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887417071776

    兵家必爭之地指在冷兵器時代或者平面戰爭時代,一地只得失影響全域性輸贏。在現代化高科技戰爭條件下,基本上不存在兵家必爭之地了,陸海空天一體化攻防時代,大縱深,大迂迴戰術使用下,一地的重要性已經大大下降了。

  • 2 # 天地玄黃日月盈

    這個問題問的好,對於歷史上古代君王來說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歷朝歷代政治中心不一樣,亂世之中各位諸侯或者軍閥所在地盤不一樣所以兵家必爭之地也就多不盛舉。今天我來給大家給介紹一個在多個朝代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地方漢中。

    可能懂得歷史的朋友對這個地方都有些瞭解,那麼就跟著我再一次來了解一下漢中為什麼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

    作為兵家必爭之地那麼就要從地理位置來說了

    漢中古時候在四川北方,要出川進入關中地區(今西安一代)必定要經過漢中。古代中國,論山川險固,非四川莫屬,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要據蜀自立,東必守江陵,北守漢中,據江陵可擁巫山之險,守漢中可託大巴山之險。2個口子堵住了,四川才能安全,古代中央只要重兵屯守漢中,就不怕四川造反。

    漢中這個城市在南北地理中的位置很重要,漢中相當於中國南方的向北突出部,其背靠四川大糧倉,又能左右伸縮,聯絡隴西荊湘,流通戰爭資源,呼應關中、中原等主戰區戰事,漢中這塊樞紐位置,古代朝廷怎麼也不可能給四川。

    出川到漢中有三條路可走。金牛道,金牛道是從成都到綿陽至劍門關到廣元再到寧強過陽平關出定軍山到漢中。一路關卡眾多高山林立。

    米倉道,這是從巴中經過南江到漢中唯一一條路。,途徑大巴山主峰米蒼山。可以說是最難走的一條路了,危峰林立,層巒疊嶂,山坡陡峻,攀登艱難。

    荔枝道,從涪陵經鎮巴到西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相傳嶺南盛產荔枝,唐朝玄宗時期的貴妃楊玉環對此十分熱愛。唐玄宗為了滿足最寵愛的妃子楊玉環喜食荔枝的需要,下令自四川涪州(現重慶涪陵)置專驛直通長安。

    出川到漢中就以上三條道可走

    從漢中到關中同樣沒有那麼容易。

    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這五條是自西到東從漢中北上關中唯一的道路。全部都要穿越秦嶺,古時候要穿越150公里的巍巍山林難度也想而知。

    這就是蜀道,出川去往關中的道古時全部都叫蜀道。漢中正在川地與關中的咽喉上。

    作為戰略要地漢中,漢中的意義,主要在於與關中和巴蜀的聯絡。漢中是四川的門戶,若坐擁漢中,西南可取四川,西北可圖西安。高祖劉邦因雄踞漢中而俯視中原,終得天下。正因這重要的戰略價值,使得漢中成為了四戰之地。最出名的戰爭當屬東漢末年的漢中之戰。在僵持不下的戰局面前,黃忠突襲曹軍糧草,而後趙雲又擊潰曹軍伏兵,使得漢中盡入劉備之手,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餘秋雨說:我是漢人,我說漢語,我寫漢字,因為我們曾經有一個強大的王朝——漢朝,而漢朝又與漢中密不可分,漢中這地方不來,那我就非常遺憾了!因此,我有一個建議,讓全體中中國人把漢中當做自己的老家,每次來漢中當做回一次家”!

  • 3 # 大白白野

    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很多,而且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根據形勢發展需要不斷變化的。

    河南省靈寶市函谷關。是古代西去長安、東達洛陽的通衢咽喉。經常發生戰爭。

    陝西省渭南市潼關是關中的東大門,自古以來發生多次戰爭。

    湖北省隨州市廣水的武勝關,是湖北省與河南信陽的交界處,北屏中原,南鎖鄂州,扼控南北交通咽喉,是古義陽三關之一,中國古代大別山脈與桐柏山脈之間重要隘口,是兵家必爭之地。

    寶雞市南郊大散關,是南北交通咽喉,自古為“川陝咽喉”、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省忻州市寧武縣的寧武關,是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必經之地,自古以來戰事頻繁。

    河南省滎陽市的虎牢關,南連嵩嶽,北瀕黃河,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江蘇省徐州市是南北要衝,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省高平市,古為上黨,號稱“天下之脊”。為兵家必爭之地。

    廣西憑祥市友誼關,是中國去越南必經之處,位置重要。

    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是關內去往關外交通要道,為兵家必爭之地。

    甘肅省會蘭州市是西北交通要道,為兵家必爭之地。

    吉林省四平市是東北交通要道,為兵家必爭之地。

    湖北省襄陽市,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湖北省會武漢市,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九省通衢,水陸交通樞紐。

    山東省會濟南,湖南省會長沙都是鐵路交通樞紐,區域政治、軍事、經濟中心,屬於兵家必爭之地。

  • 4 # 宋成貴

    中國古代以來有十大兵家必爭之地

    第十名——武昌

    武昌扼守長江,位於“九省通衢”的核心節點,當之無愧成為了兩湖與東南博弈的焦點。

    東南地區如果控制武昌,可以遮蔽上游,進而可以攻取兩湖、完全割據江南。滿清南下後,奪取武昌,南京門戶大開。

    第九名——漢中

    漢中是盆地,物產豐富,是四川東北門戶。古代中國要完成全國統一,必須奪取四川,而取四川必走漢中。得到漢中,西南可進攻四川,西北可威懾甘肅,東北可奪取西安,威脅中原,東南可直逼襄陽;戰略位置無與倫比。(劉邦就是從此奪取天下!)

    第八名——襄陽

    襄陽,地處中原南北交匯處,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在戰爭時期,襄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北方政權來說,手握襄陽可以直逼荊州、武漢,進而控制長江防線;對南方政權來說,控制襄陽可以保持對北方的攻勢,形成震懾。三國、南宋時期都將襄陽作為重要的軍事基地。

    第七名——虎牢關。古代帝都多在洛陽,虎牢關是東部平原進入洛陽地區的通道,而歷代造反者要拿下洛陽,虎牢關就是最後一關。

    第六名——嘉峪關

    嘉峪關是明長城最西端的軍事重鎮,與萬里之外的山海關遙相呼應,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有河西咽喉、連陲鎖鑰之稱。

    第五名——山海關一帶

    山海關素有天下第一關之稱,被稱為“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從地圖可以直觀的看出,如果錦州防線被突破,山海關就成為京師的最後一道屏障,如山海關大門被開啟,敵軍則可長驅直入侵擾華北地區。(吳三桂放清軍入關就可看出山海關之重要性)

    第四名——河套地區。自先秦以來一直是遊牧民族南下的最後一個據點。東面就是北京,南邊就是長安。強盛的王朝都會攻取河套地區將其掌握手中。這樣既可以長久解決北方邊患,又可以得到西征西域的馬匹。比如戰國時的趙國,秦漢隋唐和明清。最悲慘的西晉和北宋在版圖上的共同點就是沒有拿下河套。

    第三名——大同

    大同處於晉冀蒙三省交界處,有“北方門戶”之稱,得大同,向東可進攻北京,侵擾京師;南可直取太原,直逼洛陽,進犯中原。北魏和蒙元都是從大同長驅直入。失大同,則北方不保,北宋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第二名——徐州

    徐州在古代被稱為彭城,劉邦發跡之地!東面靠著黃海,西接中原,北連魯南山地,南瞻江淮平原,素有“五省通衢”之美譽!古代徐州要比現在的徐州大的多!是南京的門戶。有人形象地比喻,徐州是中國東部的“腰眼”,是中國南北的“咽喉”,適宜兩軍決戰,從秦末到近代,凡是涉及全國範圍的戰事,徐州沒有一次例外。

    第一名——錦州

    錦州是扼華北和東北的要塞,當時東北遊牧民族對華北地區虎視眈眈,從東北要想進入華北必須經過錦州,如果從其他地方就要翻過崇山峻嶺,極難通行,從地圖可以看出從承德到秦皇島一線已形成天然屏障。如果不走錦州,進入中原就要繞道蒙古荒漠,行程會大大疊加。

  • 5 # 歷史紫陌閣

    大家好,我是小陌。華夏悠悠幾千年的歷史,朝代轉換了一波又一波,一個朝代被推翻,一個新的時代又迎來曙光,這些都是靠戰爭來換取的結果,那麼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哪些城市是熱門爭奪的呢?

    (一)徐州

    徐州還是一個南北方的軸點,在徐州不管是去南方還是北方都很方便,在中國歷史上,在徐州開展的戰役上幾百次之多。解放時的徐州會戰,也是在這裡。因為這裡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可見徐州作為一個戰略要地是有充分實力的。

    (二)襄陽

    如果得到襄陽,退可直接退回中原,而進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個荊州,一個孝感,然後就是武漢了。所以得到襄陽這個地方可以保證自己已經得到半壁江山了。春秋時期,楚國意欲北山,第一戰就是拿下鄧國,那時鄧國正好就在襄陽這個位置上。後來蒙古滅南宋的關鍵點,就是拿下襄陽。

    (三)合肥

    南方政權古往今來都大多以南京為重要根據地,那這裡肯定不能成為主要戰場,南方政權要想守,那南京後面的長江一線就是他們的後院,所以這裡也不可以。那就只能向前一點在合肥。北方政權進攻南京,合肥是必經之地,要想繞遠路,搞個迂迴,又容易被包抄後路。

    總結

    這三個地區就是中國曆來的軍事重鎮,不管從位置還是戰略重要性上來講,這三個城市都在歷史上有重要意義。軍事上的重要性也讓這些城市後來的發展都獨具特點。大家還有哪些必爭之地呢?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喜歡的話就留個關注吧。關注作者,看更多歷史。

  • 6 # 紅9九

    城市是文明的產物,是各種資源集中的地方,一般都是戰爭爭奪的核心,尤其是首都。

    兵家必爭城市都是在隘口上自然形成的城市,是由自然特徵形成的城市。

    徐州,中國戰爭最多的地點,南下北進,固東守西,皆要爭奪徐州,為什麼?整個華北大平原上基本無險可守,只有徐州是有可攻防的丘陵,形成以徐州為中心的中心屏障結構,誰佔徐州,就控制了整個大平原,中華民族最大的一塊莊稼地。所以至今整個大徐州地區由江蘇,河南,山東,安徽四省分徐的局面,可見徐州重要。

    襄樊,中國第二多戰之地,地處南(陽)襄(樊)盆地之中,漢水過城,周圍丘陵鞏衛。盆地是以四周為屏障的四周屏障結構,同時襄樊地區又有丘陵在盆地裡是中心屏障結構,而且控漢水,和徐州具有相同戰略重心在於都是南下和北上的重要路經,東邊不走徐州的話,就要走西邊的襄樊。

    漢中,第三爭奪之地,四川的北大門,陝西的南大門,甘肅的東門,湖北的西門。控制四省寶地:天府之國四川盆地,封建帝國首都關中平原(西安),隴南與襄樊盆地。

    九江,鄱陽湖入江口,控江漢,鄱陽湖與皖中平原,控長江左右。以廬山為依託,東西方向重要,南北次之。

    這四大鐵定城市,是全國性戰爭,如古代三國時期,現代日本侵略中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繞也繞不過的檻。

  • 7 # 夏目歷史君

    中國自古就發生過很多戰爭,有戰爭就離不開軍隊和打仗。戰爭的勝利除卻人為因素,自然因素也起著決定性因素,這是唯一上天賜予的利害條件。

    中國古代的戰爭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國家分裂通過戰爭來進行合併,一種是邊境遭受匈奴騷擾,抵抗匈奴入侵中原。

    地形在軍事中作用

    在此之前,我們首先說一下地理位置在軍事中的作用。對戰爭影響最大的是地形地貌,中國的地貌型別複雜多樣、種類齊全,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地貌特徵主要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

    在山地中,崇山峻嶺,淵深谷窄,可以形成天然屏障,易守難攻。在此作戰,防守方要比攻佔方更佔優勢。

    丘陵地區人煙密集,交通便利,易形成運輸軍用物資的重要通道。

    在高原地區引起的戰爭,對於高原的人來說具有地理優勢。

    平原人口稠密,便於生活,但是隱蔽性差,易攻難守。盆地處的戰爭與通往盆地的路口有關。

    掌握了嘉峪關就抓住了西域與中原的經濟來往,倘若被外敵拿下嘉峪關,那麼將會對中原造成極大的威脅,所以嘉峪關是古代君王最看重的軍事要塞,必定要守住的地方,外敵對此地方也是垂涎欲滴。

    二、張家口市

    位於河北省,大家會奇怪為什麼它是兵家必爭之地。張家口市的宣化區在其東南洋河畔處,南部是幽燕之地,北部是沙漠,西扼居庸關之險,東擁雲中之固。

    自古為北方外敵入侵北京和內地進行防禦作戰的重要戰場,掌握此地便把握住了國家的北大門,為中原地區的穩定發展奠定的基礎,所以此處也是歷代朝王所關注的重要軍事地區。

    三、徐州

    這可是兵家所爭的熱門城市。據統計徐州發生的戰爭次數最多,主要是此處的地理位置極好。

    此處位於中原地區,中原本就是古代建都的好地方,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經濟比較發達,中原的中心地帶生活便利,但是很難抵禦外地入侵,只有在周邊處做好防護。

    徐州不是用來防守外地的,其實軍用物資運輸的重要通道,其連通了河南省、江蘇省、安徽省和湖北省,是特別重要的通道。

    而且群山環繞,對於防守也有一定作用,故此處是南部與中原連線的中要樞紐,它在兵家眼中就是一個香餑餑。

    總結

    其實兵家的必爭之地的城市還有很多,根據記載中國的每個地區都有重要的軍事戰略和軍事重鎮,所以我們不能單純地從戰爭的次數來看你,還要從全域性和作用來看。

    要我說兵家想爭的地方就是對手所想要的地方,從這來看,每個城市兵家都想拿到自己手中。

  • 8 # 藤樹先生

    對於古代戰爭來說,佔據有利地形十分重要。如果有利地形被外敵佔據,那麼,很可能導致自己處於被動地位。

    典型例子是兩宋:因為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賣給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導致北宋喪失了地理屏障,因此北宋和契丹的交鋒,北宋主體上處於被動狀態。因此,對於宋徽宗聯金滅遼的蠢事,其實從這個角度來看也可以理解:因為相信北宋皇帝對燕雲十六州已經有了一定的執念。

    從歷史大局角度來說,哪些城市是歷朝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個人認為:

    太原

    太原被視為有“龍氣”的地方。原因無他,因為在宋朝之前,太原這座城市,可謂“功績昭然”:春秋後期,晉國的趙氏依靠太原的天險,熬死了智伯,為後來的三家分晉奠定了基礎;唐朝李淵父子起兵造反,也是在太原起家;五代時期,河東系軍閥大多都是依靠太原起家,並且北宋初年,五代後漢的殘餘勢力——北漢,也憑藉太原的險要地形,有利抗擊了北宋的討伐,宋太宗以全國之力攻打北漢,還時常感到頭疼。

    漢中

    自古以來,對於中原統治者來說,治理巴蜀都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情。歷朝歷代,只要朝廷出現衰落跡象,巴蜀都會早早進入割據狀態。

    東漢末年,最先在事實上脫離東漢朝廷統治的,是劉焉割據的蜀地。而西晉衣冠南渡之前,蜀地率先脫離西晉統治。

    所以,漢中是一處要塞。

    襄陽

    對於襄陽,相信廣大網友十分熟悉。

    對於南宋朝廷來說,南宋西部是蜀地,巴山蜀水的險要,可以遏制金、元的征服。而長江、淮河的天險,可以有效阻擊金、元的鐵騎——大名鼎鼎的金兀朮被困黃天蕩,就說明地理優勢,對南宋起到了保障作用。

  • 9 # 史味人生

    記得大學畢業第一次從家鄉坐火車到南方找工作,在路過徐州的時候,身邊坐著的老頭和朋友聊天,第一句話就是:徐州到了,這可是自古兵家必爭之地。

    在今天,戰爭對於中國人而言似乎已經逐漸被淡忘了,在中華大地上國內是不會爆發戰爭了。但是在新中國建立的前三千年,在這片華夏大地上,戰不休禍不止,任何一寸國土都是鮮血鑄成的歷史。一般來說,兵家必爭之地必然具有天險,易守難攻,譬如劍閣、山海關、襄陽、漢中等地,但是有一平原地區,因為各種因素,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遠的不看,先看近代的軍閥割據、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公元1925年,直奉孫傳芳和大文豪張宗昌爭奪徐州;

    公元1927年,蔣介石指揮北伐軍數次攻徐,南北激戰經年;

    1938年,徐州會戰,血戰臺兒莊;

    1948年,淮海戰役,這個被稱之為一戰定乾坤的戰役,國軍稱此戰為“徐蚌會戰”,這個徐就是徐州。

    而在封建朝代徐州的大會戰也不勝列舉:

    公元前202年,楚漢決戰於九裡山,張良夜吹蕭散楚兵,韓信佔彭城;

    公元506年,樑魏爭奪徐州;

    公元614年,張大彪率軍攻徐州,遇伏,萬餘皆戰死;

    公元1129年,宋金戰于徐州,下邳;

    對於徐州的戰略意義,辛亥革命領導人黃興曾這樣評價:

    南不得此,無以圖冀東,北不得此,無以窺江東。是勝負轉戰之地。

    徐州在太平年間,除了交通發達並無其他特殊意義,但是一旦南北不一統,涉及到南北戰爭,則屬於咽喉之地,南北交戰主力對決就非徐州不可了。淮海戰役,國軍決定在徐州展開作戰就是這個道理。朱德元帥也曾說國:“徐州歷史上就是決戰的古戰場(心疼徐州人三分鐘)”。

    徐州的地理位置

    徐州地處河南、江蘇、山東、安徽四省交界之處,史稱“北國鎖鑰”、“南國重鎮”,可以說徐州是不南不北的城市。其次,徐州東近黃海,西連中原,北倚魯南山地,南瞻江淮平原。它像一位巨人,立於一個制高點上,虎視眈眈,可督蘇魯豫皖四省,因此有人形象的比喻:

    徐州是中國東部的“腰眼”,是中國南北的“咽喉”

    可以說徐州就是為了“決戰”而生的。辛亥戰爭、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徐州被不同的勢力反覆在此進行拉鋸作戰,挺可悲的。

    徐州的便利交通

    打仗打的是兵馬糧草,有兵貴神速、糧草先行之說。佔領徐州就可以四面出擊,收張自如,就是因為徐州的交通極為便利。

    1、水路

    徐州自古就有暢通的水路,南宋之前,徐州城的北面與東面有泗水環繞,西面有汴水流過。從泗水北上,可通金鄉、曲阜、定陶;從汴水向西,可達開封、洛陽;沿泗水南下,可到淮陰。

    元代泗水納入京杭大運河體系,水利就更順暢了,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糧食皆由江南供應,而南方糧食入京,徐州是必經之地,故徐州又有“五省通衢”之美譽。

    2、陸路

    路上交通徐州自古就有驛站從境內通過,全境設有驛站,而驛站是官方最為重視的陸上交通樞紐,因此,徐州的公路自古就非常完善。

    3.鐵路

    近代,鐵路成為大規模運輸交通利器,縱貫南北的津浦鐵路和橫穿東西的隴海鐵路,在這裡交會,若大規模運兵運糧,得徐州就佔得了先機。這就是為什麼淮海戰役,首先解放軍就是攻佔宿縣、切斷了津浦路。

    (從這張圖,感覺徐州瑟瑟發抖)

    除了交通和地理位置,徐州地處平原,資源豐富、氣候適宜,有地宜糧,有山宜林,有灘宜果,有水宜魚,有“豐沛收養九州”之說。打仗和駐紮重兵時,糧草完成自給相對容易。

    綜上,看看徐州自古以來有多少吊炸天的稱號吧:

    北國鎖鑰、南國重鎮、五省通衢、豐沛收養九州、九朝帝王徐州籍等,自古的軍事家均對徐州賦予了極高的評價。

    誠然,因為徐州的戰略意義,歷朝歷代都大力建設徐州,導致了徐州當地經濟繁榮,交通便利使得當地百姓擁有更多的幸福感,但是每當戰爭來臨的時候,徐州變立刻由富饒之地變成兵家必爭之地的戰場,對於百姓而言,徐州可以說是既愛又恨的典範了。

  • 10 # 金兔歷史

    徐州吧。

    所謂南得徐州可守北,北得徐州可攻南,多山易守,交通發達,適合屯兵,徐州自古就是咽喉要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先來看看徐州的地理位置吧。

    在歷史上,徐州地處關洛(指關中、洛陽一帶,泛指北方地區,傳統政治中心)、幽燕(北方邊疆政治中心)和江南(財政)三個重要地區的連線部,所以說,這個位置實在關鍵,誰佔了徐州,誰就佔得了優勢。

    在徐州城外,還有汴水、泗水兩條河流交匯南流,這兩條河流,除了是護城河,還是具有全域性意義的重要航道,它們不僅讓徐州更加易守難攻,還增加了徐州的航運價值。

    例如,沿泗水河北上,可通金鄉、曲阜、定陶;沿泗水南下,可到淮揚吳越;從汴水向西,可到達開封、洛陽等地。

    所以不管是古代還是近代,徐州向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例如,楚漢之爭中,彭城之戰的地點就在徐州(徐州古稱彭城);三國時期,劉備、曹操都想方設法想要徐州。

    在古代,徐州還有帝王之鄉之美譽,正所謂“自古彭城列九州,龍爭虎鬥幾千秋”。

    就算是近代,徐州同樣是兵家必爭之地。

    例如,抗日戰爭十大戰役的徐州會戰,三大戰役的淮海戰役,都是以徐州為中心。

    當然,除了徐州,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也有很多,具體到城市,還有漢中、襄陽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瑞典人口只有千萬,為什麼發達程度那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