聯,除首尾兩聯外,一律採用對仗且完全符合排律的規則。首句入韻,雖非一韻到底,卻是全用平聲韻,僅有少數句子略有失粘失對現象。大家知道,近體詩格律發端於南朝齊梁間,至初唐才漸趨成熟。所以此《草訣歌》絕非晉代之作。又從整篇排律對孤平、拗救的靈活處理上看,亦非唐人風格。
四,據有關資料介紹,明代楊慎《升庵外集》卷八十八有云:”《草訣百韻歌》乃宋人編成,以示初學者,託名王羲之。”
總之,《草訣百韻歌》是中國古代一本重要的草書歌訣,是學習草書的重要門徑,歷代大家如董其昌、韓道亨等都曾書寫過這本歌訣。原作者之所以冒用王羲之的名號,其目的不外乎是為了加快傳播。
另外,小草書到了晉代王羲之集其大成,正因為此,亦或就是說這是關於”王羲之草書”的歌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