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綠豆糕啊

    豐富是相對的,畢竟古代野生動物那麼多,而各種野生動物是北宋人民最喜愛的美味之一,如《東京夢華錄》州橋夜市一篇這樣記載道:

    玉樓前,獾兒、野狐、梅家鹿家鵝鴨雞兔、肚肺鱔魚...每個不過十五文...野鴨肉、滴酥水晶鱠...直至龍津橋須腦子肉。

    要知道文中描寫的夜市,不僅美食眾多,而且幾乎通宵營業,宋人還真是有口福。

    這還只是夜市上的“平常”野味,至於皇族和上流社會的人們吃的就更是稀罕物了。

    除去肉食之外,宋人還特別偏愛甜食,甜點零食品類繁多,花樣極為豐富,當時的人管這些東西叫“雜嚼”,(今天叫零食)《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的經典零食名稱有:

    沙糖冰雪冷元子

    黃豆和砂糖和蜂蜜做的,也可以按照需要放藿香、白芷、砂仁和其他中藥材,(或者水果)然後再加點兒清水,擱到陰涼地方,冷卻後放冰塊冰鎮,古代冰淇淋。

    水晶皂兒

    南宋百姓夏天飲用的冷飲之一,西湖老人撰寫的《西湖老人繁勝錄》中也有記載。

    宋代莊綽編寫的《雞肋編》中,記載了水晶皂兒的製作方法——“京師取皂莢子仁煮過,以糖水浸食,謂之水晶皂兒”。

    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記載了皂莢能治中暑不省—— “用皂莢一兩(燒存性)、甘草一兩(微炒為末),以溫水調一錢灌下。” 由此可見,在酷夏,皂兒水還有防暑的作用。

    不過水晶皂兒和與之一個系列的皂兒膏具體的製作方法似乎已經失傳。

    沙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

    冷飲代表。做法大致與冰雪冷元子相同,只是食材不同,口味也不同。這款冷飲主打清涼降暑。

    以上這些現在想吃應該也能做出來。

    其他諸如:

    金絲黨梅、鱖刀紫蘇膏、間道糖荔枝、蓮花鴨籤、決明兜子、虛汁垂絲羊頭、脆筋巴子、姜蝦、酒蟹、鮓片醬、香糖果子、蜜煎雕花之類,現在還可以模仿出個大概,至少能想象出來點樣子。

    而下面這些,幾乎就是些“失傳”菜式,看得人云裡霧裡:

    玉棋子、群仙羹、洗手蟹、假炙獐、三脆羹、二色腰子、奶房等等。(奶房...en....)

    若是在酒樓裡用餐,點好菜之後,就可以在一個綠化環境比較好的落地窗包廂裡,聽著美人唱歌撫琴,各自快活(廊廡掩映,排列小閤子,吊窗花竹,各垂簾幕,命妓歌笑,各得穩便。)

    至於有沒有現在豐富,我估計是差不多的,畢竟華人能吃、會吃是從祖宗輩兒就開始的。現在的泡麵啊,三鹿啊什麼,古代人也機會享受過。

    不過古人與現代人比,對美食的側重點已經發生了變化。

    就拿宋人來說,評判食物好壞的首要標準就是是否美觀,其次是聞起來的味道,即能否引起人的食慾,最後才是吃到嘴裡的味道,可見古人對吃飯時的心情比較看重啊!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近一千年前宋都東京的72家任意一家大酒店裡,原文中成百上千的菜式全都可以“勾點即上”,而且提供類似今天的外賣服務,送貨上門。其他較小規模的酒樓茶肆則不計其數。

    最重要的是,還不貴。只要不是涉及到飛禽走獸,一般菜定價幾乎都在15文以下。(每份不過十五錢)而當時的工薪階層(體力勞動者)每日平均收入在100文左右。

    萬惡的封建社會啊!

  • 2 # 瀋陽有故事

    感謝邀請。我雖然沒讀過東京夢華錄的原本,但是相關文章讀了不少。北宋時期商業之發達,包括夜市、鬼市,其商品種類之豐富,餐飲業之發達,甚至是今天難以望其項背的。其中的很多菜餚,可能是由於歷史的原因,至今已經失傳,只留下一個名稱。味道如何?如何製作?都已經成為歷史之謎了。再說,當時沒有地溝油,沒有農藥化肥,雖然食材品種未必有今天豐富,但菜餚味道肯定是要強於今天的,所以我覺得北宋餐飲業比今天發達,品種比今天豐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鼠年的寶寶哪個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