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似水年華8079

    1、中央機構的內朝和外朝兩大系統交織

    在北魏建國之前,其“分部大人制”是拓跋傳統的官僚制度,道武帝初期顯然是遵循舊制,只是在其統治疆域擴大後,把原先的四部擴大為八部,也謂之八國柱。然八部之外,各郡分設立師,職分如八國,也就是縮小版的“分封”政權;到了北魏建國後,為了效仿兩漢,進取魏晉,開始設定臺省制和尚書省,並逐漸發展為以漢人置用的模式。

    2、強化中央集權,大肆革除舊功臣官僚

    明元帝時期在中央設定八大官人取代尚書,形成一切行政大權歸八部大人的局面,到了太武帝時期,又再次復建尚書部,於是形成了中央官僚機構下內朝官僚和外朝官僚並立交織的局面。

    北魏統一北方後,大規模的戰爭日益減少,利於政治制度的繼續完善,文成帝、獻文帝時期更多地是加強對“勳舊勢力”的控制,比如文成帝興安元年“以驃騎大將軍元壽為太宰,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尚書長孫渴侯為尚書令,加儀同三司。十有一月丙子,二人爭權,並賜死”,很顯然即便是身居高位,如果損害了統治者的利益,任何人都會被處置。

    北魏孝文帝執政後的官僚考核特色

    孝文帝執政以後的北魏,也就是北魏進入到後期階段,此時的官僚考核有了新的制度,比如考課制、俸祿制、選舉制、同時頒佈官員品令,因而使得北魏前期帶著濃厚部落貴族制色彩的政治格局向官僚政治發展。從這些輔助制度來看,主要發生了四大變化:

    1、魏晉以來選舉兼顧人品和門品的中正制,隨著孝文帝定姓族之後,不再論人品,僅限於論門品;

    2、把濁官、流外官和吏這三個範疇等同意義;

    3、中央官和地方官額管理制度不再相同,其考課,選舉方式均有差距;

    北魏前期,在監察和考課方面都以地方官為核心,而對中央官相對比較弱化;孝文帝制定考課制度時,一開始也是沿襲了這個特點,但是到了宣武帝繼位之後,兩者的考課制方式就分道揚鑣了,而且從孝明帝之後,其選舉制度也出現了差別:原先的官員是六年一考,考課後還須經六年候選期,然後才有可能有重新任職的機會,所以就有《魏書·蕭寶夤傳》中“是則歲周十二,始得一階”的記載。而中央的散官需要經過四年一考後即可履任新職,所以其記載為“一紀(十二年)之中,便登三級”。

    在北魏後期,出現了一個非常有名的選舉制度,就是“停年格”,意思是根據官員完成一項官職後,在家候選的時間長短而決定其是否能夠就任新的官職,其主要作用在地方官員選舉一事上。

    4、中央的職事官與散官的管理制度也不再相同。

    北魏的散官就是指那些沒有固定執掌而當差使的人,其職責就是被派到地方去戍守或者監督拖欠的賬款,還有到地方州鎮巡視檢查。散官的構成主要是東西盛省官和諸大夫。值得注意的是,孝文帝遷都洛陽後,主要是以代北時期的兵戶組成,其中的羽林、虎賁等官員應當隸屬與散官體系。

    並且透過一系列不同的考核方式對其管理:中央職事的官員考核是按照三年一考核的週期,如《魏書·高陽王雍傳》中載的:“竊惟三載考績,百王通典,今任事上中者,三年一階,散官上第四,四載登一級。”

    透過週期升遷,這種考核模式發生了直接性的變化。

    北魏官僚系統改革背後的原因和影響

    從北魏官僚體系變革和考核制度的特色來看,北魏前期重點是把部落舊制下的爵本位體制向“官本位”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找幾個關於老鼠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