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球員收入大揭秘 鄭智李金羽年薪超300萬 上賽季足協盃的完敗,映襯的是實德王朝遠去的背影。魯能即將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中超時代,或許這樣的結局是所有人都可以想象到的,畢竟沒有投入就沒有產出,實德這兩年的境況就是最好的證明。 實德選帥充分體現了徐明低成本經營的策略,當初進入大連實德選帥視線的其實有5個人,其中包括克洛爾、威斯曼、邦弗雷雷、伊萬科維奇、範哈內亨,邦弗雷雷並不是實德的首選,伊萬科維奇、克洛爾、威斯曼和範哈內亨都排在他的前面。無論是名氣還是能力,實德所看中的這5個人都沒問題。但是為何大連實德偏偏選中被南韓人淘汰的邦弗雷雷呢?原因很簡單,在上述5個人之中邦弗雷雷的報價最低,他要求的年薪只有30萬美元,這基本上與大連實德上任外教福拉多的年薪相當,後者的年薪是25萬美元。實德頭號目標伊萬科維奇就是因為無法得到滿意的薪水,最終才決定在克羅埃西亞國內執教。 大連實德去年成績不佳,但是圈內都承認,他們仍然是唯一一個可以撼動山東魯能王朝地位的球隊。有訊息說,徐明2007年不太可能對實德隊進行大規模的投入,這一點從選擇主帥上就可以窺見一些端倪。知情人透露,“實德2007年的投入能與2006年持平就算不錯了,在這樣的投入之下,他們不太可能成為冠軍的有力爭奪者。” 不僅在選擇主帥方面實德出手謹慎,他們還有可能會賣出球隊內部一些核心球員,首當其衝就是後防中堅張耀坤,他已經成為遼足和山東魯能挖角的頭號人選,而山東魯能很可能得到這位國家隊的主力後衛。張亞林、胡兆軍等1981年左右出生的核心球員也都有離開實德的意向,如果這些中堅力量同時離開,大連實德爭冠恐怕是一紙空談。 球員收入滑坡 只有魯能堅挺 中國的足球職業聯賽,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這倒是不爭的事實,隨之而來的,也是球員收入的暴減。不過對於生活在“金字塔塔尖”的國腳們來說,這些年來的收入倒沒有想象中下降得那麼厲害,尤其是在魯能、申花這樣的大俱樂部中,鄭智、李金羽等“一線大牌”的年收入依然可以維持在300萬元以上。 在目前的中超聯賽裡,國腳級人物的收入有明顯的三六九等,這與各俱樂部的慷慨程度大有關係。以目前正在昆明集訓的國足名單為例,來自山東魯能的幾名球員足以引起所有人的嫉妒:鄭智、李金羽和李雷雷三位大腕的年收入在300萬元以上,即便是韓鵬這樣最近兩年才冒出來、但可以在俱樂部打上絕對主力的球員,收入也在200萬元以上。甚至是在魯能打不上主力的年輕球員呂徵,一年也能拿到近百萬元的收入。相比之下,申花國腳們算是第二檔,迴歸國足只是時間問題的李瑋峰每年能拿到近200萬元,孫祥、于濤和杜威則屬同一檔次,收入在120萬元左右,而再低一檔的孫吉和王珂則拿不到100萬元。北京國安幾位國腳徐雲龍、陶偉在120萬元到140萬元之間,而剛剛在球隊打上主力的小將杜文輝,在2006年裡能拿到的也就在60萬元左右,這還要託球隊贏球較多獎金收入豐厚之福。 季銘義、張耀坤、王聖和閆嵩幾位大連國腳曾經有過一段好日子,閆嵩幾年前在國奧隊就號稱“閆百萬”,不過幾年過去了現在他們的收入最多也就在百萬元左右。當然,國腳中也有窮人,去年聯賽表現頗佳而被召入國足的上海聯城國腳姜坤,貴為球隊絕對核心,同時還擁有一位號稱花錢不皺眉頭的老闆朱駿,但他的年收入卻不過50萬元左右。至於深圳的忻峰、遼寧的肇俊哲、徐亮、王新欣、張鷺等,收入都不算太高,而且他們更擔心的不是合同,而是老闆又會以什麼樣的方式拖欠薪水。
中超球員收入大揭秘 鄭智李金羽年薪超300萬 上賽季足協盃的完敗,映襯的是實德王朝遠去的背影。魯能即將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中超時代,或許這樣的結局是所有人都可以想象到的,畢竟沒有投入就沒有產出,實德這兩年的境況就是最好的證明。 實德選帥充分體現了徐明低成本經營的策略,當初進入大連實德選帥視線的其實有5個人,其中包括克洛爾、威斯曼、邦弗雷雷、伊萬科維奇、範哈內亨,邦弗雷雷並不是實德的首選,伊萬科維奇、克洛爾、威斯曼和範哈內亨都排在他的前面。無論是名氣還是能力,實德所看中的這5個人都沒問題。但是為何大連實德偏偏選中被南韓人淘汰的邦弗雷雷呢?原因很簡單,在上述5個人之中邦弗雷雷的報價最低,他要求的年薪只有30萬美元,這基本上與大連實德上任外教福拉多的年薪相當,後者的年薪是25萬美元。實德頭號目標伊萬科維奇就是因為無法得到滿意的薪水,最終才決定在克羅埃西亞國內執教。 大連實德去年成績不佳,但是圈內都承認,他們仍然是唯一一個可以撼動山東魯能王朝地位的球隊。有訊息說,徐明2007年不太可能對實德隊進行大規模的投入,這一點從選擇主帥上就可以窺見一些端倪。知情人透露,“實德2007年的投入能與2006年持平就算不錯了,在這樣的投入之下,他們不太可能成為冠軍的有力爭奪者。” 不僅在選擇主帥方面實德出手謹慎,他們還有可能會賣出球隊內部一些核心球員,首當其衝就是後防中堅張耀坤,他已經成為遼足和山東魯能挖角的頭號人選,而山東魯能很可能得到這位國家隊的主力後衛。張亞林、胡兆軍等1981年左右出生的核心球員也都有離開實德的意向,如果這些中堅力量同時離開,大連實德爭冠恐怕是一紙空談。 球員收入滑坡 只有魯能堅挺 中國的足球職業聯賽,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這倒是不爭的事實,隨之而來的,也是球員收入的暴減。不過對於生活在“金字塔塔尖”的國腳們來說,這些年來的收入倒沒有想象中下降得那麼厲害,尤其是在魯能、申花這樣的大俱樂部中,鄭智、李金羽等“一線大牌”的年收入依然可以維持在300萬元以上。 在目前的中超聯賽裡,國腳級人物的收入有明顯的三六九等,這與各俱樂部的慷慨程度大有關係。以目前正在昆明集訓的國足名單為例,來自山東魯能的幾名球員足以引起所有人的嫉妒:鄭智、李金羽和李雷雷三位大腕的年收入在300萬元以上,即便是韓鵬這樣最近兩年才冒出來、但可以在俱樂部打上絕對主力的球員,收入也在200萬元以上。甚至是在魯能打不上主力的年輕球員呂徵,一年也能拿到近百萬元的收入。相比之下,申花國腳們算是第二檔,迴歸國足只是時間問題的李瑋峰每年能拿到近200萬元,孫祥、于濤和杜威則屬同一檔次,收入在120萬元左右,而再低一檔的孫吉和王珂則拿不到100萬元。北京國安幾位國腳徐雲龍、陶偉在120萬元到140萬元之間,而剛剛在球隊打上主力的小將杜文輝,在2006年裡能拿到的也就在60萬元左右,這還要託球隊贏球較多獎金收入豐厚之福。 季銘義、張耀坤、王聖和閆嵩幾位大連國腳曾經有過一段好日子,閆嵩幾年前在國奧隊就號稱“閆百萬”,不過幾年過去了現在他們的收入最多也就在百萬元左右。當然,國腳中也有窮人,去年聯賽表現頗佳而被召入國足的上海聯城國腳姜坤,貴為球隊絕對核心,同時還擁有一位號稱花錢不皺眉頭的老闆朱駿,但他的年收入卻不過50萬元左右。至於深圳的忻峰、遼寧的肇俊哲、徐亮、王新欣、張鷺等,收入都不算太高,而且他們更擔心的不是合同,而是老闆又會以什麼樣的方式拖欠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