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易緣術數師
-
2 # 旁觀者嵐
兄,這個問題理解錯了吧?
所謂的柳絮才,不是指林黛玉象柳絮,而是晉朝女詩人謝道韞的故事。
晉朝大將謝安和他的侄男女閒聊,偶遇天中大雪,就讓他們說一句詩形容一下。其侄說“空中撒鹽或可似",而謝道韞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大喜,稱吾家出了才女。所以後世說女子有才,一般就比喻作詠絮才。
這和前面的停機德是對應的兩個典故,停機德是指樂羊子妻因為丈夫想念她而逃學。她就停了織布,勸諫他,不可半途而廢的故事。
所以沒有人把林黛玉比作柳絮,她是絳珠仙草。
我們大概總結一下林姑娘的性格特點:敏感、細心、絕頂聰明,悟性極強,自尊自愛,多愁善感。林黛玉才學橫溢和濃郁的詩人氣質、容易感到寂寞,害怕孤獨;不輕言放棄,但有時過於頑固,感情豐富。
林黛玉是《紅樓夢》主線人物。曹雪芹先生給她寫的判詞是:“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判詞中的第二句和第三句,是寫給林黛玉的判詞。“玉帶林中掛”,也是暗指林黛玉,“堪憐詠絮才”,是作者曹雪芹引用東晉時期,才女謝道韞的一個典故。
典故:謝道韞是東晉時期的一位女詩人,有一年冬天,外面大雪紛飛。叔叔謝安為了考察一下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如何,就指著外面紛紛揚揚的雪花問他們:“你們看,外面這雪如果用詩句來形容,怎樣說比較好呢?” 他的侄子謝朗說:“撒鹽空中差可擬”,意思是說,就像在空中撒鹽差不多。謝安聽了,搖搖頭:不妥。”謝道韞靈機一動說:“未若柳絮因風起。”把雪花比作春天紛紛飄落的柳絮,生動貼切,恰到好處,得到叔父謝安的誇獎。這樣一次因為作詩而得的佳話,成為後人津津樂道的一個典故,後人把有才華的女子成為“柳絮之才”,後來演變成一個成語“柳絮才高”。此時,大家也許就明白了,曹雪芹為啥把林黛玉比作東晉時期的才女謝道韞了。在古代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很多女子失去了受教育的權利。只有思想比較開放的名門閨秀,才有機會學習。所以古代有文化的女子寥若晨星,而像謝道韞這樣的才女,更是鳳毛麟角。曹雪芹把林黛玉比作謝道韞除了林黛玉跟謝道韞都是有名的才女外,她們二人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處。
首先,謝道韞和林黛玉的出身相似。她們二人都是出身名門。謝道韞,叔叔謝安,是東晉時期的宰相,父親謝奕,是安西大將軍。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是欽點的巡鹽御史。她們二人都是名門之後,在家裡都是掌上明珠,從小在家裡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為她們日後的出色的才華,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她們二人的感情生活都不如意。當時老謝家和老王家在東晉朝廷都是名門望族。詩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說的就是當年“王謝”兩個家族。這兩個家族為了共同的利益,相互通婚。謝道韞在叔叔謝安的安排下,嫁給了書法大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王羲之是一代書法大家,沒想到兒子卻是一個“蠢材”,在任會稽內史期間,信奉道教,致使會稽郡被叛軍攻破,百姓遭受刀兵之苦。
而林黛玉的的感情生活更是不如意,自己和賈寶玉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卻得不到賈府長輩的認同,最後只能是,心有不甘地把寶玉讓給了薛寶釵。自己短暫的一生,幾乎整天是以淚洗面。最後只落得個“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去”,在寶玉和寶釵的大喜之日,林黛玉香消玉損。所以,曹雪芹在林黛玉的判詞中,用了“堪憐詠絮才”,把林黛玉比作東晉才女謝道韞,是絕好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