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先回答說,他有治理“千乘之國”的才能.孔子對他的話不以為然,報之一笑.冉有的回答是:自己只有治理方圓幾十裡的小國的才能.公西華的回答更為謙遜,他說自己的才能只配做個小司儀官.孔子對冉有和公西華的話都沒有立即表明態度.曾皙表示不願做官,但他所描繪的師生暮春郊遊的美好圖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禮治”社會的景象,是“禮治”的最高境界,集中而形象地體現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孔子對他的話非常感慨,當即表示贊同.
——高中語文《教師教學用書》
另一種是從消極方面理解的,認為曾皙是主張消極避世,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主張,因此孔子說“吾與點也”.有下面一些理由.
(1)從孔子的思想看.縱觀孔子的一生,應該說積極救世是其思想的主導方面.他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周遊列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他的主張在各國都行不通,他被“斥乎齊,逐乎宋衛,困於陳蔡之間”(《史記孔子世家》),卻“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但由於到處碰壁,有時也流露出消極情緒,特別是他晚年回魯國後恬退避世的思想很突出.《論語?公冶長》中有孔子說的“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之類的話;《史記孔子世家》中也說:“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孔子)曰:“吾道窮矣……”,這些都是孔子思想中消極的一面.
《侍坐》中所記之事當在孔子晚年,因為四弟子中公西華最年幼,比孔子小42歲(據劉寶楠《論語正義》),孔子去魯適衛時56歲,(據《史記孔子世家》)時公西華年僅14歲,大概不可能隨孔子出國;又公西華是魯華人(據《辭海》),也不可能在孔子周遊列國時投師孔子,所以公西華成為孔子弟子當在孔子返魯後,即65歲以後.可見,孔子“與點”時不可能有積極從政的思想.
(2)從孔子對子路和曾皙的不同態度看.《侍坐》章記載,在子路言志之後,“夫子哂之”.一“哂”一“與”,態度截然不同.孔子為什麼要“哂”子路?因為“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子路講自己能治“千乘之國”,是不謙虛的.如果曾點志在把國家治理成一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使萬物莫不遂其性”的“太平無事”的理想之國,不是更不謙虛嗎?果真如此,孔子就不會“與點”,而只會“笑點”,甚至是“大笑”了.可見,孔子“與點”,並非因為曾點有濟世之大志.
(3)從曾點與子路等人言志的不同內容看.子路誌在治“千乘之國”,冉有志在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邦,公西華志在為小相,參與“宗廟之事,如會同”.二三子之志雖有驕謙之分,卻無本質之別,都志在為政.孔子也說:“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而曾點自稱“異乎三子者之撰”.如果曾點志在為政,那麼曾點之志何以“異乎三子者之撰”?可見,曾點是“不求為政”的.
(4)從《論語》中其他篇章有關記載看.《公冶長》記載:“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也.’子說.”(斯,指仕進之道,說,同“悅”)漆雕開“志於學道不欲仕進,……孔子見其不汲汲於榮祿,知其志道深,故喜悅也.”(邢?:《論語正義》)既然孔子喜歡漆雕開的“不欲仕進”,那麼贊成曾點的“不求為政”,也就並非偶然了.《公冶長》裡這段記載,正是《侍坐》章裡孔子“與點”原因的一個註腳.
子路先回答說,他有治理“千乘之國”的才能.孔子對他的話不以為然,報之一笑.冉有的回答是:自己只有治理方圓幾十裡的小國的才能.公西華的回答更為謙遜,他說自己的才能只配做個小司儀官.孔子對冉有和公西華的話都沒有立即表明態度.曾皙表示不願做官,但他所描繪的師生暮春郊遊的美好圖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禮治”社會的景象,是“禮治”的最高境界,集中而形象地體現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孔子對他的話非常感慨,當即表示贊同.
——高中語文《教師教學用書》
另一種是從消極方面理解的,認為曾皙是主張消極避世,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主張,因此孔子說“吾與點也”.有下面一些理由.
(1)從孔子的思想看.縱觀孔子的一生,應該說積極救世是其思想的主導方面.他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周遊列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他的主張在各國都行不通,他被“斥乎齊,逐乎宋衛,困於陳蔡之間”(《史記孔子世家》),卻“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但由於到處碰壁,有時也流露出消極情緒,特別是他晚年回魯國後恬退避世的思想很突出.《論語?公冶長》中有孔子說的“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之類的話;《史記孔子世家》中也說:“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孔子)曰:“吾道窮矣……”,這些都是孔子思想中消極的一面.
《侍坐》中所記之事當在孔子晚年,因為四弟子中公西華最年幼,比孔子小42歲(據劉寶楠《論語正義》),孔子去魯適衛時56歲,(據《史記孔子世家》)時公西華年僅14歲,大概不可能隨孔子出國;又公西華是魯華人(據《辭海》),也不可能在孔子周遊列國時投師孔子,所以公西華成為孔子弟子當在孔子返魯後,即65歲以後.可見,孔子“與點”時不可能有積極從政的思想.
(2)從孔子對子路和曾皙的不同態度看.《侍坐》章記載,在子路言志之後,“夫子哂之”.一“哂”一“與”,態度截然不同.孔子為什麼要“哂”子路?因為“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子路講自己能治“千乘之國”,是不謙虛的.如果曾點志在把國家治理成一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使萬物莫不遂其性”的“太平無事”的理想之國,不是更不謙虛嗎?果真如此,孔子就不會“與點”,而只會“笑點”,甚至是“大笑”了.可見,孔子“與點”,並非因為曾點有濟世之大志.
(3)從曾點與子路等人言志的不同內容看.子路誌在治“千乘之國”,冉有志在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邦,公西華志在為小相,參與“宗廟之事,如會同”.二三子之志雖有驕謙之分,卻無本質之別,都志在為政.孔子也說:“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而曾點自稱“異乎三子者之撰”.如果曾點志在為政,那麼曾點之志何以“異乎三子者之撰”?可見,曾點是“不求為政”的.
(4)從《論語》中其他篇章有關記載看.《公冶長》記載:“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也.’子說.”(斯,指仕進之道,說,同“悅”)漆雕開“志於學道不欲仕進,……孔子見其不汲汲於榮祿,知其志道深,故喜悅也.”(邢?:《論語正義》)既然孔子喜歡漆雕開的“不欲仕進”,那麼贊成曾點的“不求為政”,也就並非偶然了.《公冶長》裡這段記載,正是《侍坐》章裡孔子“與點”原因的一個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