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孫土焱
-
2 # 半坡222
謝邀,格律詩在格律兼顧又避免奏句,其實是一個長時間的實踐學習過程,要格律的詩本身就為了聲韻欣賞為第一性,就要學會一個聲韻模式,它的發音格局如五音(唐代叫合,四,乙,尺,工),漢字宮,商,角,徵,羽,喉,牙,舌,齒,唇,就有粗顯聲,奇軟密聲的五音四聲對應文字關係,漢字是一個旋律聲調語,是聲象乎意,聲義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王力等先生有大量文字描述,一首格律詩就是謀篇謀聲,是憑空間而立,依字行句的經緯走向而定而成,不空無以立,不定無以成,妙處就在空定之間,讓漢字聲韻在詩句經緯上下間有一個和合又互對的空間,做好了,詩的聲意亦在其間,而不是苦腸索字,這裡列上杜牧詩,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悻名。詩寫得放蕩形骸,詩的聲韻織格有=個特點,一是利用字的陰陽上下句織體,如第五,六字(載,掌,揚,薄,酒,中,州,悻丿,這是陰陽,陽陰,陰陽,陰陽,用陰陽聲韻對立織體,第二點用入聲與陰陽織體,詩的第一,第=字,落魄是入聲,下句的楚腰是陰聲,是上下句陰入互諧,第三,四句第一,二字,十年對下句贏得,是陽入互通(十,得,入聲,年,贏,陽聲),只是把入聲字一,二位互錯,杜詩就是這樣利用詩句平仄聲調的走向,陰聲綿長,響亮,入聲短促鼻音重濁的聲韻對比,構成一種聲韻踏沓的活躍,反映一種無枸自然的放浪情懷,所以傳統格律詩,就是要謀篇謀空謀聲韻,平仄走向合律,自然就走向自得,避免奏句,(連聲句,連句成意)聲義耦聯。
閒暇時讀讀古代經典書籍,特別是古代相傳的好詩詞作品。胸有詩書氣自華。所謂“湊句”,證明你作詩時思路偏窄,想象不豐,運用語言能力低下。古人云,思如泉湧,妙筆生花。那可是除了天賦異稟外,飽讀詩書,窮究苦練的結果。由於胸中墨水不多,腦海裡儲存的辭源乾癟,找不出恰當詞語充實詩詞作品,不得已便形成湊句。還有對古人詩詞作品的意境妙理情趣等,陶冶情操,受惠較少,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語句,也就造成了湊句。鄙人絕沒有信口開河,幾何時在網路上閱讀詩詞“大家”的作品,湊句現象層出不窮。不僅僅是民間詩詞作者。因為湊句,語境張力不顯,整體詩作融會貫通差勁,辭彙彼此之間照應牽強。更甭說詩作出彩啦。好詩的標準雖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什麼詩無達估等諸多說法,我認為,只能一項:好詩的標準是:風骨均勻;語言珠連璧和,文從字順;意境超脫,或秀麗蘊藉;情趣濃郁,耐品耐品。諸君以為如何?
下面我貼幾首詩詞作品看看鄙人是咋辦的:
書懷
雲岫盤空敞寺樓,草叢相伴野人鷗。
情隨林莽連天闊,愁撒江河入海流。
多病身披陰蜃氣,深心眼望故園秋。
蕭蕭木葉襟前落,巴蜀荊襄何羈留?
冬晨賞雪書懷
披霞宿雪飾樓臺,風樹掛花鳴曲哀。
雲鬢插簪銀野嶽,素裝照鏡水濱槐。
親朋星殞白頭嘆,病體心傷百事乖。
曉景入詩思古往,誰陪李杜眼前來。
自嘲
三徑葑菲客,妻陪老病身。
縱鱗軒冕悟,朝聖梵林深。
草愛花枝露,雲依綠野岑。
女娃填海處,盡洗褐衣塵。
最新推出詩集《華翰雕龍》,是前不愧古 人、後不愧今人的上乘精品力作。書在京東、甲虎、噹噹網店、全國部分新華實體書店等均有銷售。二書名輸入百度即可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