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傳航
-
2 # 情感話你知
我認為,所謂的“陰盛陽衰”,說白了就是一種陰陽不調和的病理狀態,陰盛則寒,陽氣不振,難以竭陰,表現出陽氣虛弱的症狀,通常人們所說的腎虛、陽萎早洩、宮寒不孕、腰痠背痛等等。
我的建議是,補陽就可以了。
1、補腎陽的中藥,鹿茸,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如仙靈脾(也稱淫羊藿)。
2、在關元穴、足三里穴、後背腰位做艾灸處理。
-
3 # 雪夜彎弓
首先糾正一下,中醫沒有陰盛陽衰這個術語,西醫更不會有。如果你自己一定要堅持說自己陰盛陽衰,我願意耐心的解釋一下,中醫是怎麼看待陰和陽這兩個概念的。
中醫所指的陰陽其範圍很廣,從八綱上劃分,有陰證、陽證;從臟腑上劃分,每個髒每個腑都有陰陽,所以我們常聽到腎陽腎陽、肝陰肝陽、胃陰胃陽等等術語。那麼既然你問:陰盛陽衰怎麼調理?我們就得弄清楚哪個部位的陰虛,以及哪個部位的陽衰,否則無從調理。
假如你問,六味地黃丸不就是補陰嗎?腎氣丸不就是補陽嗎?——那你就說對了,但是,它們只補腎之陰、腎之陽,對各人具體的身體情況並不對症。
為什麼呢?因為藥物本身有個“歸經”的問題。如果你是肝臟“陰虛陽盛”,只能儘量選用入肝經的藥,這樣才談得上調理,否則南轅北轍,適得其反。
回到主題,一個人不會無緣無故認為自己“陰盛陽衰”,恐怕是平時畏寒肢冷,有氣無力,萎靡懶言等等,這還得具體分析哪裡出了狀況,千萬不要亂吃補陽藥。中醫養生、治病都講求個整體觀念,補陽藥多燥烈,用之不當必牽一髮而動全身,到時候無病變有病,小病變大病,悔之不及矣。
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說:“陰平陽秘,精神乃至;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陰盛陽衰,本質上還是陽虛,陰盛是相對於陽虛而言,是陰陽失衡的表現。陽虛即人體陽氣虛衰,機能減退或衰弱,代謝活動減退,機體反應性低下,陽熱不足而出現畏寒怕冷、四肢冰冷、精神萎靡、大便溏、完谷不化、面色白、小便清長、耐夏不耐冬,舌質淡苔白滑等陽虛症狀。
陽虛之人,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忌寒涼食物
本已陽氣不足,如果再吃冰激凌、涼茶,喝冰鎮啤酒等寒涼食物,尤其是夏季久居空調環境,會進一步損傷人體陽氣。除了忌寒涼食物之外,可適當使用羊肉、狗肉等溫熱的食物,補充人體陽氣。
二、作息規律
很多年輕人養成了凌晨才睡覺、早上不起床的習慣。其實熬夜是很損傷人體陽氣的,早上不起床,陽氣得不到生髮,同樣耗損陽氣。所以,古人常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很有道理的。
三、加強鍛鍊
慢跑、快走、練太極、騎腳踏車等有氧運動,是激發人體陽氣,使人體陽氣充足的很好的鍛鍊方式。女性也可以練瑜伽等。
四、服用溫陽的中藥
可以服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等中成藥,也可以服用溫陽的膏方。
溫養人體陽氣,改善陽虛體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長年累月的堅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