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amousSpeech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Febe是我朋友班上的一名二年級小學生,前些天她媽媽打電話跟我朋友訴苦,她說這孩子放假回家這些天,家裡沒有一天安寧的,怎麼說怎麼打都不聽,作業不寫、課本不看,不是去隔壁二狗家打遊戲,就是在家東搞西搞,她說平時就聽你的,你現在就跟我兒子說幾句吧;然後我朋友就對她兒子說,你現在就去寫我佈置跟你的作業,40分鐘後媽媽再跟我影片,檢查你的作業;完成作業的話來到學校我給你表揚,並獎勵你多少學習幣(一種激勵機制,學習幣可以換玩具),沒有完成就罰你留校完成作業並扣罰學習幣,我知道你挺喜歡那架遙控飛機的,你的積分差不多夠了,你可不要功虧一簣哈。四十分鐘後,影片檢查作業完成,然後又佈置了複習作業,大概要花20分鐘,一天能有一個小時寫作業也算是合理了。

    從這裡可以看出,學生為什麼大多數聽老師的話了吧,我想大概有兩個原因:

    一是老師賞罰分明,說到做到。

    大部分家長朝令夕改,孩子做錯事,說要懲罰,然後又下不去手,久而久之,孩子們就不會拿家長的懲罰當回事,家長的威嚴就形同虛設了;或者說要帶孩子去哪裡哪裡旅遊,最後可能因為什麼事耽誤,去不了,多發生幾次這樣的事,孩子也會對家長的承諾失去信任,心裡就會想,你都做不到,憑什麼要我做到。

    其實不止學生,等你出來工作也一樣,你會聽老闆,領導的話,也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套制度,賞罰分明,言出必行,所以你會在規定的時間裡上下班,完成領導安排的專案,工程等等。

    二是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

    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或者懲罰他,他也會覺得慚愧,羞恥。所以為了避免下一次被罰,就會聽從老師的安排,完成作業。

    這裡面也有環境問題,所處的環境不一樣,產生的心境也不一樣;在一個相對陌生而人多的環境裡,大家都想把自己最好的那一面呈現出來,而隱藏自己不好的一面,所以他不希望你當眾批評,不喜歡你揭他老底,所以都願意聽你話,完成你佈置的作業。

    建議:

    家長們首先要平和心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畢竟你們都年輕過、小孩子過,但是孩子們沒有老過啊。所以家長更容易融入孩子這個角色,這樣就能很好地和孩子溝通了。當孩子闖禍或者出現問題的時候,首先不要一味的打罵,大吼大叫,也不要動不動就拿老師出來壓孩子;

    首先要安撫孩子,其次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最後才能做出判斷,該批評就批評,並且指出問題所在,引導孩子改正過來,避免下次再犯;當平時表現得好就要多表揚,家長對孩子說過的話,做出的承諾要說到做到,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則,這樣在孩子心中豎起一個學習榜樣,更好地引導孩子成長。

    現在的教育多以鼓勵和引導為主,少些責罵,多些關懷。要多鼓勵孩子,以肯定的態度、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讓孩子放鬆心態,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積累正能量。

    同時父母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有利環境,有利於孩子產生自信,為人處世都光明磊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內向者,和外向者,的區別?步入社會那個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