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環節的實施單從字面意義上很難理解透徹,它是對前三項(整理、整頓、清掃)管理活動的堅持和深入,從而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使員工能愉快地工作,這對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改善整體的績效是很有幫助的。因此,清潔環節是整個6S管理體系的維護保障。
清潔的實施應把握以下三要素:
1、 明確職責和細化責任
首先是明確職責,這環節的工作要建立在前期準備工作充分的基礎之上方能實施,我們要將本職崗位工的工作與整理、整頓、清掃、安全環節的工作結合起來,也就是說6S管理、推進工作一併列入崗位工工作職責,使崗位工明白自己6S工作將成為其工作的一部分內容,深化對崗位的認知——真正做到我的工作我負責;然後是進一步細化責任,員工自己崗位工作的區域肯定是由本職崗位工負責,這是硬性規定。我們進一步細化責任的點多在交叉工作上,比如我們有很多工具類似於小推車、料桶、維修工具等,這些物品屬於誰用誰拿走,而並不是物品的責任人常用,但是卻歸其長期管理。因此,對於這一類物品,我們稱之為“共用物品”,它的特性在於交叉使用,責任難以確定,因此應當按照“誰使用誰負責”的責任劃定進行區分,作為物品管理責任人,要做的就是及時做好檢查和記錄即可,所有人都要處於職責清晰、責任明確的狀態。
2、 制度化作業
清掃是每天都要做的工作,清掃的執行直接影響6S推進的標準,所以清掃就要嚴格依據前4S的標準堅決執行,以整理、整頓、清掃和安全環節的工作基礎為標準,堅持天天做、重複做。我們以往在企業中推行6S專案的時候,有的車間就反應“生產任務重,沒時間做 6S”。其實,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因為前面講到了6S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是必須要完成的工作。因此,這就要我們在推行6S時,將其列入工作計劃,安排特定的時間來做。比如:每天7:50----8:00為6S工作時間,任何事情不得佔用,把6S工作融入到工作中來,這就是制度化作業。
3、 加強對新員工的培訓
新員工從入職培訓開始,就加強6S知識的培訓和實踐,不光要懂得理論知識,還要清楚現場怎麼做,這包括:擦裝置、做點檢、擦玻璃等。這樣一來,給新員工第一印象就是企業很注重現場管理,從其對企業文化的認知上就植入了6S管理理念,更有利於其日後對崗位做出貢獻。當其成為老員工再帶領新員工時,就會把更成熟的6S理念引入,這樣讓6S管理體系就會在企業內部落地生根,不斷地複製、更新,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清潔環節的實施單從字面意義上很難理解透徹,它是對前三項(整理、整頓、清掃)管理活動的堅持和深入,從而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使員工能愉快地工作,這對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改善整體的績效是很有幫助的。因此,清潔環節是整個6S管理體系的維護保障。
清潔的實施應把握以下三要素:
1、 明確職責和細化責任
首先是明確職責,這環節的工作要建立在前期準備工作充分的基礎之上方能實施,我們要將本職崗位工的工作與整理、整頓、清掃、安全環節的工作結合起來,也就是說6S管理、推進工作一併列入崗位工工作職責,使崗位工明白自己6S工作將成為其工作的一部分內容,深化對崗位的認知——真正做到我的工作我負責;然後是進一步細化責任,員工自己崗位工作的區域肯定是由本職崗位工負責,這是硬性規定。我們進一步細化責任的點多在交叉工作上,比如我們有很多工具類似於小推車、料桶、維修工具等,這些物品屬於誰用誰拿走,而並不是物品的責任人常用,但是卻歸其長期管理。因此,對於這一類物品,我們稱之為“共用物品”,它的特性在於交叉使用,責任難以確定,因此應當按照“誰使用誰負責”的責任劃定進行區分,作為物品管理責任人,要做的就是及時做好檢查和記錄即可,所有人都要處於職責清晰、責任明確的狀態。
2、 制度化作業
清掃是每天都要做的工作,清掃的執行直接影響6S推進的標準,所以清掃就要嚴格依據前4S的標準堅決執行,以整理、整頓、清掃和安全環節的工作基礎為標準,堅持天天做、重複做。我們以往在企業中推行6S專案的時候,有的車間就反應“生產任務重,沒時間做 6S”。其實,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因為前面講到了6S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是必須要完成的工作。因此,這就要我們在推行6S時,將其列入工作計劃,安排特定的時間來做。比如:每天7:50----8:00為6S工作時間,任何事情不得佔用,把6S工作融入到工作中來,這就是制度化作業。
3、 加強對新員工的培訓
新員工從入職培訓開始,就加強6S知識的培訓和實踐,不光要懂得理論知識,還要清楚現場怎麼做,這包括:擦裝置、做點檢、擦玻璃等。這樣一來,給新員工第一印象就是企業很注重現場管理,從其對企業文化的認知上就植入了6S管理理念,更有利於其日後對崗位做出貢獻。當其成為老員工再帶領新員工時,就會把更成熟的6S理念引入,這樣讓6S管理體系就會在企業內部落地生根,不斷地複製、更新,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