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三萬的三萬裡
-
2 # 九州歷史
一、劉備的每次婚姻,都有長遠考量
劉備是典型的“克妻男”,一生“四失妻子”,每次兵敗,都丟掉老婆逃命。比如甘夫人,劉備當時只有她一個老婆,卻不是正室,因為劉備之前總是死老婆,嚇得連名分都不敢要了。
劉備第一個重量級的老婆是糜竺之妹。糜竺是徐州首富,家裡奴僕上萬,田產難以計算。糜家是詩書之家,糜竺本人被朝廷任命為彭城相,這是二三品的大官,但他沒上任,拿出所有家產,跟隨劉備漂泊天下。
劉備第二個重量級老婆是孫權之妹。赤壁戰後,因為劉備的荊州實力不斷上升,“權稍畏之,進妹固好”。孫劉聯盟處於蜜月期,聯姻是古代最常用的政治手段。孫夫人少時習武,威風凜凜,年輕漂亮,劉備年近五十。劉備伐吳,只說為關羽報仇,不提夫人,相必也沒當回事。
劉備第三個重量級老婆是吳懿之妹。吳懿的父親當年是何進部下,妹妹吳莧妹妹嫁給了劉璋的兒子劉瑁。劉焉劉璋父子經營益州,有割據稱帝之心,當時面師都說吳莧相貌不俗,將來貴不可言。可是這好運沒應驗到劉瑁身上,落到了劉備頭上。
二、劉備託孤選李嚴不選吳懿,是為了政權穩定長久不選吳懿,並不是吳懿能力差。劉備入蜀時,吳懿是劉璋的嫡系,當時為五官中郎將,是一名出色的將領。劉備去世後,吳懿隨諸葛亮出征,參加北伐。公元230年,吳懿與魏延一起入羌中作戰,大破郭淮。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因為李嚴在糧草上搗鬼,吳懿上書劉禪,罷黜李嚴,鞏固了諸葛亮的執政地位。諸葛亮去世後,吳懿鎮守漢中,官職在姜維之上,做到車騎將軍、雍州刺史,是諸葛亮之後蜀漢政壇上的關鍵人物。
劉備入蜀,吳懿投降,具有很強的示範意義,代表益州上層對劉備的接納。但蜀漢是外來政權,各種勢力錯綜複雜,大致有四派勢力:一是劉備帶來的荊州派,是政權骨幹,但是在夷陵大戰中損失慘重;二是劉璋舊部,稱“東州士”,比如法正、孟達;三是益州土著,比如李嚴、譙周;四是投降派,比如王平。劉備夷陵打敗,周邊叛亂,穩定是壓到一切的大事,必須爭取各派力量支援。
在這個局面下,劉備託孤選擇了李嚴,而不是有任人唯親之嫌的吳懿。李嚴是真正的益州土著,能力很強,能文能武,長於軍事,與諸葛亮在能力上是很好的補充,又能相互制衡。
-
3 # 淡墨淺白
劉備託孤,為什麼不選擇國舅吳懿,選擇李嚴?
野禪認為可以從政治和能力方面分析。
政治上分析,蜀國的政治派系主要就是已吳懿為代表的原劉璋部下和諸葛亮為代表劉備荊州部下,所以劉備託孤兩派各選一人。劉備入川時候,李嚴是主動投降,屬於劉備可以信任的。吳懿卻是戰到最後不得不降,而且他父親和劉璋關係親密,屬於反抗派。所以劉備在西川投降之中更信任李嚴。
劉備死的時候劉禪才17歲,劉備吸取東漢滅亡的經驗。如果託孤吳懿,吳皇后兄妹聯合,後宮外戚亂政,蜀國必亡。
能力上分析,李嚴從荊州做出名聲,再到西川做縣令又獲得好名聲。政治上李嚴還是制定《蜀科》的五人之一。軍事上李嚴做太守時曾經用五千平定了數萬人的盜賊叛亂。吳懿卻沒有明顯的軍事政治功績記載,而且性格“高勁”就是剛烈強硬,這樣的性格既不能制約諸葛亮的權利,又不能幫助諸葛亮做事,顯然不適合託孤。
瞭解三國曆史,探索三國秘密,請關注:張野禪
-
4 # 知常容
這個有意思。理由比較簡單,吳懿的脾氣不好,吳懿在巴蜀根基太深,如果一旦託孤,很容易造成吳懿專權,阿斗的媽媽不是穆皇后,是甘夫人,這是一個區別。
李嚴也是高位,火線提拔李嚴能夠讓李嚴感恩戴德,等於說把這個恩德留給了劉禪。這樣託孤之後李嚴他握有軍權,但是沒有內政的權力,諸葛亮握有絕對的內政專權,但是軍權很弱。各司其職不容易內訌。
而一旦託孤給吳懿的話,很有可能造成專權,或者跟諸葛亮爭鬥。這樣對當時蜀漢明顯不利。東漢出現混亂或者滅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外戚干政。這樣也可以避免穆皇后干政。劉備是那個時代過來的人,對這些事情自然是十分忌諱。
更多三國內容可觀注我。
-
5 # 小凌說史
劉備選了李嚴而不是國舅爺吳懿,估計是為了避免外戚干政。
吳家在蜀中的勢力非常大,吳懿是國舅爺、還是蜀漢的重要將領、手握重兵,如果劉備逝世後他要干政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兩漢外戚干政的慘痛教訓歷歷在目,劉備不得不防。而且吳懿還不是劉禪的親舅舅,如果將來他廢除劉禪、改立他人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基於上述種種原因,劉備為了蜀漢政權的穩定發展,不得不防吳懿這個國舅父!相反李嚴就不同了,同樣可以代表益州派利益,而且還是個才能出眾之人,對劉備還非常忠心,這樣的人作為託孤大臣是非常合適的。
只是劉備沒有想到的是,被他寄以厚望用來制衡諸葛亮的李嚴,被三下兩下就給打發出朝堂了!
-
6 # 夏目歷史君
用兩個字概括“制衡”。劉備託孤之所以沒有選吳懿,還是怕吳懿的權力過大,威脅到自己那個沒什麼能力的阿斗兒子。
三國時期益州一直是派系爭端不斷,尤以益州派和東州派為主。劉璋時期,派系爭端就一直讓其頭疼。雄主劉備入駐後,這個問題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東州派屬外來勢力,益州派屬本地豪強勢力,益州派實力是在東州派之上的,所以為了維持平衡劉備在託孤的時候,就只能選擇一個東州派系的,而東州派系裡有李嚴和吳懿為主,所以當時來看,劉備只能選他兩了,而劉備又在裡面選了李嚴,還是為了制衡和維持一個平衡!
吳懿在益州的影響力很大,當時劉備入駐西川時,正是看中了吳懿的家世,在益州的影響力,才取了吳懿之女為妻,而這也讓吳懿的權勢越來越大,畢竟成為了國舅爺了!
正是吳懿做了國舅爺,劉備在託孤時才會在兩人之間把吳懿排除了。畢竟想起國舅爺,劉備肯定會想起東漢王朝的外戚干政,而他也知道阿斗並不是很有才能,若是把權力給了吳懿,本來權勢就大,又成為了託孤大臣,那阿斗不得被他玩弄於鼓掌之中了!
再說吳懿雖是國舅爺,但並不是太子劉禪的親舅舅,難免會讓吳懿更偏向自己的親外甥劉理和劉永,廢長立幼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所以劉備是怕了國舅爺吳懿。
如果立李嚴就不一樣了,李嚴權力不算特別大,立了李嚴他身為東州派照樣可以制衡益州派,而在派系內,他又可以制衡權勢滔天的國舅爺吳懿,李嚴受託孤之命、知遇之恩,自然和諸葛亮一樣以死相報,有了李嚴的制衡,吳懿外戚干政的可能性幾乎就不存在了!
帝王心術真的是深不可測,劉備深諳制衡之術,在臨死的選人之間,讓蜀漢杜絕了外戚干政的可能性,選擇李嚴、放棄吳懿也就不難理解了。
對此大家有何看法?
-
7 # 夢的精彩
劉備的託孤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國舅爺吳懿是萬萬不能託孤的。首先吳懿的妹妹穆皇后不是劉禪的親母,就是親母也不可以的。東漢末期的大亂就是國舅何進專權導致的,前車之鑑歷歷在目不可以重蹈覆轍。
李嚴則不同,他原是劉表的手下。曹操佔了荊州後李嚴入川投奔了劉璋,在蜀基本上沒有什麼政治勢力但卻很有能力。劉備託孤與他既不擔心會影響劉禪的地位,而且李嚴會感恩戴德盡心竭力的效忠。
劉備的設想是內政由諸葛亮把持,對外由李嚴開疆拓土,相互制約達到平衡。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李嚴由於背後沒有政治勢力支撐很快被諸葛亮拿下,諸葛亮掌管了蜀國的全部權利,變為一股獨大了。
-
8 # 世外桃源ok
劉備為什麼託孤不選擇國舅吳懿,劉備懂得歷史教訓的,漢獻帝時期,何進、董承都是國舅爺,為了權力,下場很悲慘!如果劉備託孤選擇吳懿,肯定沒有好下場。為了保全吳懿、選擇了李嚴。這個危險讓李嚴去頂著,後來李嚴的下場也不好!劉禪阿斗人們都說很愚蠢,這是錯誤的看法,其實阿斗相當聰明,雷打不動做了幾十年皇帝,諸葛亮死後,在政治上、官員人事按排上,調整的天衣無縫,順順當當的做皇帝。後來晉朝統一後,阿斗做人很科學,裝瘋賣傻,保著了整個家族,過著樂不思蜀的好日子!
-
9 # 一年讀十本書
這個問題問的不錯。其實李嚴的威望並不高,李嚴是個能臣,但是並沒有來得及樹立威信。劉備夷陵之戰兵敗之後就把李嚴從外任召過來,任命為尚書令,是在準備身後事了。劉備第二年就死了,託孤於諸葛亮和李嚴,劉備心裡也清楚李嚴現在還不足以制約諸葛亮。那為什麼不託孤於威望更高,而且還是劉備大舅哥的吳懿呢?國舅既然是外戚,那就要看親緣關係了。吳懿又不是後主劉禪的親舅舅,這種國舅其實反而不如別人。兩漢都重用外戚,但是皇上肯定要重用自己的親舅舅才行。像吳懿這種國舅,以及吳皇后這種皇后,都是後主應該防範的物件,更不要說委以重任。吳懿是隨劉焉入蜀的親信,屬於本土勢力中有話語權的,而且和劉焉是姻親。劉備結親吳懿也只是為了政治聯姻,如果託孤給吳懿這種本土派的大人物,恐怕還是不敢的。而李嚴在本土沒有多少威望,但是屬於本土派中有能力的人,是劉備親自提拔任用的,也就是說他雖然是本土派但是劉備對他有知遇之恩。
-
10 # 古今注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有兩大原因:一,保護劉氏繼續執政,避免外戚干政;二,保護蜀漢現有力量,避免國力出現內耗。我們先來看劉備託孤前李嚴和吳懿的資歷
吳懿,兗州陳留郡(今河南開封),隨劉焉入蜀,其妹(也就是後來的蜀漢穆皇后)嫁於劉焉之子劉帽,劉帽早亡;劉璋在位時任中郎將,後劉備進攻劉璋,吳懿歸降劉備;歷任討逆將軍,護軍,關中都督。
李嚴,南陽人,年輕時為郡中專職吏員,以才幹知名,後被劉表任命於荊州各縣為職,曹操入荊後,李嚴前往巴蜀,劉璋令其為成都縣令,又獲能幹才名;劉備入蜀,李嚴歸降,平定成都後,被封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與諸葛亮、法正、伊籍、劉巴共同制定《蜀科》;218年李嚴因斬殺馬秦、高勝,大破高定,及時救援了新道縣,被劉備加封為輔漢將軍。
從這兩份簡單的履歷不難看出,吳懿在蜀的地位是要高於李嚴的,而吳懿在劉備登基之後尊為了國舅,也正是這個身份令劉備對其有所防備,要知道外戚干政事件,劉備可是經歷過的。一旦在自己去世後,如果吳懿干政,生出了立劉理、劉永為帝的想法,後果不堪設想。
相比李嚴在這方面就顯得更讓劉備放心,所以在222年也就是劉備去世的前一年,李嚴突升為尚書令,而吳懿此時的官職卻是沒有實權的關中都督,劉備明顯開始親嚴疏懿,這也是劉備託孤之前的準備。
我們再來看劉備託孤的需要
劉備軍團當時內部派系大致分為四派。
原隨派,這個派系是劉備得到荊襄之前就跟隨劉備,如:關羽,張飛,伊籍等人。這個派系跟隨劉備最早,但也是現在勢力較弱的一派,原因很簡單,大部分都已經不在世了。
荊襄派,這個派系是劉備在荊襄發展時跟隨劉備的,如:諸葛亮,龐統,黃忠,魏延等人。荊襄派是四派中勢力最大的一方。丞相諸葛亮把持朝政,文官以其為首。漢中太守魏延防衛邊境,武將以其為首。
益州派,這個派系是以劉備入蜀後益州本地人為主,益州派也是最可憐的,益州掌控者從劉焉到劉備,無不對其採取打壓的方針。
東州派,是以劉焉入蜀所帶人馬,而這個派系的代表人物以吳懿,李嚴等人為主。
而劉備託孤,只能從荊襄和東州兩派各自選出,這麼做的目的也有其二。
1.只有這兩派執政,才會繼續打壓益州本土勢力,劉氏才能繼續佔據益州。
2.原隨派人才凋零,只有東州派可以勉強制約荊襄派,避免荊襄一系獨大。
打壓益州派系是劉備治國方針之一,當年劉焉入蜀就開始打壓益州一派,劉焉死後,益州派系反彈,兩派之間更是明爭暗鬥,水火不容,甚至多次發動判亂,劉璋也因處理不當遭到兩派不滿,相互生出異心,勾結外人,引來了劉備。這可是前車之鑑呀,所以劉備這麼做就是為了平衡各方,避免荊襄一系作大,無人制約。能制約荊襄一派的也就只有自己大力扶持的東州派啦。
但東州派系中,孟達反叛後,也只有吳懿,李嚴可擔大任。而李嚴相比吳懿還有一個優點:情商過低。
為什麼要說這是一個優點呢?李嚴為人自視甚高,性情過於孤傲,他甚至不願意和自己同級別的人物交往。但李嚴從經歷可以知道李嚴文武雙全,確有真才實幹。
而吳懿呢!他在蜀地可謂根深蒂固,人脈極廣,影響極大。劉備剛入蜀,根基不穩,但與益州派關係密切,所以才娶了吳懿的妹妹吳氏,穩定了局勢,從這裡可想而知吳懿在蜀的影響和地位。
同時也正是這個原因,劉備不敢託孤吳懿。他要制約荊襄一系,又不能制約荊襄一系。文章開頭便已經提過,蜀漢此時已經元氣大傷,實在是經不起內耗,而蜀漢的發展還需依靠以諸葛亮為首的荊襄一系,如果託孤吳懿,按下他敏感的外戚身份不談,就以他在蜀地的地位和影響,一旦與丞相為首荊襄派發生衝突,蜀國就將陷入內耗,這也是劉備最不願看見的。相比李嚴,他就更加讓劉備放心。
所以劉備託孤只會選擇李嚴而不是吳懿。果然後來李嚴與孔明不和,孔明很輕鬆便應付了李嚴,同時他也知道劉備的心意,反而重用李嚴之子李豐,達到各方面的平衡。
-
11 # 傲視蒼穹39
1、吳懿這個國舅是在劉備入川后演變的。劉備死時,吳皇后並沒有為劉備生下一男半女,說得不好聽;只是為了撫慰劉備枕邊的老年寂寞而已。如果僅因為他是國舅,就當作託孤大臣。那麼,糜竺會怎麼想?
2、從正史看,吳懿是屬於“宿將”。除了跟著魏延,大破過費耀之外,之前卻又沒見有什麼戰功紀錄,應該屬於一介武夫而已。說是武夫,卻又默默無聞,因該屬於武藝很一般的武將。若無特殊的能力、名氣,作為輔政託孤大臣,必定難以服眾。
3、劉禪的能力劉備很清楚,又不是吳皇后所生。如果吳懿稍生野心,串通皇后操縱國家,是有極大機會做到的。因為,諸葛亮雖然可以操縱劉禪,卻奈何不了太后。那樣蜀漢不但諸葛無法把控,江山就更非劉氏所有了。這也是劉備不得不防的!
再說為什麼會是李嚴?因為李嚴的能力劉備看到過,並且在蜀中建立了相當的威望。《演義》中把他和張任寫成了一流的猛將,因該是從李嚴的軍事能力化出來的。而且是主動投向劉備的,吳懿卻是在不得已情況下投降的。這個差別也很大!而兩員在蜀中最具威望的軍事大將中,張任已死,剩下的當然就是李嚴了。要想穩定蜀漢基業,離開了蜀中俊傑當然會有危險的。尤其是軍事上,諸葛亮的能力並不讓劉備有信心!所以,劉備託孤才會是首席諸葛亮管行政(治國)、全面。其次李嚴的任務是管軍事,安定國基,北伐興漢。
-
12 # 與時間成長
個人認為,這算得上帝王權術的制衡之道來保證他兒子在年幼時期不至於皇權受到威脅。
吳,李同屬東州派,這都講保證在以後都會選擇打壓益州派。
吳是國舅爺,東漢時期外戚干政的教訓我想劉備是絕不會忘的。再加上並非太子親舅舅,萬一在劉備死後,立自己的親外甥,也不是沒有可能。
吳肯定是被排除的,只要有一點風險的可能性,皇帝都不會選擇的。
李其實能被選的優點,我覺得除了有能力之外,就是兵權在握和情商太低。
他可以抗衡在朝堂之上一言堂的諸葛亮那一派,因為情商不行,就不會有太多的彎彎繞。
只要太子能籠絡住他的心,肯定是誓死效力。
結果雖然同劉備預想的差太多,但是也不能說這個託孤不對。個人覺得劉備對人性的揣摩真當的上同時期無人能敵的評價了。
-
13 # 四十五度說
李嚴
他本人在蜀中地區有足夠的聲望,劉璋在位期間,李嚴曾任成都令,獲得過時人“復有能名”的評價。諸葛亮在劉備集團的宣告顯赫掩蓋了很多文臣的光輝,李嚴本人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蜀科》的五人中,劉巴、法正皆在尚書令任上去世,伊籍不知所蹤,似乎也已去世,而諸葛亮以丞相錄尚書事身份坐鎮成都,不可輕動。也就是說,五位重臣中如今可以接任尚書令的,只有李嚴而已。
所以當時劉備選擇將自己的兒子託付給李嚴,也是形式所迫的無奈之舉。當時劉備正在蜀中修建永安宮,這是一個長久的計劃,劉備當時可能想不到自己會突然去世,他的舉動應該是想在永安地區長期住紮下去,一直到和孫吳之間的矛盾徹底解決。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是劉備託孤於諸葛亮的一句名言,在易中天先生的作品裡他認為劉備託孤李嚴,是為了在朝堂上制衡諸葛亮。其實這個觀點也不完全正確,當時諸葛亮匆忙的從成都趕回永安,當時劉備已經病入膏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君可自取”這種情況,在三國時代時有發生,由於權力更替頻繁他們對血統沒有穩固的封建王朝政權來的強烈。再看看當時的蜀漢江山,處於內外之困之中,危急存亡之秋,只有諸葛亮才能安邦定國保住劉備大半生打下來的江山,繼承生平心血的政治遺產。
而吳懿的潛在影響力太大,萬一和諸葛亮不對盤,在那個危急的關頭蜀漢的江山怕是不保了。李嚴相比較他來講是最好的選擇。
-
14 # 古今歷史拾遺
當年劉備託孤,是任命了一正一副兩個輔政大臣。諸葛亮是正,李嚴為副。
個人認為,劉備是決心將國政都交給諸葛亮的。他在給劉禪的遺詔中也說,讓劉禪像對待父親一樣侍奉諸葛亮。李嚴並無此待遇。
李嚴本來官職並不高,只是一介太守,地位是完全不能與諸葛亮相比的。但是李嚴的能力是很強的。
可能劉備就是想選擇一個能力強、資歷低的人。讓他一心一意去做諸葛亮的副手。
選擇吳懿,劉備是無法實現一正一副的安排的。以吳懿的地位,肯定是要跟諸葛亮並駕齊驅的。但吳懿並非劉備嫡系。劉備估計不希望非嫡系人馬掌握大權。
後來李嚴想跟諸葛亮爭權,諸葛亮很容易就解決了他,沒有什麼波瀾。
要是吳懿這樣地位高的人做了託孤大臣,還要跟諸葛亮爭權的話,對蜀漢就非常不利了。
回覆列表
託孤沒託國舅爺吳懿,也沒選李嚴吧?應該還是諸葛亮。大家誤解,是因為有一句話,
史料記載中對李嚴有“統內外軍事”這樣一句話,可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又是怎樣呢? 在《三國志》中,雖然“內外”與“軍事”連用僅此一處,但僅以“內外”二字連用的情況頗為常見,其中大部分的“內外”意指中朝與地方,又有指內部與外部之意、內學與外學之意( 東漢儒生以七緯為內學,以六經為外學) 等。
但以上述用法來解釋李嚴此事,顯然也並不合理。遍查《三國志》中“內外”連用之例,筆者認為此處的“內外”應解釋為國境內外: 內指國境之內的己方,外指國境之外的對方。《牽招傳》中“置屯戍以鎮內外”的“內外”亦與此同義。
如此,聯絡到緊隨其後的“留鎮永安”一句,這句話的意義應該理解為: 統領永安一線國境內外的軍事事務,也就是負責對吳的軍務較為妥當。(也就是未必那麼高的位置,和諸葛亮平起平坐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