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沒人比我

    番王是他老爸朱元璋設計的,老兄,朱隸早就該是太子了,論謀略和膽識,眾多皇子都不是對手,只不過朱標是馬皇后的兒子,朱元璋偏愛兒子,朱標死了居然立他的孫子朱允文為太子,這也太不合理了,兒子還在呢,我要是兒子我也必造反。所以,朱隸為王技壓群雄,估計不會撤番。當然,如果王爺們造反,那就另說了

  • 2 # 和親34

    1本身就是老大(其他兄長死亡或弱勢),又是元朝公主的兒子,對明元控制地區具備雙重影響力。政治法統、影響力都在他那裡。也就是說,在皇族內部具備絕對的影響力,因此不需要削蕃。

    2其他皇族本身就具備自己的基礎影響力,不是削蕃就能削掉地。只有嚴重影響中央(在中央公正公平正派情況下)影響力情況下,才會出現削蕃情況。――這就是中央王朝對周邊諸侯國的政策,事實上,很多周邊諸侯國都有朱明王朝的皇族存在,在幕後統治諸侯國。如果削蕃會嚴重影響對當地的直接統治。當然,中央王朝也不會隨意讓諸侯國以不正的方式隨意做大,否則影響中央安全。

    3只有中央法統不正(指不公平不公正機制不完善等,包括皇族內部――每個人都有問鼎天下的合法機會),諸侯才有坐大的機會。

  • 3 # 談古論金

    假設朱棣如果真的循正常途徑被立為太子後繼位,他也是會削藩的,事實上,朱棣透過靖難之變奪權之後,就真的是進行了一輪削藩。

    朱棣稱帝后,首先要表示得皇位不正的自己是兄弟們的拯救者與保護者,一定要改變建文帝的『胡作非為』,便給之前被削藩的王爺恢復了爵位,還大肆封賞,一時間藩王們非常高興,可是朱棣一旦坐穩了皇位,便變了臉,他曾經下旨道『自今王府非得朝命,不許擅役一軍一民及斂一錢一物』,於是乎,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務,不得管理軍隊,不得結交官府,甚至不得隨便出城、不得彼此見面。朱棣還把朱元璋時代封在北部邊境負責邊防事務的塞王往內地遷移,典型的事例就是把寧王朱權遷到了南昌。

    朱棣的這番行為,名義上不是削藩,吃相也比建文帝好看,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其實質意義上看,實際上就是削藩,只是這是溫水煮青蛙式的削藩,自此之後,明朝的藩王變成了錦衣玉食的囚徒,可能出現的第二個朱棣實際上就被朱棣扼殺在搖籃裡了。

    因此,假設朱棣能夠合法繼位,這一套組合拳基本也是一樣,不過有一種可能性,如果沒有建文帝的前車之鑑,朱棣也許也會動作更加粗魯暴烈一些。

  • 4 # 這些歷史要讀

    朱棣百分百會削藩,只不過他畢竟政治素養勝於經驗不足的朱允炆。所以,朱棣的削藩行動肯定比朱允炆的更為穩妥。

    而這一點,朱棣在當上皇帝后,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別看朱棣自己也是被朱允炆的削藩行動給逼反的,但即位後的朱棣,自己也果斷開展削藩行動。不過,相對於朱允炆那種直接粗暴的削藩形式,朱棣的行動顯然就更加文明和穩妥。

    朱棣坐穩了皇位後,表面上還是禮待藩王,實際上已開始逐步採取“溫水煮青蛙”式的削藩行動。

    首先,就是削減藩王的護衛,使他們從原來的三護衛,削減為一護衛;其次,就是剝奪藩王對地方駐軍的指揮權,然而將之交給各地的都司衛所和邊將指揮。

    正如隆慶年間禮部郎中戚元佐所言:

    “昔高皇帝眾建諸王,皆擁重兵、據要地,以為國家屏翰,此固一時也。迨‘靖難’以後,防範滋密,兵權盡解。朝廟無懿親之跡,府寮無內補之階。

    從中可以也看出,雖然朱棣的削藩行動並沒有朱允炆的來的轟烈,但效果更為徹底。

    因此,經過朱棣的進一步削藩以後,明朝各地藩王實際上已難以在對中央朝廷構成直接的軍事威脅了。而往後的漢王之亂、寧王之亂、安化王之亂等藩王作亂,其實都是小打小鬧而已,很快就被平息下去,根本無法對朝廷構成太大的威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她出軌了,她說要回來,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