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878186475180

      1.軍舞:

      巴渝舞,前歌後舞,戰前鼓己士氣攝敵魂洩敵氣,排在先鋒部隊之前。始於商周,盛於兩漢。在漢武時代後期,演變成宮廷舞。

      現存於民間的板凳舞就有巴渝舞的遺風。

      2.茅古斯舞:

      用於豐收節慶慶典。室外或在大型擺手堂內舉行。黃昏開始至深夜結束,通常以一鄉、一村為單位,男女老少皆自行參加,圍繞一堆篝火而跳,或牽手繞火堆而轉動;或撒手踏罡步、旋轉身體、擊掌厲候,高歌豐收曲。

      3.薅草鑼鼓舞:敲鑼打鼓喊號子

      即田間號子舞,在高粱地裡薅草時舉行。常有老少對歌,男女對歌,歌詞既有敘事又有言情部分,主要目的在於驅悶活血調氣以及聯絡感情的功能。

      4.跳喪舞:

      土家長壽者壽終正寢後(喜喪),在堂屋停棺,老中青男子繞棺而舞,伴有牛皮大鼓之聲,棺材擱在兩個板凳上,棺材正下方置有燃燭或油燈(長明燈)。舞步彪悍雄健,同時高喊喪歌:有以月份順序歌唱農事天氣節令的,有回憶死者曲折生平舊事的,有讚美死者生前豐功偉績的;歌詞常常是問答式,領唱齊唱式,歌舞通宵達旦。舞者每跳二十分鐘後,須小棲片刻,喝茶抽菸擦汗或方便等,舞停歌起,這時專門有經唱師獨自一人來唱經:歌唱逝者生平經歷,簡稱唱經。聲音高亢充滿悲傷。唱經畢,跳喪又繼續。

      現代巴山舞即由跳喪舞、揉連響、秧歌舞和茅古斯舞演變而來。

      5.秧歌舞:

      插秧或收割稻穀、麥子時,就在田間或田邊跳的勞動號子舞。作用與薅草鑼鼓舞相彷彿。舞者以婦女為主,男子參與對歌,手裡繼續插秧。

      6.龍燈舞:

      一種以舞龍燈的大型男子舞,既有舞龍穿花的步伐和節奏,又有不同舞龍隊之間比賽的花樣紛呈的動作,最後是摘青。摘到青者為勝者。

      7.揉連響舞:

      油菜籽巔、麥穗收割運回家後攤在席筒上或蔑床上,用蓮耙一邊去摔打地上的麥穗、菜籽巔使其破殼而出,然後曬乾以便於收集。

      這種舞資較簡單,舞者多為勞動婦女,大家動作整齊劃一,一邊摔打蓮耙一邊唱著小調:嗨,邀您兒啊霍耶,齊用力搖呀嘿,邀你邀您兒霍,和你和您兒搖,合力合力搖啊,腰裡要用力阿霍,嘿!

      一邊唱歌還要手中不停地摔打蓮耙,並饒著油菜籽巔、麥穗堆先反時針方向走動三週,繼而又順時針方向繞圈而走。

      8.版築歌舞:

      主要用於土家修建土牆新屋時使用。夯杵師一般有多人,每兩人結對操作, 其餘人輪換待用。

      夯杵師分站版築牆板的兩端,中間還有一人接土撒土。 夯杵師一邊夯土一邊挪動腳步,繼而相互交換位置,確保夯牢夯實土牆。夯杵師腳步花樣不一,有時還會憑藉夯杵的支撐在空中翻筋斗以活絡筋骨,有的以夯杵把為支撐玩空中倒立或空中翻。土牆夯到四米高以上,夯杵師的空中翻就特別驚險刺激。

      夯土歌詞非常簡單:

      啟動慢板:嘿,霍; 嘿,霍 ;嘿呀,霍呀;

      嘿,霍; 嘿,霍;嘿呀,霍呀;

      加速快板:嘿---霍嘿霍嘿霍嘿霍,嘿

      嘿, 嘿霍嘿霍嘿霍, 嘿

      總之,不管何種舞蹈,都脫了“詩言志歌詠情的範疇”,正所謂:歌之舞之,以盡神。神,兼指神意和神經。

      over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誰知道戰艦世界裡哪艘船主炮有46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