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朝居士
-
2 # 八戒聊歷史
劉邦讓張良“自擇齊三萬戶”,但是張良推掉了,自己要求只要了一個留侯的封賞。所以首先不是張良未被封公王,而是他自己要求只要一個侯爵的。那麼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封為留侯,諡號文成,潁川城父人。張良是漢高祖劉邦的謀臣,與蕭何、韓信同為漢初三傑,為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楚漢戰爭中,劉邦為了爭取勝利,建立兩等爵位制度,以賞賜功臣名將,功大者封王、功小者封侯。在漢王朝正式建立時(漢五年-即前202),劉邦已先後分封異姓功臣有七人為王。但是在他登上帝位後第二年(前201年),就開始逐個清除異姓王。從前202年十月至前196年十月,先後解決了燕王臧荼、楚王韓信、趙王張敖、代相國陽夏侯陳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信。到他在位的最後一年,異姓王國只留有勢力最小的長沙王吳芮。劉邦並與群臣立下"非劉氏不王"的誓約。
史書記載:漢六年(前201年)正月,論功行封時,按級班爵,漢高祖劉邦令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為食邑,張良辭讓,謙請封始與劉邦相遇的留地。張良辭封的理由是:他韓滅家敗後淪為布衣,布衣得封萬戶、位列侯,應該滿足。看到漢朝政權日益鞏固,國家大事有人籌劃,自己“為韓報仇強秦”的政治目的和“封萬戶、位列侯”的個人目標亦已達到,一生的宿願基本滿足。於是封張良為留侯,同蕭何等人一起受封。《留侯世家》載: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幄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
而事實上這正是張良的聰明之處,其深酣“功成身退”的道理:在目睹彭越、韓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慘結局,聯想范蠡、文種興越後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哲理,懼怕既得利益的復失,更害怕韓信等人的命運落到自己身上。之後張良,摒棄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精,崇信黃老之學,靜居行氣,欲輕身成仙。呂后感德張良,勸他毋自苦,張良最後還是沒有聽從呂后的勸告,仍就服人間煙火。張良及時功成身退,避免了韓信、彭越等鳥盡弓藏的下場。
-
3 # 四川達州人
漢代規則,繼承秦制。封爵20級,加王爵合計21級。而王爵顯然是張良不敢要的。所以張良就是次於王爵的徹侯(列侯)。
實際上,張良的列侯已經基本屬於文臣的最高爵。漢代制度,第三級關內侯及以下並非實封爵。只有王爵(以郡命名)和徹侯(再分縣、鄉、亭三級)有真實封地,徹侯一般500戶至萬戶,最多可以達到4萬多戶,而秦國呂不韋甚至有十萬戶的封邑。
張良推辭了劉邦給的齊地3萬戶,選擇留縣。不過,即便這留縣再小,也許不到萬戶,可八九千戶還是有的。
回覆列表
你聽過漢朝有公爵?漢朝400年,公爵就兩個,一個安漢公王莽,一個魏公曹操,這倆都是準備篡位的人,才給自己加官晉爵的,因為公爵就不是臣子了,算是股東了,實際上,列侯就已經不是普通的臣子了,有封地嘛,但基本還是臣子,稱公就不是臣子了,這也是荀彧為什麼反對曹操稱公了,
漢承秦制,漢朝的爵位最高就是徹侯了,而公爵進一步就是王爵了,退一步就是徹侯,劉邦“非劉氏不王”,之後封的143個都是徹侯,怎麼可能給張良封公爵呢?給他他也不敢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