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國科技崛起
-
2 # 一犁膏雨
1.中國加油!我堅信中國一定能戰勝帝國主義的封鎖!
2.中興加油!團結就是力量,我們一定要自立更生,奮發圖強!
3.華為加油!我堅信華為一定會突出重圍!
4.我們一起加油!所有的愛國同胞們,美帝國主義妄圖通過遏制中國的晶片,遏制華為、中興的咽喉,鎖死發展的瓶頸,置中國高科技發展於死地。只要我們團結起來,敵人的封鎖只能成為我們發展的動力。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哪裡有封鎖,哪裡就有突破!中國一定贏!華為一定贏!華為必須贏!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
3 # 幸福終究屬於我們
我個人感覺中興目前在韜光養晦,畢竟那大的企業,技術還是有一些的,被美國打了幾次應該也打醒了,更懂得核心技術的重要性
-
4 # 三花貓1
中興的晶片不是手機用的,再者,也是臺積電代工的。跟之前華偽的處理器貼牌方式是一樣的。別人想斷掉供應那都是隨時的事。
-
5 # 儒雅隨和走天下
這個量產是指自主設計,不是指製造,和華為設計7nm晶片是一個概念。也就是說中芯趕上前兩年華為的自主設計水平了。
-
6 # 單眼皮老王
6月18日中興宣佈量產7nm晶片,你有什麼看法?
這個事情讓很長時間都很低調的中興,確實火了一把,加上各路自媒體的各種鼓吹,一下子讓很多人,對中興都刮目相看,這兩天中興的股價也是一路上漲。
眾所周知,中興幹晶片設計已經很多年了,並且在晶片設計領域,一直實力不錯,不論是產品線,還是每年的出貨量都在國內的晶片設計公司裡面名列前茅。這麼多年的積累,7nm晶片規模量產成功,開始匯入5nm真的是可喜可賀,但是有個概念,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就是晶片設計和晶片製造的區別。
目前業界主要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從晶片設計、製造封測一把抓的公司,代表企業有三星、intel,第二種是晶片設計和晶片製造分開,比如華為、高通、中興做晶片設計,臺積電、中芯國際負責晶片製造。
晶片設計和晶片製造的差異性非常大,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華為海思可以設計出非常好的晶片,如果沒有臺積電的5nm製程製程,依然做不出來晶片。晶片製造行業的門檻非常高,不管是資金還是技術的積累已經到了驚人的程度。
我們在回到這次中興的通告,很明顯中興在表述的時候,沒有說的特別清楚,加上一些可能不是很瞭解這個行業的自媒體的解讀,導致這樣的局面,說到底中興還是有點心虛,畢竟被制裁所導致的傷害,真的是非常之大。
小結科技行業是非常注重積累的,不可能一下搞出個大新聞,所以我們還是踏踏實實的一點一點追趕好了。
-
7 # 貓眼看數碼
雖然中興在前不久宣佈7nm晶片量產,未來還將推出5nm晶片,但事實上中興只有設計晶片的能力,而沒有生產晶片的能力。有的自媒體拿著半截新聞就開始“沸騰”,甚至有人說中興的晶片製造工藝趕上了臺積電,要不了多久給華為提供晶片了。這樣的離譜新聞不僅讓行內人看了大笑話,也逼得中興不得不在6月20日釋出了一則宣告,強調自己只負責7nm晶片的設計,而不能夠直接生產7nm晶片。
這是因為5G網路由於頻段較高的緣故,覆蓋的面積不如過去的4G網路,所以如果想要無縫覆蓋5G網路,就必須部署更多的基站。這麼多基站除了建設成本之外,平時的維護費用也相當高,其中主要的就是電費。而使用7nm工藝的晶片,可以顯著降低5G基站的功耗,從而節省電費。
雖然一臺基站能夠剩下的電量並不多,但目前全國有接近20萬個5G基站,到年底將至少建設65萬個5G基站。這麼多基站加起來,哪怕一天節省1度電,剩下的費用也是相當驚人的。
總的來說,這次中興通訊在7nm晶片設計領域的突破固然可喜可賀,但中國高科技晶片製造仍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需要通過代工廠才能製造出先進工藝的晶片。即使中芯國際已經可以量產7nm晶片,也同樣需要海外裝置以及原材料的支援。所在高精半導體晶片領域,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
8 # 嗚喵nico
後來,我去扒了相關報道,原來是一些自媒體譁眾取寵。人家只是說具備7nm晶片的設計能力,正在朝著攻克5nm進軍。當然,這波炒作不排除中興自己安排託高股價的嫌疑,畢竟當天中興香港的股價就暴漲3倍。
對中國晶片領域有點認知的朋友,應該都清楚目前國內晶片生產最領先的企業是中芯國際,而中芯國際7nm的生產線最快也要到今年年底才能完成,也是唯一的生產線。量產起碼要到明年,而且常能還不能滿足國內市場。所以,並不存在中興能生產7nm晶片的情況。
至於7nm晶片的設計能力,華為的海思早就具備這個能力,華為的高階手機也早就在部分機型中使用自己設計的7nm晶片,只是一直是臺積電進行代工。而5nm晶片的設計海思也早已完成。在晶片設計領域,中國目前還算是能跟上國際前沿的,只是在晶片生產的能力上還是十分落後,目前國內量產的晶片也只停留在14nm的階段。
所以,對於一些自媒體爆出來的新聞,需要多去查證,不要輕信,儘量以官方或者權威媒體釋出的訊息為準。
-
9 # 亞捷數碼科技
我的看法:常規操作。
中興宣佈的是擁有設計7nm晶片的能力,而不是生產製造晶片。
麒麟990 5G晶片2019年下半年就問世了,該晶片就是7nm工藝。下一代麒麟1000系列處理器(網傳命名為麒麟1020)採用的是5nm工藝。中國不缺設計晶片的公司,卻急需能生產製造晶片的公司。
順便說一句,當前純中國產的晶片製造能力是28nm,世界最先進的工藝已經是5nm,設定明天就可以3nm。早知道隨著晶片尺寸的減小,生產工藝的難度會成倍的增加。到了10nm以下,世界上已經不超過5家公司擁有生產這種晶片的能力。
總結中興宣佈量產7nm晶片,只是一項常規的操作,但是別有用心的媒體故意誇大其詞。因為中美科技戰已經到了拼生產製造晶片的階段。
希望大家實事求是,知道中國科技行業的程序,合理判斷虛假資訊的傳播。
-
10 # 科技閒聊站V
首先這個問題表述有錯誤,中興目前沒有量產7nm晶片的能力,只是有設計7nm晶片的能力。
晶片行業設計跟生產完全是兩碼事,華為的麒麟1000系列處理器將採用5nm工藝水平,可以說海思的晶片設計水平已經達到了5nm水平,但是生產製造能力那,目前華為連14nm的晶片也生產不了。
目前國內晶片代工最強的應該是中芯國際,其引進的荷蘭ASML的高階光刻機可以使其生產晶片的工藝提升到14nm,其實中芯國際在兩年前就跟荷蘭訂購了一臺當時最先進的7nm EUV光刻機,但是迫於美國的壓力這臺機器到現在也沒有到貨,所以工藝水準就停留在了14nm上。
-
11 # 碼農景哥
在華為被臺積電斷供之時,中興實現“7nm晶片規模量產”的訊息意味著突破了晶片生產技術,意義不止於中興,對整個資訊產業都是重大的突破。
當然隨後中興通訊Quattroporte徐子陽對此事迴應道:“目前公司7nm晶片已實現規模量產,而5nm晶片將在2021年推出。晶片方面,我們做了前端和後端的設計,但在生產和製造方面,是依託全球合作伙伴分工生產。”
由此看來,中興還只是可以設計7nm晶片,而非生產。和華為一樣,設計出來的晶片還是需要臺積電這類工廠代工。不過中興沒有被列入美國的實體清單,未來看起來美國也不會限制臺積電為中興代工。這對於中興來說的確是個好訊息。
-
12 # 賈敬華
中興宣佈量產7nm晶片成為最近的熱點。坦白說,中興的表述並不是太嚴謹。此外,一些媒體和所謂的自媒體,把中興量產7nm晶片的事誤讀了。
在晶片領域,中興與高通、聯發科和華為旗下的海思一樣,都屬於晶片設計公司。眾所周知,大多數手機晶片使用的是ARM架構,然後自已設計。從這一角度來說,中興宣佈量產7nm晶片,只是具備了設計7nm晶片的能力。
客觀地說,雖然中興量產了7nm晶片,但與高通和聯發科在技術上還有很大的差距,畢竟中興做的是基站晶片,並沒有手機晶片。
-
13 # 科技老房
感謝閱讀!
關於這則訊息,大家都理性點吧,訊息不實。
針對多個自媒體對於“7nm晶片規模量產,5nm晶片開始匯入”資訊誤讀一事,今日,中興通訊官方釋出澄清宣告,稱在晶片設計領域,中興通訊專注於通訊晶片的設計,並不具備晶片生產製造能力。
觀點:
-
14 # 木子言道
“中興通迅量產7nm晶片”,讓人激動之餘難免有很強的失落感。
中興通迅Quattroporte徐子陽對此事迴應:晶片方面,我們做了前端和後端設計,但在生產和製造方面,是依託全球合作伙伴的分工生產。
很多中國人曲解了“7nm晶片量產”的表述,激動的以為中興終於揚眉吐氣了一回——自己可以生產7nm晶片。實際情況瞭解後,頓感萬分失落。
-
15 # 盼小暖
自從中興在2018年4月16日被美國“封殺”以後,中興向美國繳納了高達10億美元的罰款,2018年7月14日,中興通訊宣佈“解禁了!痛定思痛!再踏征程!”的標語。但是此後的一段時間內,很少聽到有關中興方面的訊息。
總結很多網友建議,既然中興擁有了7nm晶片設計研發能力,能不能設計手機晶片,這樣的話,就能拯救中國產手機晶片的難題。網友的建議是好的,但是實現起來是相當的困難。我們知道華為麒麟晶片的研發經歷了很多年的時間,那麼中興也得從頭開始,不僅時間很長,研發費用高。但依然翻不過臺積電這座大山。
-
16 # 農人莫小道
6月18日中心宣佈能夠設計7奈米工藝的晶片,並沒有說他能夠有生產7奈米晶片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在晶片領域上面其實就是一個世界最高的高科技技術。現在能夠生產機奈米的晶片公司製造機器來說只有一家。那只有荷蘭阿斯曼生產的紫光EUV光客機能夠生產7奈米和5奈米的晶片。
比如說基奈米5奈米等等這些生產能力只有紫光Euv光刻機才能夠生產出來,那對於這個機器來說,對於我們目前中國大陸的市場裡面沒有一個公司能夠拿得到這一臺機器的,雖然說中興國際在2018年就已經交付了1.2億美金去荷蘭購買光刻機。但是迫於美國的那邊壓力,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交付這一臺光刻機。
雖然說臺灣的柴雞店拿到了這種機器,但是他不給我們商場,他只給高通蘋果等這些企業進行生產,所以對於我們來說,這些頂尖的裝置還是掌握被壟斷在外中國人的手裡。
比如說華為的海思麒麟也能夠設計奈米工藝的晶片,但是對於目前來說,它沒有這個生產的能力。總體而言,我們的晶片還是被外國卡著脖子。
這個就是為什麼美國要進全國之力來打壓華為的主要一個問題。因為我們沒有成立生產出來的這種產品,這些技術都掌握在他們的手中,所以就導致了我們在晶片領域上面來說確實非常難受。
有的人會問中國產的難道不能夠生產嗎?攻克機裡面的10萬個零件零部件,難道我們就沒有進行生產和參與嗎?
唯獨我們中國沒有參與進去,所以就導致現在很尷尬的情況,就是我們有這種設計能力,但是沒有生產能力,人家不賣裝置給我們,確實非常難受。
雖然說中心去年被罰了10個億美金,最近一段時間呢也沒有看到中興亂報亂跳,原來是憋著一口氣在為自己的恥辱進行報仇雪恨。
希望重視這方面的科技能夠在世界上佔據主導地位。我們也非常希望國家能夠花大力氣投入到這個行業裡面,能夠讓我們國家在這一方面這一科技領域上面也能夠達到頂尖的技術。
回覆列表
不知道中興是在譁眾取寵、故意混淆視聽(可能性不大),還是大眾的解讀太一廂情願。
事件回顧近日中興通訊Quattroporte徐子陽在其年度股東大會現場就外界關注的晶片話題進行了迴應:“我們已實現7奈米晶片商用,5奈米晶片的商用會在2021年推出。”
畫重點,徐子陽先生提到的是“已實現7奈米晶片商用”,而不是中興生產出了7nm晶片。
有區別嗎?
當然有,接著往下看:徐子陽表示,中興通訊專注於通訊晶片的設計和開發……
重點又來了,中興專注於“通訊晶片的設計和開發”。沒有錯,中興實現商用的7nm晶片是中興自主設計和開發的,這很棒,值得鼓勵。
大家是不是沒有看到“中興生產出了7nm晶片”這樣的字眼?
事實上,早在2018年8月31日,華為就釋出了華為首款7nm工藝的麒麟980,由華為開發設計,臺積電代工生產。
同樣,中興的這款(未命名)的7nm晶片,中興同樣只是設計和開發,由臺積電代工生產。
為什麼是臺積電,而不是華為,不是中興?因為除了臺積電、三星,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其他公司擁有生產7nm晶片的工藝。
哪怕是蘋果、高通、intel,他們一樣要乖乖的找臺積電或三星代工生產自己設計開發的最先進的晶片。
所以這次中興量產7nm晶片事件,值得為中興喝彩,起碼在最新晶片研發方面,他並沒有落後太多(兩年),完全有機會趕超第一梯隊的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