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彭思永,字季長,江西廬陵人。在他小時侯,早上起來讀書,在門外拾到一個金釧,一個人靜靜地就坐在原地。過了一會兒,丟失金釧的人來尋找,彭思永仔細辨認,的確是那個人丟的,就還給了人家。
那人拿出錢來表示感謝,彭思永笑著說:“假使我需要錢,就藏起金釧來了。”起初參加科舉考試,(由於家庭貧困)拿了幾個手鐲作為路費。一同參加科舉考試的人來拜訪他,思永就拿出手鐲給眾人賞玩,有一個人把鐲子藏在袖中,眾人都為思永尋找。
思永說:“數量只是這幾個罷了。”客人離開時,要舉手作揖,鐲子掉在地上,大家都佩服他的度量。母親在家去世時,家裡十分貧窮,同鄉贈送東西給他,他卻不接受。考取進士後,做過海南知縣、分寧知縣,睦州通判。
台州發大水毀壞了城池,很多人淹死了,思永就去台州治水。把死者全部埋葬,還寫文章祭奠。老百姓因為貧窮不能修房子的,替他們伐木幫助他們,幾個月之後,公府私房都修造好了,修築的城牆比以前高了,而且堅固。
升為侍御史後,議論朝廷降授官賞的弊端,認為亂(不正當的)封賞不是盛世應該有的現象。宋仁宗很讚賞。仁宗在明堂祭祀的前一天,有文武百官都要進官升職的傳言,思永上奏說不應該沒有節制地給予恩賞,以使僥倖的人得利。
思永帶領同僚勸說,有人說:“等命令一出,也不晚啊。”思永說:“在事情之前勸阻,只是得罪你,命令一旦釋出,就不可勸止了。”於是一個人上奏疏:“陛下廣泛佈施不當的恩澤,難道是為了天下孤寒之士嗎。這不是社稷的福份啊。”
仁宗發怒了,中丞郭勸、諫官吳奎為他求情,於是因為泛恩這件事轉司封為員外郎,而解除了侍御史的職務,後來又做湖北轉運使。加封直史館,擔任益州路轉運使。成都府官員挪用官府錢財,在牢獄服刑已經三年了,進出自如。
思永管理府事剛一日,就把案件處理好了。老百姓拿著“褚券”(紙幣)買東西,藏在衣帶裡,小偷在手上帶著刀,直接割斷拿走,少有失手的。思永抓住一個人審問,全部處理了小偷團伙並在臉上作了標記。
原文:彭思永,字季長,廬陵人。第進士,知南海、分寧縣,通判睦州。台州大水敗城,人多溺,往攝治焉。盡葬死者,作文祭之;民貧不能葺居,為伐木以助之,數月,公私之舍皆具,城築高於前,而堅亦如之。
知潮州、常州。入為侍御史,論內降授官賞之弊,謂斜封非盛世所當有,仁宗深然之。皇祐祀明堂前一日,有傳百官皆進秩者。思永言不宜濫恩,以益僥倖。時張堯佐已貴而猶覬執政,王守忠已受寵而求旄節。思永率同列言之,或曰:“俟命出,未晚也。”
思永曰:“先事而言,第得罪爾;命一出,不可止矣。”遂獨抗疏曰:“陛下覃此謬恩,豈為天下孤寒哉。不過為堯佐、守忠取悅眾人耳。外戚秉政,宦侍用權,非社稷之福也。”帝怒,中丞郭勸、諫官吳奎為之請,乃以泛恩轉司封員外郎而解臺職,為湖北轉運使。
下溪蠻彭仕羲作亂,先移書激罵辰州守。守將討之,思永按部適至,仕羲懼,遣使迎謝,寢其謀。
加直史館,為益州路轉運使。成都府吏盜公錢,付獄已三歲,出入自如。思永攝府事甫一日,即具獄。民以楮券為市,藏衣帶中,盜置刃於爪,捷取之,鮮敗者。思永得一人詰之,悉黥其黨隸兵間。
出處:出自宋朝彭思永的《宋史·彭思永傳》。
譯文:彭思永,字季長,江西廬陵人。在他小時侯,早上起來讀書,在門外拾到一個金釧,一個人靜靜地就坐在原地。過了一會兒,丟失金釧的人來尋找,彭思永仔細辨認,的確是那個人丟的,就還給了人家。
那人拿出錢來表示感謝,彭思永笑著說:“假使我需要錢,就藏起金釧來了。”起初參加科舉考試,(由於家庭貧困)拿了幾個手鐲作為路費。一同參加科舉考試的人來拜訪他,思永就拿出手鐲給眾人賞玩,有一個人把鐲子藏在袖中,眾人都為思永尋找。
思永說:“數量只是這幾個罷了。”客人離開時,要舉手作揖,鐲子掉在地上,大家都佩服他的度量。母親在家去世時,家裡十分貧窮,同鄉贈送東西給他,他卻不接受。考取進士後,做過海南知縣、分寧知縣,睦州通判。
台州發大水毀壞了城池,很多人淹死了,思永就去台州治水。把死者全部埋葬,還寫文章祭奠。老百姓因為貧窮不能修房子的,替他們伐木幫助他們,幾個月之後,公府私房都修造好了,修築的城牆比以前高了,而且堅固。
升為侍御史後,議論朝廷降授官賞的弊端,認為亂(不正當的)封賞不是盛世應該有的現象。宋仁宗很讚賞。仁宗在明堂祭祀的前一天,有文武百官都要進官升職的傳言,思永上奏說不應該沒有節制地給予恩賞,以使僥倖的人得利。
思永帶領同僚勸說,有人說:“等命令一出,也不晚啊。”思永說:“在事情之前勸阻,只是得罪你,命令一旦釋出,就不可勸止了。”於是一個人上奏疏:“陛下廣泛佈施不當的恩澤,難道是為了天下孤寒之士嗎。這不是社稷的福份啊。”
仁宗發怒了,中丞郭勸、諫官吳奎為他求情,於是因為泛恩這件事轉司封為員外郎,而解除了侍御史的職務,後來又做湖北轉運使。加封直史館,擔任益州路轉運使。成都府官員挪用官府錢財,在牢獄服刑已經三年了,進出自如。
思永管理府事剛一日,就把案件處理好了。老百姓拿著“褚券”(紙幣)買東西,藏在衣帶裡,小偷在手上帶著刀,直接割斷拿走,少有失手的。思永抓住一個人審問,全部處理了小偷團伙並在臉上作了標記。
原文:彭思永,字季長,廬陵人。第進士,知南海、分寧縣,通判睦州。台州大水敗城,人多溺,往攝治焉。盡葬死者,作文祭之;民貧不能葺居,為伐木以助之,數月,公私之舍皆具,城築高於前,而堅亦如之。
知潮州、常州。入為侍御史,論內降授官賞之弊,謂斜封非盛世所當有,仁宗深然之。皇祐祀明堂前一日,有傳百官皆進秩者。思永言不宜濫恩,以益僥倖。時張堯佐已貴而猶覬執政,王守忠已受寵而求旄節。思永率同列言之,或曰:“俟命出,未晚也。”
思永曰:“先事而言,第得罪爾;命一出,不可止矣。”遂獨抗疏曰:“陛下覃此謬恩,豈為天下孤寒哉。不過為堯佐、守忠取悅眾人耳。外戚秉政,宦侍用權,非社稷之福也。”帝怒,中丞郭勸、諫官吳奎為之請,乃以泛恩轉司封員外郎而解臺職,為湖北轉運使。
下溪蠻彭仕羲作亂,先移書激罵辰州守。守將討之,思永按部適至,仕羲懼,遣使迎謝,寢其謀。
加直史館,為益州路轉運使。成都府吏盜公錢,付獄已三歲,出入自如。思永攝府事甫一日,即具獄。民以楮券為市,藏衣帶中,盜置刃於爪,捷取之,鮮敗者。思永得一人詰之,悉黥其黨隸兵間。
出處:出自宋朝彭思永的《宋史·彭思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