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12422581250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這是詩仙李白在《蜀道難》中的一句詩,我們都知道“蠶叢”和“魚鳧”是典故,說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兩個國家,但是這兩個國家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說他們成立一個國是很艱辛的事情呢?我們來看看《山海經》中對於蠶叢國和魚鳧國的描寫吧。

    我們先來說說蠶叢國,《太平御覽》卷八八八引揚雄《蜀王本紀》雲: “蜀王之先, 名蠶叢, 後代名曰柏濩,後者名魚鳧。 此三代各數百歲, 皆神化不死, 其民亦頗隨王化去。王獵至湔山, 便仙去。今廟祀之於湔。”這句話看似說的是蜀國第一任國君是蠶叢,他的後代叫做柏灌,又有後代叫做魚鳧。這三代的人,每人都活到了一百多歲,後來做了神仙,有了不死之身,他們的民眾也跟隨國君一同離開,國君在湔這個地方打獵,去世了。現在大家都在湔來紀念國君。

    如果這樣看的話,那這段文字有一定的神話意味,但是我們現在從現實出發,看看其準確度。文中提到的湔山據考證應該是現在成 都平原西北方向的都江堰和阿壩汶川縣之間的茶 坪山。如果我們仔細想想,“獵”這個字應該不是打獵的意思,在楊雄的《文選·羽獵賦》中有這樣的文字:方將上獵三靈之流,下決醴泉之滋。在這裡面,“獵”是奪取的意思。所以說這個地方曾經發生了戰爭。而從“魚鳧”和“蠶叢”的字面意思來看,“蠶從國”應該是從事紡織活動,“魚鳧國“應該從事的是漁業活動,那麼這兩個國家的地理位置肯定是不一樣的,前者在平原,後者則臨海。

    在宋高承 《事物紀原》卷八“蠶市”條引《仙傳拾遺》雲: “蜀蠶叢氏王蜀, 教人蠶桑, 作金蠶數千, 每歲首出之, 以給民家, 每給一所養之, 蠶必繁孳。 罷即歸於王。王巡 境內, 所止之處, 蠶成市, 蜀人因其遺事, 每年春有蠶 市也。”這個的大概意思就是有一個蠶叢大王,這個王很善良,每年都會給予百姓一千條黃金蠶,這種蠶吐出的絲是最華麗、最結實的,而分到這中蠶的一千戶人家那年的生活也會非常好。在蠶吐完絲之後,蠶叢大王會將蠶收回去,賦予法力,等來年再分給居民,這個故事講的就是蠶叢這個國家的絲織業是很發達的。蠶叢氏作為擅長養蠶制絲的部族,即以蠶而得名。

    如果我們再仔細看的話,蠶叢之"叢"應讀為"宗",。為什麼這麼說呢?《莊子 · 齊物論》: “昔者堯問於舜曰: “‘我欲伐宗膾胥敖。 " ”同書《人間世》雲: “昔堯攻叢 枝胥敖。”,“叢”顯即“宗”。由此可見, 蠶叢氏實即蠶宗氏。蠶叢氏實即蠶宗氏,和河宗氏的命名方式一樣。蠶叢氏大約在夏代就從岷山輾轉遷徙到達成都平原,成為了第一代蜀王。而且在《山海經》中還記載了這個國家的居民是縱目,大概樣子就是二郎神額頭上的第三隻眼睛的形狀。

    至於魚鳧國,這個國家應該就是我們說到的古蜀國的起源。根據考證,這個國家建立在岷江上游地區,這個地區是很難從事農作物生產的,隨著人數的擴大,魚鳧國必定會向下遊擴張,這就不可避免的要和蠶叢中國產生衝突,並且這一系列的爭奪戰中,魚鳧最終戰勝了蠶叢與柏濩,實 現了對蜀的統治,於是就有了“後者為魚鳧”這一說。

    這個我們從考古資料則可以較好的佐證, 如三星堆文化二期的出土器物中有鳥頭勺柄,這是 魚鳧氏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時出土的這一時期相 關石器和陶器也不乏蘊含蠶叢氏文化因素的生產、 生活相關用具。這也是從現實向略略佐證一番,其實不管是楊雄的偏記實還是《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都是有一定的參考依據,如果我們能細細體悟,必定也會收穫不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十句精彩的中考作文過渡段,要有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