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凡的藥師
-
2 # 藥師子漁
鴉膽子多分佈於亞洲東南部至大西洋北部,在中國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等省份也有分佈,多生長在丘陵荒坡、灌木叢中或“四旁”向陽處。
鴉膽子的植物形態鴉膽子植株為灌木或小喬木;嫩枝、葉柄和花序均被黃色柔毛;
小葉呈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花組成圓錐花序。
核果1~4,分離,長卵形,有薄膜,含油豐富,味極苦。
其花期為夏季,果期為8~10月。
鴉膽子的功效鴉膽子為常用的中草藥,中醫認為,鴉膽子藥性苦,寒;有小毒。歸大腸、肝經。
具有清熱解毒,止痢,截瘧的功效,外用可腐蝕贅疣。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熱毒血痢,冷積久痢,瘧疾,贅疣雞眼的症狀。
一般用量為0.5~2克,用龍眼肉包裹或裝入膠囊吞服,亦可壓去油製成丸劑。片劑服用,此品不宜入煎劑。
需要注意的是,本品對胃腸道及肝腎均有損害,內服需嚴格控制其劑量,不宜多用久服。外用時應注意用膠布保護好周圍正常面板,以防止對正常面板造成刺激。孕婦及小兒慎用。胃腸出血及肝腎病患者不宜使用。
鴉膽子臨床配伍在臨床上,鴉膽子常與龍眼肉配伍,鴉膽子腐蝕作用較強,內服易於刺激腸胃,引起噁心嘔吐、胸悶腹痛等症狀,用龍眼肉配伍可甘緩補中,以減少胃腸刺激的症狀,以展其治療作用,常用於治療阿米巴痢疾、熱性赤痢;
鴉膽子與木香配伍,木香善行氣導滯、除脘腹脹痛、瀉痢後重,二藥相配,一寒一溫,一入血分,一入氣分,氣血並治,可治療痢疾、除後重效極佳。
現代藥理研究現代研究表明,鴉膽子的化學成分非常複雜,包括脂肪酸、苦木內酯、木酯素、有機酸等。
鴉膽子最顯著的藥理活性是抗腫瘤作用,但是其抑菌抗炎、抗氧化和降血糖等其他藥理作用也被證實。
藥理研究表明,鴉膽子主要是透過抑制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抑制腫瘤轉移以及增強化療等途徑來發揮其抗腫瘤的作用,對於舌癌、腦腫癌、喉癌、乳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大腸癌、宮頸癌、前列腺癌、卵巢癌、骨肉瘤等腫瘤具有廣泛的抗腫瘤作用。
由於鴉膽子具有一定的毒性,臨床中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謹慎使用。
更多中醫中藥知識,請關注作者! -
3 # 小荷醫典
鴉膽子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鴉膽子又稱鴉膽、老鴉膽,內服具有清熱解毒、截瘧、止痢的功效,有治療瘧疾、痢疾的作用;外用具有腐蝕贅疣的功效,有治療贅疣、雞眼等的作用。
鴉膽子為苦木科植物鴉膽子的乾燥成熟果實,味苦,性寒,歸大腸、肝經,有小毒。現代研究發現,鴉膽子含三萜、蒽醌、生物鹼、鴉膽子油等成分,具有抗菌 、抗瘧、殺蟲、抗潰瘍、降血脂的作用。鴉膽子還可用於某些癌症的輔助治療。
使用時,可將鴉膽子用幹龍眼肉包裹或裝入膠囊吞服,亦可壓去油製成丸劑、片劑服,不宜入煎劑,禁止直接吞服或嚼服,每日常規用量為0.5〜2克;還可將鴉膽子去皮研末與燒酒調和塗抹患處。不過,脾胃虛弱者禁止服用鴉膽子;胃腸出血及有肝腎疾病者,需謹慎服用鴉膽子。此外,鴉膽子不可過量服用,以免造成腸胃和肝腎造成損傷。
本內容由河北省中醫院 藥學部 副主任藥師 陳紅豔稽核
點這裡,檢視醫生回答詳情
回覆列表
鴉膽子又名苦參子、老鴉膽。為苦木科植物鴉膽子的乾燥成熟果實。味苦,性寒,有小毒。歸大腸、肝經。具有清熱燥溼,殺蟲,蝕疣的功效。用於痢疾,瘧疾;外治贅疣,雞眼。常用量0.5~2g,用龍眼肉包裹或裝入膠囊吞服。外用適量。
一、常用方1.治熱毒血痢,便下膿血,裡急後重等症:鴉膽子25~50粒,去皮,白糖水送服。
2.治久痢久瀉,遷延不愈:可與訶子肉、烏梅肉、木香等同用。
3.治雞眼、尋常疣:可取鴉膽子去皮搗碎敷患處。
二、藥理作用鴉膽子仁及其有效成分對阿米巴原蟲有殺滅作用;對其他寄生蟲如鞭蟲、蛔蟲、絛蟲及陰道滴蟲等也有驅殺作用;所含苦木苦味素有顯著的抗瘧作用;並具有抗腫瘤作用;本品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對贅疣細胞可使細胞核固縮,細胞壞死、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