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暫未成功人士455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先秦時期開始訂立、漢代完全確立的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秦朝的國號來自於地名。據《 史記》記載,秦之先祖為先賢皋陶、 伯翳(伯益),本為古部落首領少昊後裔,為“嬴”姓。至周穆王,宗主造父為周王御,千里平定徐國之亂,受封於趙城,其宗族乃為趙氏(先秦時代“姓”只是表示來源,多為祭祀所用,用於女子稱謂,“氏”則表示家族分支,用於男子稱謂),嬴姓又盛,故“趙”也是秦的代名詞之一。早期的秦人由於給周王室養馬有功,被 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們的正式族稱。 周幽王時期 犬戎攻入鎬京, 秦襄公因為保衛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為諸侯國, 秦成為國號。而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秦只是一個諸侯國的稱呼,統一以後由諸侯國名變為全中國的王朝稱呼。由於統治者姓贏,又有 贏秦之稱。

  • 2 # 贏諾1

    這是什麼問題呀!真是不好回答。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 3 # 使用者2124693861657

    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劃分。公元前104年,漢朝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根據現有的資料看,二十四節氣可能產生在戰國末期。雖然全部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在西漢《淮南子·天文訓》中才出現,但是戰國末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就記載了二十四節氣的大部分名稱。

    古人根據天地執行規律來確定四季迴圈的起點與終點並劃分出二十四節氣。將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它代表著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二十四個不同的位置。

    由於地球繞太陽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個節氣,而每個節氣,都表示著氣候、物候、時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華人熟知的“節氣歌”,暗含了二十四節氣的先後順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伶官傳序最後一段重點字詞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