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景小旅遊攝影

    李自成這一人就是個出生鄉間,沒有任何政治目光的匪人而已。成功就在眼下,只要他再前進一步,大明王朝的國都就會在他手上了,他不曉得佔領首都對於他的作用。他居然在進攻到復興門地區時,竟然向苟且偷生的明王朝要求和談。

    說是和談,倒不如說是李自成空降給明王朝的一個大禮盒,而且開價不高:割讓大西北地區給他,大西北實行高度自治,不向中央彙報工作;中央撥款一百萬銀子慰問金給他,他替政府遏制敵對勢力,包含虎視眈眈的東北滿人集團。

    二愣子都知曉這樁交易不錯,更何況別無選擇,但大夥兒都不表態發言。假如說南遷問題可以拿出來說說,那麼割讓土地這頂政治帽子太大了,沒有人敢碰。對於這件事情,他們必須發表觀點,那麼接下來百官們就開始探討了,絕對不可以投降,斥責對手的狼子野心,他們心甘情願和明王朝共生死,都不樂意接受李自成的和談要求。

    就這樣一來一往,明王朝也是失去了這最後一個機遇。最終無奈的崇禎帝,看著李自成給的最終和談期限天亮就過期了,別無他法的他就打算趁著月光逃跑,可是紫禁城的門雖多,卻並沒有一扇門為他而開,眼見天亮將及,崇禎只能無助的一個人邁向煤山。在崇禎人死之後,只是三個小時,李自成的鐵馬就直抵金鑾殿。而曾經一些鬥志昂揚的朝廷官吏,第一時間就是跑到新主人眼下,懇求個一官半職,曾經的仗義和忠肝,化為烏有。

  • 2 # 老森

    清初有許多明朝的遺民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及一些道聽途說的傳聞,寫了不少記述明朝滅亡之際的野史,而其中有好幾本書(諸如《明季北略》、《甲申傳信錄》、《鹿樵紀聞》)都記載了這樣一個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件——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在兵臨北京城下之際,派已經投降的太監杜勳入城議和,向崇禎皇帝提出兩個條件:1,封李自成為西北王,將西北作為封地;2,賜軍餉白銀一百萬兩。而作為表示誠意和交換條件,李自成願意率領所部農民軍出關迎擊滿清。

    我想大部分沒有聽說過這個“傳聞”的歷史愛好者,在第一次看到李自成的議和條件之後第一反應都是——李自成的腦袋到底是進水了還是被門給夾了?

    第一,西北已經被大順軍佔領了,而明軍主力和精銳又都被滿清牽制住了,誰能拿得走?第二,白銀一百萬兩看起來是個大數目,可實際上大順軍隨便殺個王爺抄沒的錢財都不止這個數,比如那個號稱富可敵國的福王,絕對家資鉅萬,區區一百萬兩銀子李自成怎麼可能看得上?更何況,北京城破在即,裡面的財貨可以說都是李自成的,何苦去找皇帝討要?第三,滿清軍隊戰鬥力如何,李自成不是傻子,他的部下也不是傻子。其實農民軍的戰鬥力連稍微像樣的官軍都打不過,更何況屢次擊敗明軍精銳的清軍!?

    不合情理又不合邏輯的只能是假的,那麼倒推下去的話只有兩種可能性:1,壓根就沒有李自成主動議和這回事;2,議和是有的,但李自成提出的絕對不可能不是上面的那些奇葩的條件,而是另有其他。

    首先來看看正史裡是有沒有相關的記載。

    翻閱了一下《明史》,發現在《明史·列傳·流賊》裡有這麼一段相關的描述:十八日,賊攻益急,自成駐彰義門外,遣降賊太監杜勳縋入見帝,求禪位。帝怒,叱之下,詔親征。

    如此看來,議和這件事,在野史和正史都有記載,看來是真的,從而否定了筆者的第一種假設,而李自成提出的條件是讓崇禎皇帝“禪位”,顯然是既符合邏輯又在情理之中,應該是真的。

    首先,從邏輯上講,李自成不但擁有兵力上的壓倒性優勢,而且實際上已經完成了對北京的戰略包圍,從而掌握了主動權,這時候的議和,實際上是迫使崇禎簽訂城下之盟。

    其次,從情理上來講,李自成之所以要迫使崇禎“禪讓”,是不想背上“弒君”的罪名——崇禎皇帝是在1644年4月25日晚上自縊而死的,當時已經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李自成稱帝,而他的部下更是迫切希望他這樣做,然而,李自成直到6月3日,敗局已定的情況下,才在逃離北京之前匆匆忙忙的舉行了稱帝的儀式,彼時彼刻的舉動,更多是那種過把癮就死、破罐子破摔的心態,說明他此前一直有所顧忌,顧忌什麼呢?只能是“弒君”的罪名。

    李自成的這種心理狀態,是長久以來儒家一再強調的,也在實際中驗證的理念的結果,即漢族王朝的更迭,謀朝篡位者大多數都沒有什麼好的下場,他所建立的王朝也不會久遠,而通常能夠平穩過度並長治久安的,都是那些與前朝的覆滅沒有直接責任的朝代。比如說,曹魏代漢,旋即被司馬氏篡奪天下,司馬氏雖然搞了禪讓的儀式,可畢竟是殺了皇帝曹髦,其後被劉裕霹靂手段族滅,而劉宋則以同樣的方式走向滅亡。與之形成鮮明對比,隋文帝接受北周禪讓,隋煬帝死於部將之手,與唐高祖無關,北宋和平轉移政權,等等不一而足。

    綜上上述論證,不難看出,李自成確實在兵臨城下之際與崇禎議和,希望後者能將帝位以和平的方式傳給他,視個人和王朝尊嚴重於生命的崇禎理所當然的選擇了拒絕,接受自己悲劇的命運!

    最後,再捎帶分析一下,為什麼野史中會有這種說法,而後來者們為什麼又願意相信呢?要知道,相當數量的明朝遺民難以接受異族統治,懷念故國,故而通過天才的想象,將李自成的農民起義定義成中原王朝的內部矛盾——你看,都兵臨城下了,還盼著皇帝詔安,豈是亂臣賊子所為?假如沒有崇禎的昏聵和滿清入侵,亂局肯定會有個好的結果。

  • 3 # 飛海

    崇禎皇帝的個人的民族氣節方面的表現來說應該是有一定可圈可點的地方,但是他的政治智慧確實是不敢恭維。

    第一,他在清除魏忠賢宦官權亂政的時候,表現出了很大的決心,但是因為政治的原因朝廷需要平衡,他把一方的人完全打趴下,到最後是自己孤立無援,使東林黨,一黨獨大!明朝從立朝開始就利用錦衣衛監察百官以達到平衡,後來又利用宦官來平衡錦衣衛和朝廷士大夫階層,他突然用強勢手段打破這種平衡,使朝廷失去了對官僚集團的控制!所以說他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手段不太高明。

    第二,崇禎皇帝在處置袁崇煥通敵賣國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多疑猜忌,有自己的不自信,也有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不足之處!

    第三,崇禎皇帝在國破家亡,朝堂傾覆的時候沒有後續手段,拒絕太子前往南京。至此,後來清朝入關明朝的抵抗變成了一盤散沙。這就說明了崇禎皇帝連自己的兒子都不相信。他怎麼可能相信一個起兵造反又掌握絕對優勢的亂臣賊子。

    雖然都對崇禎皇帝所表現出來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民族氣節,大加褒獎。但是崇禎皇帝既沒有挽救大廈將傾的能力,也沒有力挽狂瀾的智慧。

    總的來說崇禎皇帝做為亡國之君。既有個人因素,又有時代悲劇。就算是闖王李自成能夠信守承諾,崇禎皇帝當時也拿不出犒賞三軍的銀子。王朝興衰不是一個人可以左右。

  • 4 # 香洲謝霆鋒

    大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闖王李自成率領數十萬農民軍兵臨北京城下,崇禎皇帝試圖憑藉京城九門堅固的城防,並依靠三大營與吳三桂的關寧鐵騎與“流賊”決一死戰。但令人驚訝的是,吳三桂所部遷延不進,三大營十餘萬人不戰自潰。李自成在攻入北京城之前,曾經與崇禎皇帝談判過。李自成說如果能答應他三個條件,他不僅願意退兵,而且還向明朝稱臣。

    對待農民軍,崇禎帝在剿滅和招安上反反覆覆,每次都在快要剿滅勝利在望時突然宣佈招安,前線將領也是無可奈何。明朝軍隊自英宗後徹底腐敗,甚至明朝軍隊前去剿滅義軍時臨陣倒戈加入義軍,孫承宗、曹文詔等先後因為義軍隕落。農民軍發展壯大少不了崇禎自己推波助瀾。

    崇禎雖然能力一般,但骨氣還是有的,宋朝開封被破,兩帝哪個自殺了?亡國之君有勇氣自殺的也沒幾個,崇禎能與國共存亡,至少還有氣節,但這也說明他揹負著沉重的道德包袱,很難有勇氣去割地賠款媾和,最後的結局也已註定。

  • 5 # 仙雲楓葉

    無論是從崇禎帝的性格來講,還是當時的局勢來說,大明和李自成議和都是不可能的

    崇禎皇帝在自縊之前,曾經有過一次求生的機會,城外的李自成曾經給崇禎送去了一封“降表”,“降表”上的條件非常誘人,本來這是崇禎唯一翻身的時機,可崇禎皇帝卻斷然拒絕了李自成的議和請求,最終選擇與北京城共存亡。崇禎皇帝究竟在想什麼?他為何會拒絕李自成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崇禎17年即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稱王建國號大順,同年3月17日,便直接殺至北京城下,將明王朝的首都重重圍困。此時的崇禎皇帝已經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他一邊瘋狂的召開緊急會議,一邊聲嘶力竭的責怪大臣,怪罪他們誤君誤國。可是事情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地步,說這些再也毫無意義,眼下只能想一個萬全之策了,否則祖宗傳下來的江山必然會易主。

    正當大明君臣束手無策之際,早已投降起義軍的明朝太監杜勳,帶著李自成的“降表”(議和書)前來覲見,滅國之禍似乎有了轉機。杜勳唾沫橫飛的吹噓李自成如何兵強馬壯,並獻上了“降表”。

    《甲申傳言錄》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記載,其中就包括李自成“降表”的大致內容,李自成在“降表”中明確提出請求崇禎封自己為王,將西北之地封賞給自己,再由明朝拿出100萬兩白銀犒軍,此後,李自成將為崇禎皇帝“內清群寇,外御清妖”。

    從李自成的“降表”內容來看,其提出的條件非常誘人,起碼可以用一百萬兩白銀買江山的“延續”,對此時的崇禎皇帝絕對是筆賺錢的買賣。可出人意料的是,崇禎皇帝斷然拒絕了李自成的請求,並擺出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態勢,直讓眾大臣與後人連連搖頭惋惜,直嘆崇禎糊塗!崇禎皇帝真的如此糊塗嗎?要我說,崇禎做的並沒有錯,我們來仔細斟酌。

    第一點,形勢預估

    崇禎皇帝作為一國之君,並非不清楚其中的利害。可是明王朝經過了200多年的風雨,北京已成銅牆鐵壁之城,當年的蒙古韃靼大軍與後金皇太極的鐵騎,都曾經同樣的圍困過北京城,可無一例外全被打回了老家,故此崇禎心裡還是有底的。

    況且明王朝此時還有各地的勤王軍隊,正在紛紛湧向京城,只要君臣一心守住北京城,等勤王大軍一到,李自成自然會在內外夾擊下成“甕中之鱉”。

    第二點,維護祖業

    大明王朝雖然腐朽不堪,可崇禎皇帝依然有責任守土衛邊,一旦裂土割地便是賣國君王,即使是到了九泉之下,也無法面對列祖列宗。

    崇禎也讀過《宋史》,他知道當年的“靖康之恥”,讓北宋究竟蒙受了多大的恥辱!正因如此,崇禎皇帝寧願被滅國,也不會彎下脊樑向歷來被視作“賊”的李自成投降。

    第三點,賊盜難信

    李自成的農民軍,流寇性質極為嚴重,秉承著“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投降”的原則,李自成才得以掙扎至今,這正是明王朝輕信李自成的結果。

    相比於多次詐降的張獻忠,李自成只在崇禎7年的時候詐降過一次,想想還算是“厚道人”,只是在崇禎的眼中,起義軍是不可信的,故此拒絕與其議和。

    第四點,此消彼長

    李自成這次獅子大開口,趁著崇禎皇帝落難,想要一百萬兩銀子充軍。此時的崇禎皇帝哪裡能湊到這麼多的錢?崇禎想遷都的時候,也僅僅湊了幾十萬兩,而“支援”敵軍一百萬兩白銀,豈不是“肉包子打狗”?

    況且李自成的反常表現,也讓崇禎懷疑他是否已經陷入軍費困難時期?若是單單為了一張“降表”上的華美之詞,就雙手捧上一百萬兩白銀,無異於開門揖盜,助長敵方氣焰,此消彼長下,大明就更危險了。

    即使大明王朝此次能喘過氣來,日後也無法再有正當理由對其進行圍剿,這是一件貽害無窮的大事,故此崇禎不敢背下這口大黑鍋。

    由此而言,崇禎拒絕李自成完全是正確的決斷,李自成的“降表”看似是雪中送炭,實則充滿了心機與計謀。兩個人的激烈博弈也讓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歷史並非書中所載的那樣明晰透徹,它猶如一團亂麻,只有將所有的關係理清,方才能真正看清它的面目。

    當時的形勢也沒有議和的條件,當時順軍左營劉芳亮進抵京畿重鎮保定,順軍馬崇喜、任繼榮自太原出發抵達真定,順軍在兩地設定了防禦使和地方官,自南方向北京合圍。

    李自成收三邊十數萬軍民,然後東來,走居庸關然後自北方向北京壓迫,共計三路十餘萬順軍,所到之處郡縣歸附,鄉紳紛紛投降,“寇大至,絡繹三百里,羽旂鐵甲,炯爍奪目。塵坌紛起,晝為暝;馬嘶人喊,海沸山摧。”

    崇禎這邊李建泰在外督師,不戰而潰,崇禎寄以厚望的保定重鎮輕易丟失,第二個是吳三桂,但吳三桂拖家帶口磨洋工,而且兵力不足即使趕到也寡不敵眾。山東總兵劉澤清接到崇禎詔書以後表示自己墜馬負傷不能勤王,不久後率兵南逃。薊鎮總兵唐通領兵八千飛速趕到,崇禎卻派太監監軍,導致唐通大怒聲稱在皇上眼中“我竟不敵一奴才也”,於是負氣前往居庸關,不久後投降李自成。

    另外在前不久緊急向薊遼等鎮派出的監軍太監如杜勳、高起潛、王夢碧等人,紛紛投降李自成或是臨陣脫逃,唯有一個太監方正化在真定殉國而死。

    最終的結果是李自成方面已經包圍北京,並且佔領周邊廣大區域,附近大多數將領投降、重鎮易手,崇禎已沒有任何籌碼,“內備外援,一無足恃”。

    因此李自成派投降的太監們入城勸降時,提出的要求很簡單,就是禪位,沒有其他選擇(守陵大監申芝秀自昌平降,亦縋上入見,述賊語,請遜位。上怒叱之)

    許多明人記載說李自成提出的條件是自己退兵、中分天下,或者是隻割西北一帶,甚至退守河南,《懷陵流寇始終錄》裡甚至記載李自成希望解甲入朝做大將軍輔政。這些條件要麼是假編、要麼是太監們在欺騙崇禎騙他出城投降,不太可能是李自成的意思。

    崇禎是一個成年人,雙方力量非常懸殊,自己眾叛親離,應該明白除了禪位沒有其他選擇,所以他選擇不接受。李自成挖掘了他的祖墳並且殺害了他許多親屬,這是私仇,國家社稷傳到他這一代,如果不能盡生命去維護到最後一刻,是不符合他的性格的。

    在之前對清多次議和時,崇禎便十分頑固,楊嗣昌多次與他密談,他不敢公開,出賣了陳新甲也不願公開承認自己有議和之心。到了窮途末路的崇禎十五年遼東全面戰敗時,崇禎派人去遼東議和也還是不能開誠佈公,而是抱著天朝上國的架子委婉稱自己“有休兵之意”,自然沒能被清人接受。

    崇禎過分在意清議,性格比較偏執,又對北方明軍的實力一向比較自信,在李自成東征後,他幻想在山西依託黃河調兵攔截,失敗之後又派出大量監軍太監計劃在河北佈置防禦,大兵抵達時還幻想李建泰督師保定、匯合宣大等兵擊退李自成,因此錯過了自己南下的寶貴時機,為國捐軀。

  • 6 # 歷史隨筆談

    因為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同樣也得不到。指望著一場談判就能保住戰場上都守不住的北京城,未免過於天真了。

    崇禎皇帝在自縊之前,曾經有過一次求生的機會,城外的李自成曾經給崇禎送去了一封“降表”,“降表”上的條件非常誘人,本來這是崇禎唯一翻身的時機,可崇禎皇帝卻斷然拒絕了李自成的議和請求,最終選擇與北京城共存亡。崇禎皇帝究竟在想什麼?他為何會拒絕李自成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祕吧。

    正當大明君臣束手無策之際,一個巨大的“驚喜”從天而降,早已投降起義軍的明朝太監杜勳,帶著李自成的“降表”(議和書)前來覲見,滅國之禍似乎有了轉機。杜勳唾沫橫飛的吹噓李自成如何兵強馬壯,並獻上了“降表”。

    《甲申傳言錄》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記載,其中就包括李自成“降表”的大致內容,李自成在“降表”中明確提出請求崇禎封自己為王,將西北之地封賞給自己,再由明朝拿出100萬兩白銀犒軍,此後,李自成將為崇禎皇帝“內清群寇,外御清妖”。

    1.形勢預估

    崇禎皇帝作為一國之君,並非不清楚其中的利害。可是明王朝經過了200多年的風雨,北京已成銅牆鐵壁之城,當年的蒙古韃靼大軍與後金皇太極的鐵騎,都曾經同樣的圍困過北京城,可無一例外全被打回了老家,故此崇禎心裡還是有底的。

    況且明王朝此時還有各地的勤王軍隊,正在紛紛湧向京城,只要君臣一心守住北京城,等勤王大軍一到,李自成自然會在內外夾擊下成“甕中之鱉”。

    大明王朝雖然腐朽不堪,可崇禎皇帝依然有責任守土衛邊,一旦裂土割地便是賣國君王,即使是到了九泉之下,也無法面對列祖列宗。

    崇禎也讀過《宋史》,他知道當年的“靖康之恥”,讓北宋究竟蒙受了多大的恥辱!正因如此,崇禎皇帝寧願被滅國,也不會彎下脊樑向歷來被視作“賊”的李自成投降。

    3.賊盜難信

    李自成的農民軍,流寇性質極為嚴重,秉承著“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投降”的原則,李自成才得以掙扎至今,這正是明王朝輕信李自成的結果。

    相比於多次詐降的張獻忠,李自成只在崇禎7年的時候詐降過一次,想想還算是“厚道人”,只是在崇禎的眼中,起義軍是不可信的,故此拒絕與其議和。

    李自成這次獅子大開口,趁著崇禎皇帝落難,想要一百萬兩銀子充軍。此時的崇禎皇帝哪裡能湊到這麼多的錢?崇禎想遷都的時候,也僅僅湊了幾十萬兩,而“支援”敵軍一百萬兩白銀,豈不是“肉包子打狗”?

    況且李自成的反常表現,也讓崇禎懷疑他是否已經陷入軍費困難時期?若是單單為了一張“降表”上的華美之詞,就雙手捧上一百萬兩白銀,無異於開門揖盜,助長敵方氣焰,此消彼長下,大明就更危險了。

    5.滅賊大計

    李自成想讓崇禎封自己為西北王,並承認“大順國”,這是赤裸裸的威脅。崇禎皇帝若是答應了這個請求,無異於直接承認了李自成政權的合法性,讓人人喊打的“賊”變成了光明正大的“官”。

    由此而言,崇禎拒絕李自成完全是正確的決斷,李自成的“降表”看似是雪中送炭,實則充滿了心機與計謀。兩個人的激烈博弈也讓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歷史並非書中所載的那樣明晰透徹,它猶如一團亂麻,只有將所有的關係理清,方才能真正看清它的面目。

    【參考資料:《明季北略》,《明史》,《甲申傳言錄》】

  • 7 # BH腦洞

    李自成在兵臨北京之前,曾經派出使者與崇禎皇帝談判,希望簽訂和議。李自成要求明朝割讓西北一帶,賠款百萬兩白銀,從此之後,大順軍可以為朝廷內遏群寇、外剿清妖。按理說,憑當下的時局,與李自成的和談無疑是明朝最好的選擇,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當時,崇禎也拿不準注意,就問身邊的幾位大臣,此議何如?然而,眾人都一言不發,只是鞠躬俯首。崇禎只得回覆使者,“朕還沒想好,想好了再頒旨。”李自成收到答覆後,也斷了和議的念頭,全力攻城。回看歷史,崇禎與後金議和,與李自成議和,這兩次都是拯救大明帝國的好時機,可惜都沒有抓住。

    既然如此,崇禎皇帝為什麼不同意和談呢?答案很簡單,自己會很沒面子。崇禎肯定不會第一個開口,他希望有臣子站出來,背這個鍋。

    公元1642年,兵部尚書陳新甲偷偷為崇禎和皇太極搭橋牽線,眼看和談要成功,不料訊息洩露,引起群臣憤怒。崇禎立刻甩開鍋,還將陳新甲下獄處斬,以表自己的清白。薛國觀之死也是如此。

    雖然“忠君報國”說得好聽,可是比不上血跡斑斑的前車之鑑。大臣們終於明白了,在崇禎下面做事,最好是什麼也不做,因為就連迎合上意的奸臣都混不下去。所以,只要不做事,不說話,就不會承擔責任,這樣才能活得下去。所以,當崇禎拿著李自成的“和議書”,商討意見時,大臣們一個個默不作聲。崇禎自然也不會第一個站出來,這個“鍋”背不得,進而也喪失了和談最好的機會。

  • 8 # 稜鏡看點

    李自成的農民軍起義確實是成功的,但李自成最終還是沒什麼雄才大略,小農的思想始終侷限著李自成的眼光。李自成此前在寧武關折損大量兵力,但因眼看北京城近在咫尺,所以不願中途放棄。兵力空虛導致李自成底氣不足,因此到了北京城下,李自成就派出太監杜勳講和。

    李自成建議大明和李自成分地而治,劃山西、陝西等西北一帶給李自成,剩下的土地還是由明朝掌管,但這些建議都被崇禎帝一口回絕了。此言並非空穴來風,許多史料中都對這段歷史有記載。對與國庫空虛的明朝來說,講和看似是最佳的解決方案,為什麼即將滅國的崇禎帝反而不同意這樣做呢?

    從客觀條件來說,北京的城牆防禦系統非常堅固,北方的蒙古、也先、滿洲八旗等遊牧民族都對這套防禦系統束手無策,更別說同為漢人的李自成軍隊了。憑手上僅剩的兵力,李自成自己也沒把握能攻下北京城。

    從大明朝的主觀角度來看,明朝的立國宗旨就是“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而且無論對與哪一個朝代,割讓國土對帝王來說都是非常不光彩的事情,明朝自然也不能破先例。

    最後,從崇禎皇帝個人的想法上來說,崇禎帝雖然不是一個優秀的皇帝,但他還是盡力想挽救自己的國家和子民的。為了改善明朝的情況,崇禎帝做出了很多努力,儘管效果不佳,但說到底,作為皇帝的氣節還是要有的。從上面的觀點來看,明朝不答應議和還是有其道理的。

    實際上,李自成的求和在正常的交戰中就不應該出現。戰場上拼的就是你死我活,哪有在馬上就要決出勝負時候,選擇“平局”的李自成想著得到了西北地帶,自己就算是建功立業了,不用把皇帝逼上絕路,這樣的眼光,這樣的格局,也註定了李自成最後的失敗。

  • 9 # 化郡喜歡歷史地理

    從《小腆紀年附考》的記載可以看出,李自成在攻入紫禁城之前曾經向崇禎提出議和,要求崇禎封他為西北王,犒賞他的部隊,如果崇禎同意,他便不會進攻紫禁城,甚至願意幫助明朝肅清其他的賊寇,並且幫助明朝抵禦清軍。那麼,已經沒了退路的崇禎,為何不願意同意議和,哪怕只是暫時性的,為自己獲得喘息之機呢?真相其實很殘酷,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

    第一:崇禎已經沒有東山再起的資本

    早在幾年前,崇禎帝的手下還有盧象升、孫傳庭、曹文詔、洪承疇等大將。也有足夠的勁旅去壓制農民軍。而隨著曹文詔、盧象升、孫傳庭的戰死,洪承疇降清,崇禎手裡,只有一個不太聽話,而且十分畏懼李自成的左良玉。之前崇禎命令左良玉勤王的時候,面對京師十萬火急的狀況,左良玉根本沒有出兵的意思,只是擬了一份作戰計劃命人送到北京。很明顯,左良玉已經完全沒有抵抗李自成的信心,而且崇禎已經指揮不動他了,而子崇禎即位至今,國家內憂外患均無緩解,反而愈演愈烈。而崇禎斬殺袁崇煥,逼死盧象升,折磨孫傳庭等事情也在很大程度上讓他喪失人心。所以無論是在百姓還是在大臣心中,都覺得崇禎的皇位應該做到頭了。甚至崇禎自己都覺得,自己唯有已死謝罪,雖然有“諸臣誤我”的客觀原因,但是崇禎自己的責任也是不可能推得掉的。所以即便是獲得喘息之機,失去民心和聲望的他也很難再東山再起。

    第二:崇禎根本不相信李自成

    李自成在出徵之前就已經在陝西稱帝,打到北京了卻要跟崇禎議和,甘願當個西北王,不要說崇禎不信,恐怕連老百姓都不信。要知道在之前反明的起義軍領袖中,李自成可是最頑強的一個,他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投降,投降之後也會很快反叛。現在李自成離推翻明朝只差最後一步,怎麼會主動乞降呢?在崇禎看來,李自成在這個時候請求投降,只可能有兩個出發點,第一就是在故意羞辱崇禎,逗崇禎玩兒。第二種則是要效仿三國時期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旦李自成掌握了崇禎,就能夠借崇禎的名義輕鬆解決除自己根據地之外的明軍,可以省去不少麻煩,最後再搞個什麼禪讓的儀式,把崇禎逼退位之後除掉他。崇禎皇帝雖然不算是明君,但是他也是個機智聰慧的人,李自成的這些想法自然不可能瞞得過他。在崇禎看來,不管李自成是戲耍自己還是利用自己,都是他不可能會接受的。

    第三:大明皇帝的風骨和尊嚴

    明太祖朱元璋在開國之初就定下祖訓:“大明朝從今往後,上至帝王,下至黎庶,皆必尊之: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李自成的議和條件中是讓明朝將陝西,河南等地割讓出來,讓他自立為王,這已經違背了明朝皇帝的祖訓,有著強大自尊心的崇禎皇帝是不可能接受的。所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崇禎皇帝沒有能夠守衛好大明的江山,但他依舊是一位頗有風骨的皇帝,寧願自盡而死,隨著大明一起滅亡,也不願揹負亡國之君的罵名屈辱而活。

    崇禎皇帝雖然不能稱為一代明君,卻也是一個勤奮用心,聰慧機敏的皇帝。碰上內憂外患的時局,國家又連年天災,大臣們結黨營私不幹正事,對手又是李自成、皇太極這樣的高手,他雖然失敗,卻也已經盡力。

    所以崇禎究竟為什麼不願意和李自成議和?其實是他無法答應,除了以身殉國,保留大明帝國最後的尊嚴之外,他已經別無選擇。

  • 10 # 笑哈哈阿壯

    一個是面子問題吧,兵臨城下議和,非要言官跟文臣,噴。崇禎沒劉邦,朱元璋的韜略。二.怕此口子一開,以後有造反的也議和稱王,怎弄?三.議和的要求,尤其是銀子崇禎拿不出來呀。個人見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曾經放棄,現在也覺得最不值得留戀的事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