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僅從一個單一的表現就診斷為強迫症,如果真的患有強迫症,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現強迫行為,接下來讓我們瞭解一下強迫症該如何識別吧。
臨床上我們診斷強迫症需要有三個基本特徵:(一)主觀上受強迫的體驗;(二)主觀上感到必須加以意識的抵抗;(三)有症狀自知力;這三個特徵缺一不可。
主觀上感受強迫的體驗和意識的抵抗是同時發生的,它們構成了強迫現象的兩個側面,其實如果主觀不加以意識的抵抗,強迫症患者時不會有痛苦、強烈的體驗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強迫,有的時候會反覆考慮自己出門時有沒有鎖門,有沒有關窗,家裡的電源有沒有拔掉等等;如果只強調主觀上受強迫的體驗,強迫症狀與煩惱便無法區分,與強制現象也無法區分;正是因為強迫與反強迫的尖銳對立構成了痛苦的心理衝突,換句話說,強迫症狀是心理衝突最典型的形式。
說到強迫症狀我們會分出原發性強迫症狀和繼發性強迫症狀
原發性強迫症狀主要有五種表現
強迫觀念,比如強迫性懷疑,強迫性窮思竭慮,對立觀念等;
強迫表象,特點是形象性,沒有強迫觀念那麼抽象,也包括強迫回憶;
強迫恐懼,害怕自己會喪失自控,害怕會發瘋,害怕會幹壞事,內心極度緊張不安,但沒有要採取行動的內在驅使或衝動;
強迫意向,病人會感到一種強有力的內在驅使,馬上就要行動的衝動感;
強迫性緩慢,由於儀式化的行為,病人的行動往往是緩慢的,在極少見的情況下,儀式化相對不顯,而緩慢很突出。比如刷牙也許要1個小時,吃飯也許要2個小時,從床邊走到房門口也許要半個小時等等。
繼發性的強迫症狀有兩種表現
屈從性強迫動作,強迫懷疑引起反覆檢查或核對,汙染強迫觀念導致反覆洗手,洗頭等等,這都是典型的表現。
對抗性強迫動作,比如為了對抗淫穢的強迫觀念,病人反覆背誦道德箴言或政治口號,計數或默誦無關詞句,有些患者會採取各式各樣的儀式化動作來對抗強迫觀念的發生;病人透過用動作轉移注意可暫時緩解,但同時動作被強化而難以擺脫。那麼當一種動作實行久了,不新奇了,轉移注意和控制強迫症的作用就變小了。病人會增添新花樣,制定複雜的程式,企圖維持其對抗強迫症的作用。所以,久病者的儀式化行為儘管複雜,總是從簡單的對抗動作發展而來,也是可以追溯的。
臨床上我們遇到的強迫症病人主要可分為三組,第一,洗滌者,這組人群比較多見,幾乎佔據全部病人的一半;第二,檢查者,約佔全部病人的四分之一;第三,沒有強迫動作的純強迫症者,佔全部病人的四分之一。
強迫症最常見的併發症是抑鬱,而抑鬱症病人中不少有強迫症狀。在治療抑鬱症的新型抗抑鬱藥物中,有些藥物也在治療強迫症方面療效顯著。至於抑鬱症和強迫症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係,現在眾說紛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雖然強迫觀念和妄想的鑑別在多數情況下較容易,對自身疾病有無明確認識能力是主要的鑑別要點。但是,長期存在的強迫觀念有時逐漸向妄想轉變,開始是批判力的削弱,後來完全消失,病人對歪曲的想法確信不疑。而在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約有3.5%的患者出現過強迫症狀,這些資料可以告訴我們,強迫症與妄想以及精神分裂症之間事實上聯絡的輪廓。
強迫症作為精神科的重性精神疾病,確實在治療上困難重重,除了應用精神科的藥物對症治療外,目前臨床應用最廣的便是認知行為治療,採用逐級暴露和反應預防的方法,輔助藥物治療,對強迫症患者疾病的緩解療效顯著。
我們不能僅從一個單一的表現就診斷為強迫症,如果真的患有強迫症,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現強迫行為,接下來讓我們瞭解一下強迫症該如何識別吧。
臨床上我們診斷強迫症需要有三個基本特徵:(一)主觀上受強迫的體驗;(二)主觀上感到必須加以意識的抵抗;(三)有症狀自知力;這三個特徵缺一不可。
主觀上感受強迫的體驗和意識的抵抗是同時發生的,它們構成了強迫現象的兩個側面,其實如果主觀不加以意識的抵抗,強迫症患者時不會有痛苦、強烈的體驗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強迫,有的時候會反覆考慮自己出門時有沒有鎖門,有沒有關窗,家裡的電源有沒有拔掉等等;如果只強調主觀上受強迫的體驗,強迫症狀與煩惱便無法區分,與強制現象也無法區分;正是因為強迫與反強迫的尖銳對立構成了痛苦的心理衝突,換句話說,強迫症狀是心理衝突最典型的形式。
說到強迫症狀我們會分出原發性強迫症狀和繼發性強迫症狀
原發性強迫症狀主要有五種表現
強迫觀念,比如強迫性懷疑,強迫性窮思竭慮,對立觀念等;
強迫表象,特點是形象性,沒有強迫觀念那麼抽象,也包括強迫回憶;
強迫恐懼,害怕自己會喪失自控,害怕會發瘋,害怕會幹壞事,內心極度緊張不安,但沒有要採取行動的內在驅使或衝動;
強迫意向,病人會感到一種強有力的內在驅使,馬上就要行動的衝動感;
強迫性緩慢,由於儀式化的行為,病人的行動往往是緩慢的,在極少見的情況下,儀式化相對不顯,而緩慢很突出。比如刷牙也許要1個小時,吃飯也許要2個小時,從床邊走到房門口也許要半個小時等等。
繼發性的強迫症狀有兩種表現
屈從性強迫動作,強迫懷疑引起反覆檢查或核對,汙染強迫觀念導致反覆洗手,洗頭等等,這都是典型的表現。
對抗性強迫動作,比如為了對抗淫穢的強迫觀念,病人反覆背誦道德箴言或政治口號,計數或默誦無關詞句,有些患者會採取各式各樣的儀式化動作來對抗強迫觀念的發生;病人透過用動作轉移注意可暫時緩解,但同時動作被強化而難以擺脫。那麼當一種動作實行久了,不新奇了,轉移注意和控制強迫症的作用就變小了。病人會增添新花樣,制定複雜的程式,企圖維持其對抗強迫症的作用。所以,久病者的儀式化行為儘管複雜,總是從簡單的對抗動作發展而來,也是可以追溯的。
臨床上我們遇到的強迫症病人主要可分為三組,第一,洗滌者,這組人群比較多見,幾乎佔據全部病人的一半;第二,檢查者,約佔全部病人的四分之一;第三,沒有強迫動作的純強迫症者,佔全部病人的四分之一。
強迫症最常見的併發症是抑鬱,而抑鬱症病人中不少有強迫症狀。在治療抑鬱症的新型抗抑鬱藥物中,有些藥物也在治療強迫症方面療效顯著。至於抑鬱症和強迫症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係,現在眾說紛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雖然強迫觀念和妄想的鑑別在多數情況下較容易,對自身疾病有無明確認識能力是主要的鑑別要點。但是,長期存在的強迫觀念有時逐漸向妄想轉變,開始是批判力的削弱,後來完全消失,病人對歪曲的想法確信不疑。而在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約有3.5%的患者出現過強迫症狀,這些資料可以告訴我們,強迫症與妄想以及精神分裂症之間事實上聯絡的輪廓。
強迫症作為精神科的重性精神疾病,確實在治療上困難重重,除了應用精神科的藥物對症治療外,目前臨床應用最廣的便是認知行為治療,採用逐級暴露和反應預防的方法,輔助藥物治療,對強迫症患者疾病的緩解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