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瘋顛居士
-
2 # 青年史學家
當然要跪拜了,因為自載湉進宮那一刻起,他與奕譞就已經不再是父子關係,而是君臣關係,君臣之禮,臣下當然要跪。不過有的時候,一些有特殊功勳的臣下是可以不跪的,這要看皇帝的恩裳。
1874年,同治帝因病駕崩,膝下無子,按道理應該是從同治帝的晚輩當中選擇一個溥字輩的人來繼承皇位,但是慈禧太后師心自用,強制選擇了自己的侄兒載湉繼承皇位,行兄終弟及之禮,承繼咸豐帝之後。朝臣曾經有過很大爭議,但是攝於慈禧太后的淫威,並不敢直接衝撞慈禧太后,而是以主張為同治帝立嗣的方式來進行抗議,其中御史吳可瀆甚至以尸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光緒成為皇帝后,慈禧太后依然是太后,醇親王奕譞因而更加受到慈禧太后的重用,在1884年的甲申易樞當中,奕譞得到重用,掌總理衙門。
歷史總是會極其相似,1908年,載灃成為攝政王,其子溥儀成為新皇帝,載灃同樣要給年僅3歲的溥儀下跪。
-
3 # 澹奕
自然需要行禮。記得《紅樓夢》中也有這樣的片段,元妃省親的時候,賈府上下包括元春的祖母也需要給身為皇妃的元春行大禮。這就是所謂的“先君臣,後父子”。再舉個例子,古代妾室所生的孩子只能認正室為母——古代奉行宗法依附血緣,卻又優先於血緣。
咸豐帝奕詝只有同治帝載淳一個兒子,同治帝無後而終,咸豐帝也一併絕嗣。載湉奉旨入嗣繼承皇統,成為皇帝,而從宗法之上醇親王奕譞也不再是他的父親,而是臣子。載湉的父親是咸豐帝,奉慈安、慈禧為母后。
歷朝歷代,都不缺乏小宗入繼大宗的案例。比較著名的有:西漢漢成帝駕崩絕嗣,選定陶王劉康之子劉欣入嗣繼承皇位,就是後來的漢哀帝。北宋宋仁宗趙禎絕嗣,過繼濮王趙允讓的兒子趙宗實為儲,改名趙曙也就是後來的宋英宗。
劉欣與趙宗實入嗣以後,繼嗣繼統,劉欣以成帝為父,趙宗實以仁宗為父,與生身父母之間的宗法關係斷絕。無論朝堂還是私底下,其生父生母都需要行臣子命婦之禮。
明朝著名的“大禮議之爭”又是個例外。明武宗斷嗣讓興獻王世子朱厚熜入嗣,後來的嘉靖帝朱厚熜仍舊尊奉了自己的父母。朱厚熜是明武宗的堂弟,兩人是兄終弟及,讓朱厚熜繼承帝位的是明武宗,總不可能讓朱厚熜做明武宗的兒子。所以世宗朱厚熜認為自己是“繼統不繼嗣”,自己的父母不能變。
當時朱厚熜的父親已死,然而其母興獻王妃蔣氏入宮,仍舊是按皇太后之禮。其與朱厚熜之間仍舊尊皇家母子之禮,而非君臣之禮。
光緒帝的情況,與明世宗不同卻又有所相同。慈禧太后選定載湉後,諭旨是讓載湉入咸豐帝之嗣,日後主祀咸豐帝奕詝的宗廟,將來光緒帝子嗣再過繼同治帝。從宗法角度來說,載湉就成為了咸豐帝的兒子,不再是醇親王的子嗣。無論何時何地,都是遵行君臣之禮而不是父子之禮。
更何況,載湉養育在慈禧太后身邊,慈禧太后又怎麼會容忍醇親王儀仗皇帝生父的身份呢?當年明世宗追封生父為“本生皇考興獻穆皇帝”,而奕譞身後只能被封“本生皇考醇賢親王”。“本生皇考”也就是割裂宗法上的父子關係,如此一來,載湉就不再是醇親王之子,而是醇親王之君上。
回覆列表
家法服從國法以國家法律為大,佛法無礙世間法就叫不壞世間法律,君臣之禮是必要的,冥界有冥界法律,人間法律管不了冥界法律,因為人無法去捕捉到靈魂,所以不受此法,雖在世間犯的罪業能躲過去,也逃不出冥界法律,這就叫天網恢恢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