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墓,位於泉州市惠安縣黃塘鎮虎窟村西北500米處的鶴頂山麓,是明末清初軍事家施琅死後歸葬之處。傳說施琅去世前曾效仿曹操大造疑冢,當地稱為“虛墓”,分別位於泉州的幾個古城門口,出殯當日在七個地方分別葬下七具棺木,以掩視聽。不過數百年過去,六座疑冢並沒有起到作用,逐漸破壞殆盡,唯有位於鶴頂山的正墓,歷經修繕,保留至今。作為閩南現存最大的清代名人墓,施琅墓建成之初的形制幾乎完整的儲存下來,儘管墓冢及部分石雕曾遭受破壞,依然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2006年,施琅墓與施琅故宅、靖海侯府、施氏大宗祠和施琅神道碑一道被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施琅(1621-1696),晉江衙口人,字尊候,號琢公,明末清初軍事家。施琅原為鄭氏部將,因殺犯法親兵曾德觸怒鄭成功,導致其父及弟被殺,因此被迫降清。降清後歷任清軍同安副將、同安總兵、福建水師提督,參與清軍對鄭軍的進攻和招撫。施琅力排眾議,兩題攻臺”、“四請專征”。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率軍渡海,採取“因剿寓撫”的方略,使鄭氏向清朝求和歸順。次年,施琅以《恭陳臺灣棄留疏》說服康熙帝設臺灣府,臺灣從此和平納入清朝版圖。施琅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戰略眼光,為祖國統一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清廷封其為“靖海侯”,並在其家鄉建祠紀念。
由於“背鄭降清”,後人對施琅頗有爭議,尤其在臺灣島內。臺灣歷史學家連橫在《臺灣通史》中不無遺憾的總結道:“施琅為鄭氏部將,得罪歸清,遂籍滿人,以覆明社,忍矣!琅有伍員之怨,而為滅楚之謀,吾又何誅。獨惜臺無申胥,不能為復楚之舉也,悲夫!”
施琅墓,位於泉州市惠安縣黃塘鎮虎窟村西北500米處的鶴頂山麓,是明末清初軍事家施琅死後歸葬之處。傳說施琅去世前曾效仿曹操大造疑冢,當地稱為“虛墓”,分別位於泉州的幾個古城門口,出殯當日在七個地方分別葬下七具棺木,以掩視聽。不過數百年過去,六座疑冢並沒有起到作用,逐漸破壞殆盡,唯有位於鶴頂山的正墓,歷經修繕,保留至今。作為閩南現存最大的清代名人墓,施琅墓建成之初的形制幾乎完整的儲存下來,儘管墓冢及部分石雕曾遭受破壞,依然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2006年,施琅墓與施琅故宅、靖海侯府、施氏大宗祠和施琅神道碑一道被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施琅(1621-1696),晉江衙口人,字尊候,號琢公,明末清初軍事家。施琅原為鄭氏部將,因殺犯法親兵曾德觸怒鄭成功,導致其父及弟被殺,因此被迫降清。降清後歷任清軍同安副將、同安總兵、福建水師提督,參與清軍對鄭軍的進攻和招撫。施琅力排眾議,兩題攻臺”、“四請專征”。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率軍渡海,採取“因剿寓撫”的方略,使鄭氏向清朝求和歸順。次年,施琅以《恭陳臺灣棄留疏》說服康熙帝設臺灣府,臺灣從此和平納入清朝版圖。施琅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戰略眼光,為祖國統一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清廷封其為“靖海侯”,並在其家鄉建祠紀念。
由於“背鄭降清”,後人對施琅頗有爭議,尤其在臺灣島內。臺灣歷史學家連橫在《臺灣通史》中不無遺憾的總結道:“施琅為鄭氏部將,得罪歸清,遂籍滿人,以覆明社,忍矣!琅有伍員之怨,而為滅楚之謀,吾又何誅。獨惜臺無申胥,不能為復楚之舉也,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