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dazhu1

      一、情境匯入:比一比哪個組火炬傳遞的快?

      教師:將學生分成四組,進行火炬傳遞比賽。首先發出“開始”的口令,然後相機發出“停止”的口令。

      學生:直觀判斷火炬傳遞快的組。

      教師:引導學生說明判斷的方法:相同時間比較路程。

      學生:重新比賽,教師分別記錄各組傳遞一次的時間。

      教師:引導學生說明判斷的方法:相同路程比較時間。

      (點評:1、情境的創設能夠結合學生熟悉的時事熱點,讓全體學生均參與到所設計的活動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喚醒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為知識的進一步建構打下基礎。3、如果要想增加活動的思維含量,可以讓學生設計比較快慢的不同方法。讓學生做設計者,而不是執行命令。)

      二、速度的再認識

      教師;如果路程和時間都不相同,如何比較運動物體的快慢呢?

      學生;速度。

      教師:怎麼獲得速度呢?

      學生;速度等於路程除以時間。

      活動一:比較甲組和乙組火炬傳遞的速度(學生各自嘗試計算,教師幻燈片播放過程)

      甲:10s傳遞25m;乙:8s傳遞16m。

      甲的速度:25m/10s=2.5m/s;乙的速度:16m/8s=2m/s

      教師:我們把每秒鐘,每分鐘,每小時叫單位之間,物理學中把單位時間行駛的路程叫速度。

      教師:(進一步提問)這種定義速度的方法是我們上面比較快慢的哪一種呢?

      學生:第一種。

      教師:有沒有其它的方法呢?

      教師:哪一種方法更符合我們的思維習慣呢?

      學生:第一種。

      教師:速度公式:v=s/t,國際單位m/s,常用單位km/h.

      (點評:1、速度的學習是基於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是對學生已有知識的理性認識和分析,是在原有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2、對速度定義的反問(這種定義速度的方法是我們上面的哪一種?)使學生對這種定義方法感到並不陌生,並加深了理解。有利於快速建構知識。3、可以從速度公式物理學角度的理解引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一方面學生對速度進行全方位的認識;另一方面避免學生從數學角度理解公式。4、速度的單位變換是學生計算中的難點,這裡用幻燈片做教學設計的處理,不利於難點的突破。)

      三、速度的應用

      教師:今天老師注意記錄了本地的風速3km/h;火炬傳遞的速度3m/s,那個速度大?

      學生:將單位變換統一後再進行比較。

      教師:幻燈片出示單位變化過程(略),學生進行比較。

      教師:同學們猜想我們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是多少?

      學生:1.4m/s;1.5m/s。

      教師:多媒體影片播放教師本人用帶有GPS系統的手機拍攝到得某中學生步行的速度。(畫面上同時出現步行的中學生和速度值)

      活動二:如果這位中學生5min步行走回她家,請計算她回家所走的路程。

      展示學生的計算結果:5×60=300

      1.4×300=420

      教師:多媒體出示教師完整的計算過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聲帶小結說話低音難受高音虛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