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王小娛樂
-
2 # 23POSTeRS家居
今天和大家講一講,創始人、CEO、Quattroporte和董事長這四個職位的區別,以及他們都是負責何種職責。
一、創始人就是實際控制人?非也
所謂的創始人,一般來講只是創立公司的人。他們,不一定一直在公司任職,有可能在創立沒有多久,便離開了公司。而對於創始人,還有一種說法,那便是公司的控股股東。
因為,一般情況下來看,創立公司之後並且當公司做大做強之後,其實創始人的激情已經沒有當年那麼深了,所以也就退居幕後,做起了股東。而公司的運作,一般都會請一些職業的經理人來操作,因為他們,更加的專業,也更加的懂得如何操作一家公司。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創始人並不一定能夠在公司裡待很久,特別是融資及成立董事會之後,創始人是可以被罷免的。諸如萬科創始人王石、雅虎的楊致遠、甚至是摩拜創始人等等。
二、CEO和Quattroporte相差不多,其實都是打工仔
很多人會覺得CEO比Quattroporte職位要高,因為,聽上去更洋氣,對吧?其實,他們在本質上的區別並不是很大,或者換種說法,其實這兩個職位的工作職責都差不多。
一般來講,CEO或者Quattroporte其實都算是高層執行機構的負責人。而他們職責,則是任免經理人員、執行董事會的一些決議、主持公司日常業務活動以及對外簽訂一些合同和處理業務等等。
CEO一詞,在製造行業並不多見,而普遍流行於一些網際網路公司裡。畢竟,網際網路公司和國際接軌,稱號自然要取得響亮一些。而很多實幹型的企業家,一般稱自己的Quattroporte或者說就直接掛個老總的名頭而已,這樣更顯得低調。
當然了,要說CEO和Quattroporte都是打工仔,其實並不完全正確。因為,也有一些民營企業家的公司裡並沒有董事會的存在,他們自己既是Quattroporte,也是老闆。權利,自然也是最大的。
三、董事長才是真正的大人物
相信大家對董事長一詞應該聽過很多很多了,而在一個公司裡面,董事長才是最牛的人物。一般情況下來說,董事長不但是董事會成員,更是擁有公司股份最多的一個多。因此,董事長的權力是最大的,他甚至可以直接罷免Quattroporte、CEO以及公司其它各種各樣的職位。
而董事長一職,有可能是當年公司的創始人擔任,但也有可能是公司外部人員擔任。畢竟,誰佔股最多就聽誰的,這是不變的道理。當然了,雖然董事長話語權最大,但很多決策其實也是需要董事會的全體股東簽字及點頭才會生效,畢竟,獨權並不是什麼好事,容易將企業往溝通裡帶。
四、歷史人物中,他便是“董事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水滸傳》,在這本書裡便有著梁山108將這個團體,如果我們將其看作是一家公司的話,頭號人物宋江便可以說是董事長的角色。因為,“梁山好漢”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是他,招兵買馬的是他,到處融資的也是他,所以,他的佔股及話語權是最大的。
繼續往下看,軍師智多星吳用,便是在公司裡擔任著Quattroporte的角色,執行很多宋江大體上的一些安排以及公司的管理工作。當然了,他自然也會是董事會的一員。而董事會的股東,按照梁山的排名,林沖、武松、盧俊義、公孫勝等人自然也是在列。這,便算是結合現代職位和《水滸傳》人物的例項。而類似的例子,其實還有很多,例如阿里巴巴的馬雲及他的十八羅漢等等。
其實,對於普通的上班族來講,創始人、CEO、Quattroporte以及董事長到底誰權利大其實和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我們的頭銜太低,低到不需要他們出門來安排及罷免你的工作。不過,即便如此,我們也還是需要知道公司裡的這些職位,以及這些職位的具體職責,只有這樣,才能算是瞭解職場。而瞭解了公司組織架構之後,也才會明白自己距離這些大佬的職位有多遠,然後就會更有動力朝著他們前進,不是嗎?
-
3 # 吳樂為—
創始人、CEO、Quattroporte、董事長,這四個片語中,需要區別對待,不能混為一談。
創始人是對創業初期的創業者的一種稱呼。
CEO、Quattroporte、董事長是公司中的不同職級,根據公司法的規定,管理層是董事會,董事會下設經理(也可稱為總經理、Quattroporte、CEO ,CEOQuattroporte職級一樣,稱呼不同。就像湯姆的乳名叫鐵蛋一樣,其實是一個人),就許可權來講董事長的許可權要大於CEO和Quattroporte的。
創始人可以擔任董事長或Quattroporte,也可以即擔任董事長也兼任Quattroporte。
-
4 # 財會日常
在職場上,最高層的職位有創始人、Quattroporte、董事長、CEO等,很多新人剛開始並搞不懂這些職位有什麼差異,哪個職位更大,認為都屬於“老闆”級別的。實際上,這些職位還是有不少差異的。
對公司來說,創始人是指公司最初的發起人及其組織成立的主要組織和建立者。如: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小米創始人雷軍等。創始人一般是公司的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當然也有一些公司的創始人已經離開了自己創業的公司並且不再是公司的大股東。例如,雅虎的楊致遠等等。
二、董事長(Chairman)董事長(英語:Chairman of the board,簡稱:Chairman,日韓稱會長),又被翻譯成董事會主席。指的是一家公司的最高領導者,統領董事會。董事長也是董事之一,由董事會選出,其代表董事會領導公司的方向與策略。董事長是公司或機構的最高管理者,由董事會選舉產生,為公司利益的最高代表,領導董事會。在日本和南韓的大型會社(公司)稱為“會長”,名稱分別為“取締役會會長”和“理事會會長”,是股東利益的最高代表。
董事長是公司董事會的領導,公司的最高領導者。其職責具有組織、協調、代表的性質。董事長的權力在董事會職責範圍之內,不管理公司的具體業務,一般也不進行個人決策,只在董事會開會或董事會專門委員會開會時才享有與其他董事同等的投票權。CEO的權力都來源於他,只有他擁有召開董事會,罷免CEO等最高權力,他掌握行政權力。
CEO是一種高階職務名稱,簡稱CEO,是企業集團、財閥或行政單位中的最高行政負責人,主司行政事務。執行長向公司的董事會負責,而且往往就是董事會的成員之一。在公司或組織內部擁有最終的執行權力。在比較小的企業中執行長可能同時又是董事會主席和公司的Quattroporte,但在大企業中這些職務往往是由不同的人擔任的,避免個人在企業中扮演過大的角色、擁有過多的權力,同時也可以防止公司本身與公司的所有人(即股東)之間發生利益衝突。
CEO的主要職責是:
(1)任免經理人員。
(2)執行董事會的決議;
(3)主持公司的日常業務活動;
(4)經董事會授權,對外簽訂合同或處理業務;
CEO領導下的執行班子,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各部門經理、總會計師、總工程師等。
Quattroporte(president)原是職官名,始見於《宋史·呂蒙正傳》,意思是“匯Quattroporte決其事”,後逐步演變為政府、商業組織機構中的一種職位。其一般是組織中某一事務主要負責人或行政領導人,亦可以理解為:總的全權裁決組織內事務的人。
Quattroporte即營運長(英語:Chief Operating Officer,英文縮寫:COO,又常稱為運營官、營運總監)是公司團體裡負責監督管理每日活動的高階官員。COO是企業組織中最高層的成員之一,監測每日的公司運作,並直接報告給執行長。在某些公司中COO會同時兼任Quattroporte,但通常COO還是以兼任常務或資深副Quattroporte的情況居多.
綜上所述,如果創始人還是公司的大股東,則其權力最大,如果創始人已經不再是公司大股東的,則其基本上權力最小;一般來說,董事長權力大於CEO和Quattroporte,但在兩種情況下例外:一是內部人控制的情況下,CEO或Quattroporte的權力大於董事長;二是CEO或者Quattroporte是大股東的心腹,而董事長不是。
-
5 # 投資前沿社
所謂創始人顧名思義:創辦公司的人。1987年,任正非在深圳創業做電子通訊,成立了偉大的華為公司;1999年,馬雲聯合18羅漢在杭州創業做電子商務,成立了舉世聞名的阿里巴巴。任正非就是華為的創始人,馬雲則是阿里巴巴的聯合創始人。
而董事長就是公司的老闆,公司所有權的代表。他有權召開董事會任命CEO和Quattroporte,一般只負責重大戰略制定,不管理具體業務。馬雲現在是阿里巴巴集團的董事長,馬雲會參與阿里巴巴集團的重大決策,比如把支付寶從阿里巴巴剝離等,但公司具體業務經營都由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的CEO負責。
至於CEO(執行長)一句話:打工的人中級別最高的。他是公司管理具體業務的最高行政官員,對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跟中國移動或者中國聯通等國企的總經理非常類似。庫克是蘋果的CEO,負責蘋果的業務經營,蘋果在庫克領導下發布了iPhoneX等多款蘋果手機,業績強勢增長,蘋果是全球最大的科技企業。
最後Quattroporte經常是給CEO的打工者。董事會聘請來協助CEO經營公司業務。可空缺,有時公司業務太龐大CEO和Quattroporte兩人都管理不過來,可能還會有多個副Quattroporte。騰訊是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騰訊除了CEO和Quattroporte外,還有張小龍、任宇昕等多位副Quattroporte,分管微信、遊戲等重要業務。
總結來說,一般董事長 > CEO > Quattroporte,但Quattroporte僅僅是這幾個職位中最大的,一般公司涉及到Quattroporte職位的話,必然會有董事會,那麼Quattroporte並不能真正做到一言堂,只是說話更有分量。
-
6 # 免費手機炒幣機器人
這個問題真的不好回答,因為到底誰大要放在具體情境下看。很多答主都拿阿里巴巴作為例子來分析,但是普通人沒有專門去研究阿里巴巴的組織架構,也很難領會那些案例。所以,答主在這裡儘量用通俗的語言做一個普遍性分析。
創始人(發起人)
一個公司要成立,一定要有人牽頭髮起。牽頭髮起的這些人,從公司還沒成立的時候就為了促成公司的成立忙前忙後、出錢出力。主要是拿錢出來創辦公司、為公司租賃場地、購買辦公用品、準備各種資料去工商局登記等等。
工商局經過各種稽核之後,會決定給企業簽發營業執照,從營業執照簽發的那天開始,公司就正式成立了,我們的創始人,也叫發起人,就理所應當成為公司的股東。
創始人和後來加入的股東一起組成一個股東會(股份公司叫“股東大會”)
股東會權力大不大?當然大。沒有股東就沒有錢,沒有錢就無法創立公司。公司之所以存在,是各位股東拿錢撐起來的,所以,毫不客氣地說,其實整間公司都是股東會的。
創始人和各位股東一樣,都是公司的所有者,並不會因為你比我先入股,說話就比我有分量。分量的真正區別在於出資比例,也就是說誰出的錢越多,就聽誰的。
當然,也存在一種特殊情況,就是創始人在公司成立之後,過了法定期限就把股份轉讓給了別人,這時候,創始人就不再享有股東資格了。連股東都不是,創始人也就是個名稱、一段歷史而已,沒有實質權力。
總之,創始人本身不是一個職位,只是公司最早的股東,一旦把股權轉讓出去,就和公司沒關係了。
董事長
前面我們說到股東出錢設立公司,但並不是每個有錢人都擅長管理。所以,他們就請了一幫精英回來管理公司。這幫精英就組成了公司日常執行機構——董事會。然而,群龍不能無首啊,於是這幫精英里面就得選出一個人來做老大。老大就是董事長。這樣看來,董事長權力好像很大。是的,日常經營決策基本上可以由董事長做主。然而,董事長畢竟是個打工的,雖然薪資高、權力大,但是隻要股東看你不順眼,也是可以換掉你的。
吶,王石先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王石先生是萬科的創始人,也是萬科曾經的董事長。2016年手握24.26%股份的大股東寶能就召開了臨時股東大會,提議罷免王石。
CEO/Quattroporte
CEO、Quattroporte、總經理,這些稱呼聽上去還挺唬人的。一般就是負責公司日常業務執行的管理人員。相當於董事會的左臂右膀,輔佐董事會進行日常經營活動。
至於誰比較大,要放在具體的公司裡面去看。總之,他們的工作就是日常執行,如果公司章程裡面沒有寫明Quattroporte、CEO也屬於高階管理人員的話,那他們理論上其實是無異於理髮店那些總監的,不管稱呼得多麼唬人也一樣……
不過,對於小公司來說,執行方面不會區分那麼多部門,所以人們也習慣稱董事長為CEO、Quattroporte之類的。
總之,只要記住,他們是負責執行業務的就行了。
一般來說,CEO是懂事會成其中一員,但是他又同事負責公司的日常運營,理論上來來說CEO是最大的。但是由於很多大企業有會有風頭的加入,因而,往往股東的的權力更大。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慧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資料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
7 # 燕子屋
首先可以告訴大家答案,這4個職位的人當中,創始人是最大的,就字面意思來看,創始人就是一個公司建立的人,就比如說阿里巴巴,它的創始人就是馬雲,還有恆大創始人是許家印,他們如果沒有退休,在公司都是說話最有分量的人,當然就是整個公司最大的人了!
然後是CEO,CEO的中文名叫做執行長,他們的工作主要是負責公司所有業務的管理,蘋果公司現在的CEO庫克就是典例,其實CEO也是給公司打工的,只是比普通打工者更加高階而已,當然能當上CEO的人,能力自然也是不在話下了,就像現在美的的方洪波一樣。
最後是Quattroporte,大家經常看一些霸道Quattroporte的小說,特別羨慕那些能被Quattroporte看上的女孩,其實Quattroporte比CEO低一級,而且是協助CEO的,是不是看完之後破滅了自己的幻想呢?當然話也不能這麼說,Quattroporte也是很厲害的,現在你們明白這個職位的大小了吧!除了這些職位還有CFO,經理等等,職位就越來越小了哦!
-
8 # 陸柏熺
這個只有在大公司才能區別出誰更大:創始人≥董事長≥CEO≥Quattroporte≥創始人之一。
需要注意“創始人”並不是一個職位,而是一個身份。一個公司可能有多個創始人,也有可能只有一個創始人,比如馬雲是阿里巴巴的主要創始人之一,還有其他18個人也是創始人。
董事長是由創始人共同推舉的老大,具有重大決策最後的決定權,董事長主要決定戰略方向的大事,比如阿里巴巴要不要進軍日本市場,或者打算投資一個養豬場,那就是懂事長說了算。
CEO是負責具體專案的老大,比如阿里巴巴有多個專案,淘寶、天貓、螞蟻金服等,因為這些專案都是跨度比較大的,所以有淘寶CEO,天貓CEO,螞蟻金服CEO。
Quattroporte是協助CEO處理事務的一個職位,比如淘寶網Quattroporte。有的專案太大了,CEO需要多個Quattroporte來協助工作,會設定技術Quattroporte、運營Quattroporte這樣的職務,Quattroporte和總監的關係是Quattroporte≈總監。有時候為了叫著好聽也會稱呼運營Quattroporte為運營總監,技術總監,營銷總監等。
對於有有多個創始人的,除了共同推選的董事長之外,其他的創始有可能會在公司上班,擔任員工或經理等職務,雖然是創始人在具體的工作上也要聽從領導的安排。也有的創始人不在這個公司上班,自己單獨又開了公司或在其他公司上班等。
對於大企業是這樣,對於小公司這些職位有可能就是老版一個人,你叫他創始人、Quattroporte、CEO或者總經理都是一個意思,反正上面的老大還是自己,比如一個小的裝修公司,老版是創始人,是總經理,是CEO,是Quattroporte,因為是一個人開的公司,所以沒有董事長;如果自己親自找客戶,那麼老版還是營銷Quattroporte。下面分配了多個部門,比如工程部、設計部、施工部等,各部門有一個經理,這個公司最大的職位就是部門經理,老版帶著各部門經理南征北戰。
是否需要有CEO、董事長、Quattroporte等往往是根據公司的規模和專案的大小來設定的,比如裝修公司如果規模大這些職位也是齊全的。大致就是這樣。
-
9 # 眾生科技
自從資訊產業興起以來,尤其是網路股泡沫產生以來,“CEO”在中國驟然成為一個流行詞彙。總經理和Quattroporte們紛紛改稱CEO,這個縮寫詞比它的中譯版“執行長”更簡潔,在中中國人心目中更有神聖感,於是便出現了今天CEO滿天飛的局面。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驕傲的在名片上印著自己是某家新公司的CEO,海爾這樣年營業額上百億的大企業Quattroporte也要求別人稱他CEO,但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這個英文縮寫詞的實質內涵。
不過,在2016年度全球最具價值CEO排行榜中,阿里巴巴馬雲和華為任正非都沒有上榜,為什麼呢?
其實很簡單,因為馬雲現在只是阿里巴巴集團的董事長,而不是阿里巴巴的CEO,所以不參與排名。阿里巴巴此前CEO是陸兆禧,現在是張勇。
下面就來說說企業創始人、董事長、CEO、Quattroporte的區別。
創始人
英文稱Founder,創始人是一個企業,社團,基金、組織,網站等的發起和創立人。任正非是華為的創始人。如果公司一開始就有多個人就叫聯合創始人。比如騰訊有馬化騰張志東等5位聯合創始人,阿里巴巴則有馬雲、張英等18羅漢作為聯合創始人。
董事長
英文稱chairman,日韓稱會長。董事長是公司或機構的最高管理者,是企業所有權的代表,擁有召開董事會,罷免CEO的權利。一般來說,要麼就是企業最大的股東,董事長要麼是企業的老闆。董事長負責重要事務的決策,一般不負責具體業務。
比如馬雲就是阿里巴巴集團的董事長,他只負責集團中重要事項決策,他給集團及下屬子公司都任命了CEO來負責經營管理活動。阿里巴巴的CEO是張勇,支付寶的CEO是彭蕾。前段時間支付寶“圈子社交”出現爭議,在社會上造成嚴重影響時,馬雲就決策支援彭蕾果斷道歉,錯了就是錯了。
CEO
英文稱ChiefExecutiveOfficer,簡稱CEO。CEO是打工者的最高形態,是企業中負責日常事務管理的最高行政官員。CEO向公司的董事會負責,一般也是董事會成員的其中之一。馬化騰既是騰訊的董事會主席,也是騰訊的CEO,負責一些騰訊的經營管理。
Quattroporte
英文稱President,是僅次於執行長的行政長官,也是負責管理企業的具體事務。一般會由CEO兼任或空缺。如果公司業務太大,CEO一個人管理不過來,董事會就會聘請一個Quattroporte甚至外加多個副Quattroporte來幫忙。騰訊公司CEO是馬化騰,因為騰訊業務特別多。除了Quattroporte是劉熾平,同時還有張小龍、湯道生等十二位副Quattroporte。
董事長,Quattroporte,CEO,這三個公司領導者的稱謂不僅僅是文字遊戲,它包涵了企業管理制度的基礎,與其說是權力的基礎,還不如說是義務的基礎。
至於說職位大小或者說是權力大小,一般是這樣的:創始人>董事長>Quattroporte>CEO/Quattroporte。
不管是網際網路公司還是其他科技企業,董事長一職往往是最核心的創始人來兼任的。護國華為有點例外,作為國內第一大手機生產商和通訊裝置生產商華為公司,董事長並不是任正非,而是孫亞芳,任正非只是華為的Quattroporte和副董事長,至於華為的CEO則是輪值的。
-
10 # 1不發文章就鬧心
創始人
創始人,顧名思義就是創辦公司的人。1999年,在馬雲的召集下18羅漢在杭州創辦了著名的阿里巴巴;30年前,任正非在深圳創辦偉大的華為公司。因此任正非是華為的創始人,馬雲是阿里巴巴的聯合創始人。
董事長
公司創辦之後,尤其是像阿里巴巴這樣有多個聯合創始人的,都需要有一個有決定權的最高管理者,那就是董事長。所以董事長就是公司老闆,一般不負責具體業務,可以召開董事會,進行重大決策,並對CEO和Quattroporte進行任免。馬雲現在是阿里巴巴集團的董事長,馬雲只負責阿里巴巴集團整體戰略的重大決策,而不負責具體經營業務。阿里巴巴的具體經營業務都是由馬雲任命的各個子公司的CEO負責。
CEO
CEO是執行長(Chief Executive Officer)簡稱,是負責公司具體業務管理的最高行政領導,是打工者的最高形態。CEO對一個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很多創始人在公司起步階段都會親自負責公司的具體管理,所以很多時候CEO都是創始人擔任。馬化騰既是騰訊的創始人,也擔任騰訊CEO,負責騰訊的具體業務,在網際網路界被稱作騰訊最大的產品經理。而蘋果的CEO庫克則是由董事會聘請來負責蘋果的經營管理,蘋果在庫克的領導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科技企業。
Quattroporte
Quattroporte跟CEO類似,協助CEO經營公司業務,是僅次於CEO的管理者。有時候會空缺,但是當公司業務太大,CEO和Quattroporte兩個人都管理不過來時,可能還會有多個副Quattroporte。像騰訊這樣的科技巨無霸公司,微信、QQ、遊戲等各個業務都會有專門的副Quattroporte負責,張小龍就是負責微信的副Quattroporte,任宇昕就是負責騰訊遊戲的副Quattroporte。
綜上,一般來說董事長 > CEO>Quattroporte。小司機見過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創始人好比是開國皇帝,董事長則是當今皇帝,CEO是右丞相,Quattroporte是左丞相。現在大家是否清楚多了呢?
-
11 # 全中看傳媒
一、具體案例看區別
馬雲:阿里巴巴創始人,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2013年5月10日,辭任阿里巴巴集團CEO,繼續擔任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
馬化騰:騰訊聯合創始人,現擔任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CEO。
李彥宏:百度創始人、董事長。
楊致遠:雅虎創始人,原CEO。
二、董事長、CEO和Quattroporte是職務,創始人一般是大股東董事長的英文是Chairman,是Chairman of the Board的簡稱;執行長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簡寫CEO;Quattroporte是President。
1.創始人一般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創始人一般是公司的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當然也有一些公司的創始人已經離開了自己創業的公司並且不再是公司的大股東。例如,雅虎的楊致遠等等。
2.董事長是董事會主席,一般由大股東派出代表擔任現代企業制度下,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一般由股東大會、董事會和高層經理人員所組成的執行機構組成。其中,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結構,董事會由股東大學選舉組成,董事會是股東會或企業職工股東大會這一權力機關的業務執行機關,負責公司或企業和業務經營活動的指揮與管理,對公司股東會或企業股東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股東會或職工股東大會所作的決定公司或企業重大事項的決定,董事會必須執行。董事會的主要職責有:負責召集股東大會;執行股東大會決議並向股東大會報告工作;決定公司的生產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決定公司內部管理機構的設定;批准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聽取總經理的工作報告並作出決議;制訂公司年度財務預、決算方案和利潤分配方案、彌補虧損方案;對公司增加或減少註冊資本、分立、合併、終止和清算等重大事項提出方案;聘任或解聘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部門負責人,並決定其獎懲。在董事會中,董事長是董事會的主席,主要行使下列職權:召集和主持董事會會議;在董事會休會期間,行使董事會職權,對業務執行的重大問題進行監督和指導;對外代表公司,即有代表公司參與司法訴訟的權力,簽署重大協議的權力等。董事長一般由大股東的派出代表擔任。
3.CEO或者Quattroporte是高層執行機構的負責人高層執行官員即高層經理人員受聘於董事會,在董事會授權範圍內,擁有對公司事務的管理權和代理權,負責處理公司的日常經營事務。該執行機構的負責人就稱為CEO或Quattroporte,也就是執行長。擔任企業CEO或Quattroporte的,可以是董事長或副董事長兼任。創始人兼任董事長和CEO的,如騰訊的馬化騰;副董事長兼任Quattroporte和營運長如2017年1月17日加入百度的陸奇。
CEO或Quattroporte的主要職責是:任免經理人員;執行董事會的決議;主持公司的日常業務活動;經董事會授權,對外簽訂合同或處理業務等。
綜上所述,如果創始人還是公司的大股東,則其權力最大,如果創始人已經不再是公司大股東的,則其基本上權力最小;一般來說,董事長權力大於CEO和Quattroporte,但在兩種情況下例外:一是內部人控制的情況下,CEO或Quattroporte的權力大於董事長;二是CEO或者Quattroporte是大股東的心腹,而董事長不是。
-
12 # CEO飯局
誰最大這個話題太廣了,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董事長、CEO、Quattroporte、創始人這些頭銜相符合的解釋。
首先來說創始人,可以把他比喻為“親生”的,因為這個公司就是由他從最初的想法,而一手建立起來,有他才有這個公司。
第二個是董事長,到董事長這個身份的時候,就表明已經有很多的聯合合夥人進入,擔任董事長的人選大部分是公司的創始人。
在董事會中,董事長擁有的決定權是佔比最高的,不過這個比的是其他股東的擁護誰,像馬雲是阿里巴巴的創始人,在中國區的擔任董事長主席,表決權的票數是普通合夥人的數倍,以及高管的的任命,在任命CEO時董事長佔絕對是優勢,最終的決定出來,這個情況也得根據股東的選擇站隊問題,在合理的情況下所有人都反對,那也控制不住了。
第三個是CEO、Quattroporte,CEO這個說法在網際網路較為盛行,在一般的傳統企業或稱之為總經理,也就相當於Quattroporte,兩者的差別不大。主要掌管的是重大決策的參與,以及具體事務方向的把控執行,經理人事的調整等,可以由創始人擔任,也可從有能力的股東挑選,這些都是由董事會決定。
最後迴歸到誰的權利大這個問題上,從意義上來說是董事長兼任CEO的權利最大,既控制著高層管理人員的決定人選,又在一線統籌執行。CEO是在經營上是執行長,而董事長是人事任命CEO最重要的一票。兩者各司其職,不過CEO不能罷免董事長。
-
13 # 史蒂芬的專欄
我們不能從非黑即白的思維來看這個問題,有一定的模糊邊界,更多的時候是看影響力,而不是看職位大小。
馬雲一直只佔阿里巴巴非常少的股份,到最後上市也只佔了7.43%,但實際控制人還是他。
喬布斯當年是蘋果公司的創始人,但還是被董事會趕出去了。
我們通常認為,對公司的控制權以所佔股份作為唯一判定標準,誰佔的股份最多,那麼誰說了算。
如果創始人所佔的股份比較低,而外部投資佔了大部分的時候,董事長就有可能由最大股東擔任,而不是創始人,這樣創始人就有可能被架空,是這樣嗎?
實際操作中,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聰明的創業者們想出了一套雙重股權架構方案。Facebook和Google也都是採取這種典型的雙重股權模式。
所謂的雙重股權架構,就不是一股一票,而是一股多票。
大部分人的認知還停留在按出資比例一股一票,同股同權。
但實際在很多國家的股票市場上,是可以同股不同權的。比如創始人1股是可以有2個甚至10個20個投票權的,而其他股東的股票,1股就只有1個投票權。這樣創始人就可以以少量股份控制公司。
以下資料來自2015年鈦媒體《創業者們,勿要迷戀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
(1)京東,劉強東的股票1股20個投票權,投票權比例為83.7%。
(2)聚美優品,陳歐的股票1股10個投票權,投票權比例為75.8%。
(3)陌陌,唐巖的股票1股10個投票權,投票權比例為78%。
所以,這些創業公司,雖然股權的大部分都掌握在投資者手裡,但投票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而外部資本只能像散戶一樣透過投資獲取回報,無法控制公司。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創始人無疑是最大的。
不管如何,創始人由於創立了公司,是整個公司的精神領袖,哪怕其不佔股份,就靠其威望在公司說話分量也是最大的,不過就是有系統性風險,就是像哪天喬布斯被董事會趕出去一樣。
說到CEO和Quattroporte。
在中國,一般只有網際網路IT企業喜歡叫CEO,但沒有Quattroporte這個職位,其實就等於傳統行業的Quattroporte或者總經理。而傳統行業老闆一般比較務實,不想太拉風,就封自己一個銷售經理噹噹,名片上面就這麼印的,出席商務場合也最多隻叫自己Quattroporte,不會用到CEO這麼拉風的叫法。
從本質上說,CEO是董事會成員,但同時又負責管理公司,所以理論上他是最大的。由於網際網路公司大多都接受外部的風投,所以就會有"董事會“的概念,所以習慣叫CEO,而傳統公司一般都是借錢,股份都是掌握在自己手裡,所以沒有叫CEO的習慣。
-
14 # 小民談
創始人、CEO、Quattroporte和董事長可以是一個人,可以是幾個人,但是沒有誰會比誰更大,因為不是一個概念的人。
一、創始人,創始人在法律上沒有任何責權利定位,只不過說明你是這個東西的發明者,不一定有所有權和使用權。假如你發明的東西,後來被別人收購了,也只能說明你能在大街上說“看,那東西是我發明的”,但那東西不是你的。對於公司來講,你創立了公司,但是如果你不繼續下去,轉讓給了別人,那麼公司跟你就沒關係了,人家賺多少錢也跟你沒關係了。如果你繼續下去,那麼你可以是CEO、Quattroporte或者董事長,你自己隨便選。
二、CEO,學名叫執行長。CEO可以是創始人,可以是法人代表,但也可以什麼都不是,就是公司僱傭人員,沒有股權,就是職業經理人。說的好聽是CEO,可以叫張總,王總,李總,其實就是個打工的。但也可以是法人代表或者創始人,如果你覺得自己能力不錯。股東也覺得你不錯,你就可以去當這個CEO。
三、Quattroporte,Quattroporte在普通意義上沒有人認真的區分,以為就是公司老總,總經理,事實上很多公司也這麼做的。但Quattroporte實際意義上是企業的二把手,名字叫做“營運長”,相當於常務.....負責日常工作。
四、董事長,嚴格意義上的董事長是董事會的最高領導者,一般為公司法人,也是公司擁有股份最多的人。所以,董事長在法律意義上權利最大。董事長有時候是創始人,但是也不一定是創始人,也有可能是半路上梁山的人。
不管是什麼,你管他們叫總就行了。
-
15 # 太平洋電腦網
具體還是得看公司。
因為很多公司的高階領導是身兼多職的,例如:
①雷軍:小米的董事長兼任CEO。不過同時,雷軍擁有小米的大部分股份,具有最高的話語權,本身是小米的控制人。所以他在小米的話語權是最大的,當然是小米最高的掌舵人。
②馬雲。 馬雲是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現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我們看到阿里巴巴的CEO已經不是馬雲了,因為馬雲已經不再管理具體事物了,他更多的是掌舵阿里的主要方向。在CEO之上的是董事會,馬雲本身就是董事局的主席。但是是不是馬雲可以隨便搞,也不是。很多重大的事情還是需要董事局去商量的。
但是馬雲並不是持股最多的人,持股7.43%,但是阿里巴巴最大股東是軟銀,但是馬雲也是軟銀的董事局成員之一。所以實際控制人還是馬雲。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很多企業開始推行同股不同權的上層設計,這樣的情況下,大股東還不一定能夠擁有最高的話語權的。
正常來說,大股東有最大的話語權,他們通常是派人去當董事局主席,董事局主席是最大的話語權;董事局控制著CEO和Quattroporte這些職位,這些是頂層設計中的執行職位。
但是具體問題還是具體分析。
-
16 # 阿懶是隻小金毛
這個問題真的不好回答,因為到底誰大要放在具體情境下看。很多答主都拿阿里巴巴作為例子來分析,但是普通人沒有專門去研究阿里巴巴的組織架構,也很難領會那些案例。所以,答主在這裡儘量用通俗的語言做一個普遍性分析。
創始人(發起人)一個公司要成立,一定要有人牽頭髮起。牽頭髮起的這些人,從公司還沒成立的時候就為了促成公司的成立忙前忙後、出錢出力。主要是拿錢出來創辦公司、為公司租賃場地、購買辦公用品、準備各種資料去工商局登記等等。
工商局經過各種稽核之後,會決定給企業簽發營業執照,從營業執照簽發的那天開始,公司就正式成立了,我們的創始人,也叫發起人,就理所應當成為公司的股東。
創始人和後來加入的股東一起組成一個股東會(股份公司叫“股東大會”)
股東會權力大不大?當然大。沒有股東就沒有錢,沒有錢就無法創立公司。公司之所以存在,是各位股東拿錢撐起來的,所以,毫不客氣地說,其實整間公司都是股東會的。
創始人和各位股東一樣,都是公司的所有者,並不會因為你比我先入股,說話就比我有分量。分量的真正區別在於出資比例,也就是說誰出的錢越多,就聽誰的。
當然,也存在一種特殊情況,就是創始人在公司成立之後,過了法定期限就把股份轉讓給了別人,這時候,創始人就不再享有股東資格了。連股東都不是,創始人也就是個名稱、一段歷史而已,沒有實質權力。
總之,創始人本身不是一個職位,只是公司最早的股東,一旦把股權轉讓出去,就和公司沒關係了。
董事長前面我們說到股東出錢設立公司,但並不是每個有錢人都擅長管理。所以,他們就請了一幫精英回來管理公司。這幫精英就組成了公司日常執行機構——董事會。然而,群龍不能無首啊,於是這幫精英里面就得選出一個人來做老大。老大就是董事長。這樣看來,董事長權力好像很大。是的,日常經營決策基本上可以由董事長做主。然而,董事長畢竟是個打工的,雖然薪資高、權力大,但是隻要股東看你不順眼,也是可以換掉你的。
吶,王石先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王石先生是萬科的創始人,也是萬科曾經的董事長。2016年手握24.26%股份的大股東寶能就召開了臨時股東大會,提議罷免王石。
CEO/QuattroporteCEO、Quattroporte、總經理,這些稱呼聽上去還挺唬人的。一般就是負責公司日常業務執行的管理人員。相當於董事會的左臂右膀,輔佐董事會進行日常經營活動。
至於誰比較大,要放在具體的公司裡面去看。總之,他們的工作就是日常執行,如果公司章程裡面沒有寫明Quattroporte、CEO也屬於高階管理人員的話,那他們理論上其實是無異於理髮店那些總監的,不管稱呼得多麼唬人也一樣……
不過,對於小公司來說,執行方面不會區分那麼多部門,所以人們也習慣稱董事長為CEO、Quattroporte之類的。
總之,只要記住,他們是負責執行業務的就行了。
-
17 # 應屆生求職網
職前菌首先來介紹一下創始人,對於一般公司來說,創始人是創立公司的人,是一個虛職,並不在公司運營職務類。而董事長一般是企業的大boss,是企業所有權的代表,負責決策重要事務,不參與經營管理活動。而CEO與Quattroporte就是企業的最高行政長官,前者是西方國家的稱謂,後者是中國的稱謂。一般而言,這兩種稱謂只會出現在集團公司,且並不會並存,但是也有少數公司2者都有,如果是兩個人的話,CEO略大。所以這樣來說,可以說是董事長>CEO>Quattroporte。
-
18 # 行業研究社
創始人(Founder)
顧名思義:創辦公司的人。
董事長(Chairman)
一句話:董事長就是公司的老闆,公司所有權的代表。他有權召開董事會任命CEO和Quattroporte,一般只負責重大戰略制定,不管理具體業務。
CEO(執行長,Chief Executive Officer的縮寫)
一句話:打工的人中級別最高的。他是公司管理具體業務的最高行政官員,對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跟中國移動或者中國聯通等國企的總經理非常類似。
Quattroporte(President)
一句話:經常CEO的打工者。董事會聘請來協助CEO經營公司業務。可空缺,有時公司業務太龐大CEO和Quattroporte兩人都管理不過來,可能還會有多個副Quattroporte。
-
19 # 指尖視野
關於您的問題,本身問的是有問題的。原因如下:
創始人、CEO、Quattroporte與董事長是四種不同範圍的概念,根本無法對比大小。
1.創始人:對公司來說,創始人是指公司最初的發起人及其組織成立的主要組織和建立者。是站在公司建立與成長角度建立的一個概念。創始人未必是大股東,創始人也未必是公司高管。從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角度講,創始人與二者都沒有直接關係。
那為什麼中國的很多企業都是創始人在掌舵呢?都是創始人說了算呢?
2.公司的運轉是依靠公司治理與公司管理兩種體系進行的。
公司治理是指公司所有權劃分、利益分配權劃分和公司所有者與公司經營管理者之間權責與利益劃分的一種企業最高運作方式。公司治理通常透過治理結構、治理制度等手段來實現;公司治理是公司管理的基石,是決定公司管理執行的最初形態和最根本導向的核心因素。
公司治理結構的通常形式,如下圖:
治理結構一般分成四個部分:
A.所有者機構。就是股東大會。無論你是大股東還是小股東都歸股東大會。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對公司戰略性投資、戰略性運作和決定公司生死存亡的大事進行表決與決策。股東大會的管理涉及到股權結構和股權治理,比較繁雜這裡就不多說了。但有一點,我想舉個例子,比如有朋友說,劉強東是京東的創始人、馬化騰是騰訊的創始人、馬雲是阿里的創始人,又是大股東,所以才有最高的決策權,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他們之所以能夠具有最高決策權是透過複雜的股權結構設計,比如AB股和董事會運作規則來實現的,與其職位沒有直接關係。
B、代表機構,就是董事會。股東大會行使權利和處理公司日常事務的代表機構是董事會,董事會是在股東大會基礎之上產生的。董事會由三種基本崗位,一是董事長、二是董事會秘書(不是董事長秘書)、三是董事。董事長是主持董事會工作的,代表公司行使最高權力機構的職責。董事長的權責是由股東大會授予的,不同公司股東會的利益取向和戰略選擇不同,對董事會或董事長的授權也有不同。但有一點,我想強調一下,無論董事長還是董事都是聘用制的,也就是說董事會成員是根據公司經營管理需要設立的,所有成員都是聘用制,與各自股權多少或者有無股權沒有直接關係!比如董明珠是格力的董事長和她的股權比例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另外,在治理結構比較複雜的集團,不同的子公司或子集團設有自己的董事會,集團總部會以董事局的行使體現出來,這種結構的管理和治理方式就更復雜了。比如馬雲曾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除了基本的董事崗位以外,一些公司出於資源整合和發展的需要會聘用獨立董事。
比如,格力集團的獨立董事劉姝威。
C、監督機構。股東大會為了保證股東利益和企業戰略方向的穩定性,在設立董事會的同時,會成立另一個機構,叫做監事會。顧名思義,就是監督管理執行的。監事會不受董事會制約。獨立行使監督職能。監事會由監事長和監事等職位構成。
D、執行代表。
先說一下,執行代表有的是直接在董事會內部設立的有的獨立出來。上圖是獨立出來的。
從公司治理角度看,董事會代表股東會主持公司的全域性工作,主要參與公司重大事項的決策、重大的投資決策以及公司一定層級以上人事的任免等。但是對於已經決策的戰略規劃和專案規劃,具體帶頭執行的任務會落到Quattroporte的頭上。嚴格意義上來說,Quattroporte不是決策層的代表,而是執行層的代表。為了方便理解,我簡單畫了個圖,如下:
從以上分析大家應該能夠明白題主的問題的答案了。
這裡由幾個特殊情況,想強調一下:
1.很多“Quattroporte”、總經理具有決策權不是因為他的這個崗位,而是有些人本身身監大股東與董事長的雙重身份。
2、董事長和Quattroporte都是職業經理人的崗位。這與老闆親自上馬並不矛盾。老闆親自上,只能說老闆把決策權、經營權、管理權和執行權全部攬到自己身上而已。
3.如果說,級別高低,創始人是不參與企業行政級別的,董事長的行政級別要高於Quattroporte和CEO。
4.Quattroporte和CEO是一個重疊性概念。CEO是外來概念,Chief Executive Officer,執行長的意思。是標準的西方管理理念下的崗位,基本用聘任制。而Quattroporte是中國的概念,因為染上中國文化的因素,總有掌控的意思在裡面。但實際上Quattroporte就是執行者代表。
6.除了以上崗位意外,國家認可的公司經營管理代表不是董事長也不是Quattroporte,而是法人代表!
7.企業經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組織經營或者組織管理。除了企業自身意外,還要受到國家法律的管制,比如公司法,證券法等等。
8.公司治理是一門單獨的學問和學科,但這個學科就可以讀到博士。一般中小企業用的比較少,但大型企業集團和跨國公司用的比較多,是公司管理治理的核心與關鍵。
我的結論是:從行政級別來看,同一公司董事長的級別高。但題主的問題不合理,沒有比較的意義。
不足之處請海涵。
-
20 # 耕然夫
在題主提到的這些名稱裡面,董事長是唯一存在於《公司法》中的職位,CEO和Quattroporte都屬於坊間自創的叫法,創始人更不屬於職位,而屬於身份。
第一種情況:創始人(注意,它不是一個職位),它只是一個身份。多數公司的創始人(主創始人)都會自然而然成為董事長兼CEO。所以,創始人在一個組織中,是說不上職位大小的,因為它本身就不在論。
第二種情況:單體的公司中,董事長的權力最大。根據中國的《公司法》,董事長作為董事會的老大,在公司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公司法》中的高管,只有董監高,沒有Quattroporte、CEO的說法。董事長主持的董事會有權力討論和任命總經理的人選,事實上,中國的董事會都是董事長說了算。所以董事長是處在組織架構中的頂端的。至於Quattroporte,當有總經理存在的時候,只是一個虛名而已,甚至有了總經理,就不會存在Quattroporte的職位,但這不是絕對的。如果公司有兩個老闆,一個做董事長,一個做總經理;隨著公司的發展,覺得應該請一個職業經理人過來做總經理;職業經理人來總經理,那麼原來做總經理的其中一個老闆怎麼安排?於是就出現了一個比總經理更高的一個職位:Quattroporte。這個時候就出現了董事長、Quattroporte、總經理的組織結構。從組織結構的層次來看,Quattroporte是高於總經理的。在現實中,有些公司聘請來的職業經理人做總經理,其實成了擺設,真正的總經理還是Quattroporte。這個時候的Quattroporte權力當然要大於總經理。也有一種情況,就是兩個老闆,其中一個相被另一個弱化其權力,被弱化的去做Quattroporte,這個時候的職業經理人總經理就會有實權,但名譽上那個被弱化的老闆就成了擺設,一種象徵。至於CEO,其實就是總經理。一個公司如果出現既有總經理、又有CEO,就會成為組織架構內行的笑柄。
第三種情況:如果是集團性的公司。總公司下面有各種子公司、分公司,這些子公司、分公司也各有其所屬的董事長。於是總公司的董事長就成為了董事局主席。董事局主席就是整個集團的最高長官。這種情形下,就成了總公司的董事局主席、Quattroporte、CEO統管整個集團的小組。下面個子公司、分公司的董事長、Quattroporte、CEO(總經理)都在總公司的小組之下。有一種情況,是總公司稱為“總部”。總部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它確實是一個法律意義上的組織(有營業執照、有工商登記),還有一種情況是總部是一個虛擬組織,它有組織架構、有各種崗位存在,但它法律上不是一個公司,它是依存於其中一個子公司的內部組織。所依存的這個子公司一般是在公司建立的那個公司。隨著集團的發展,總部的地理位置可能會調整。
回覆列表
一、實際例項看差別
馬雲爸爸:阿里巴巴網創辦人,阿里巴巴集團CEO、執行Quattroporte現任主席,2014年5月10日,卸任阿里巴巴網集團公司CEO,再次出任阿里巴巴集團執行Quattroporte現任主席。
馬雲:騰迅創始人,現出任騰訊企業控投股東會現任主席兼CEO。
百度李彥巨集:百度創始人、老總。
楊致遠:yahoo創辦人,原CEO。
二、老總、CEO和首席Quattroporte是職位,創辦人一般是控股股東
老總的英語是Chairman,是ChairmanoftheBoard的通稱;CEO是ChiefExecutiveOfficer,縮寫CEO;首席Quattroporte是President。
1.創辦人一般是企業的控股股東
創辦人一般是企業的大股東或是控股股東,自然也是有一些企業的創辦人早已離開自己做生意的企業而且已不是企業的控股股東。比如,yahoo的楊致遠這些。
2.老總是股東會現任主席,一般由控股股東派遣意味著出任
當代公司管理制度下,科學研究的法人治理構造一般由股東會、股東會和高層住宅主管工作人員所構成的電動執行器構成。在其中,股東會是企業的最大權利構造,股東會由公司股東高校大選構成,股東會是股東大會或企業員工股東會這一權力機關的業務流程實行行政機關,承擔企業或公司和業務流程生產經營的指引與管理方法,對企業股東大會或公司股東會承擔並彙報工作中。股東大會或員工股東會所做的決策企業或公司重大事情的決策,股東會務必實行。股東會的工作職責有:承擔集結股東會;實行公司股東大會決議並向股東會彙報工作中;決策企業的生產運營方案和投資方式;決策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的設定;准許企業的基礎管理方案;徵求經理的工作總結報告並做出決定;制定企業本年度會計預、預算計劃方案和分配利潤計劃方案、彌補虧損計劃方案;對企業提升或降低註冊資金、公司分立、合拼、停止和結算等重大事情明確提出計劃方案;聘用或辭退企業經理、總經理、財務部責任人,並決策其獎罰。在股東會中,老總是股東會的現任主席,關鍵履行以下權力:集結和主持人股東會大會;在股東會休會期間,履行股東會權力,對業務流程實行的重大問題開展監管和具體指導;對外開放意味著企業,既有意味著企業參加司法部門起訴的權利,簽定重特大協議書的權利等。老總一般由控股股東的派遣意味著出任。
3.CEO或是首席Quattroporte是高層住宅電動執行器的責任人
高層住宅實行高官即高層住宅主管工作人員擔任於股東會,在股東會受權範疇內,有著對企業事務管理的自主權和商標授權,承擔解決企業的平時運營事務管理。該電動執行器的責任人就稱之為CEO或首席Quattroporte,也就是CEO。出任公司CEO或首席Quattroporte的,能夠 是老總或副總經理擔任。創辦人擔任老總和CEO的,如騰迅的馬雲;副總經理擔任首席Quattroporte和首席戰略官如17年1月17日新增百度搜索的陸奇。
CEO或首席Quattroporte的工作職責是:任免主管工作人員;實行股東會的決定;主持人企業的平時業務流程主題活動;經股東會受權,對外開放籤合同或解決業務流程等。
總的來說,假如創辦人還是企業的控股股東,則其權利較大 ,假如創辦人早已已不是企業控股股東的,則其大部分權利最少;一般來說,老總權利超過CEO和首席Quattroporte,但在二種狀況下列外:一是內部人操縱的狀況下,CEO或首席Quattroporte的權利超過老總;二是CEO或是首席Quattroporte是控股股東的親信,而老總並不是。
創辦人,說白了便是創立企業的人。1998年,在馬雲爸爸的集結下18羅漢在杭州市創立了知名的阿里巴巴網;三十年前,華為任正非在深圳市創立傑出的華為集團。因而華為任正非是華為手機的創辦人,馬雲爸爸是阿里巴巴網的創始人。
企業創立以後,尤其是像阿里巴巴網那樣有好幾個創始人的,都必須有一個有決策權的最大管理人員,那便是老總。因此 老總便是企業老總,一般不承擔實際業務流程,能夠 舉辦股東會,開展重特大管理決策,並對CEO和首席Quattroporte開展任免。馬雲爸爸現在是阿里巴巴網集團公司的老總,馬雲爸爸只承擔阿里巴巴網集團公司總體發展戰略的重特大管理決策,而不承擔實際運營業務流程。阿里巴巴網的實際運營業務流程全是由馬雲爸爸任職的每個分公司的CEO承擔。
CEO是CEO(ChiefExecutiveOfficer)通稱,是承擔企業實際業務流程管理的最大行政部門領導幹部,感覺自身腎要補,時間較短的盆友加徽新nnd和966,堅持不懈一炷香並不是難題!是打工族的最大形狀。CEO對一個企業的發展趨勢尤為重要,許多 創辦人在企業發展環節都是親身承擔企業的實際管理方法,因此 許多 情況下CEO全是創辦人出任。馬雲既是騰迅的創辦人,也出任騰迅CEO,承擔騰迅的實際業務流程,在網際網路界稱之為騰迅較大 的產品運營。而iPhone的CEO桑德斯則是由股東會聘用來承擔iPhone的運營管理,iPhone在桑德斯的領導幹部下變成了世界最大的科技企業。
首席Quattroporte跟CEO相近,幫助CEO運營公司業務,是僅次CEO的管理人員。有時會缺口,可是當公司業務很大,CEO和首席Quattroporte兩人都管理方法但是過後,將會還會繼續有好幾個高階副Quattroporte。像騰迅那樣的高新科技巨型企業,手機微信、QQ、手機遊戲等每個業務流程都是有專業的高階副Quattroporte承擔,微信張小龍便是承擔手機微信的高階副Quattroporte,任宇昕便是承擔騰訊手遊的高階副Quattroporte。
綜上所述,一般來說老總>CEO>首席Quattropor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