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530885686659

      『廣東不是建在浮萍上的廣東。

      30年改革開放,人們看到的是廣東的高樓大廈,廣貨粵音,但同樣應該看到的,是作為堅實基石的土地。

      而且,正因廣東處於中國改革開放前沿,土地方面的困難來得早,更艱鉅。

      一方面,經濟發展、企業落戶需要土地;另一方面,農用地徵用被嚴格控制,農民賴以生存之本需要切實保障;近年來,一些沿海城市甚至出現“無地可用”現象。

      廣東的改革,本身就需要在土地上不斷騰挪,在這其中,責任田轉包、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分類處置閒置地、盤活低效用地……這些改革措施記錄著廣東人的腳印,也為中國土地改革的“過河者”,留下一顆顆“有價值的石頭”。』

      【責任田轉包】

      農夫、山泉,還要有多一點田

      如果套用城市裡的說法,興寧市新陂鎮上長嶺村秀興村民小組的李平球算是“老闆”,番禺大崗廟貝村村民馮月珍算是“打工仔”。

      李平球是位老拖拉機手,家裡備齊了手扶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噴灌機等農業機械,可自家只有不到三畝田,農機、農具派不上多大用場。

      他在本村和葉塘鎮共承包了20多畝農田,將這些原本丟荒的土地聚在一起,選用良種良方,利用農業機械,光是每年兩造的高產稻穀,就大有賺頭。

      馮月珍把自家的5畝地租給東昇農場,併成了農場的工人,“自己做工在農場做工每個月有800元,農場的租地費有1100多元,每年村裡還會給1萬多元的分紅”。

      故事的背景是,經濟高速發展的珠三角地區像一塊磁石,吸引了大量勞動力進城務工。一些農民進城後無暇打理老家責任田,造成部分農村地區農田丟荒、農地浪費,而留守在家的農民依然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正是這種“有田無人耕、有人無田耕”局面,促使上世紀末開始,粵東、粵北山區著手探索農民之間的責任田承包,透過租、換、轉包等形式,把一塊塊丟荒的責任田集中到少數留守山區的農民手上,推進規模化農業生產。

      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羅必良教授此前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本世紀初,廣東的農用地流轉面積已經達到255萬畝,佔全省耕地面積的7.93%。土地流轉方式包括轉包、轉讓、互換、小調整、入股、租賃等多種方式。其中,珠三角地區流轉土地面積為179.9萬畝,佔該地區耕地的18.74%,佔全省流轉規模的70.5%。

      回顧廣東的農用地流轉探索可以發現,流轉地域遍佈全省,流轉物件多種多樣。

      惠陽嵐昌公司租地2.5萬畝種植南洋楹,為外商租地;曲江小坑林場向周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或農戶租地22萬畝造林,為事業單位租地;而活躍在廣州、清遠等地的種菜、專業種養大戶則屬村集體外的個人承包;而類似李平球這樣的承包責任田方式則屬於本地人之間的土地使用權流轉。

      不難發現,上述所有農地流轉後,依舊用於農業用途,且成為規模化經營。

      廣東的農地流轉實踐表明,透過放活土地使用權,創新土地流轉機制,進一步擴大土地規模經營,取得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可喜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潔淨區空調壓差調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