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圭海四記

    中國太大,每一個地區的語言多是基於漢字而成型的,因而,不管國際上如何對中國各地母語進行劃分,我們都更傾向於將至定位為漢語方言,如吳、贛、閩、粵等。

    誠如題中所列的,漢語可以根據不同的分法羅列相類的方言,如以中國地理方位,特別是以省為單位,可分成十大方言、八大方言或七大方言等;按形成的時期和所處的方位,以及方言的屬性,可以分成若干語支。

    一、中國十大方言:傳統的地域之分

    中國的漢語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共同作用下,以地理區隔為主要誘因,大概可以分成十個方言。

    (1)官話:輻射面積最大、人口最多,起止東北三省,經華北到西南,更遠至新疆,幅員之遼闊非其他方言可比。

    (2)晉語:與官話相近又稍有區別,是太行山隔離下的僥倖。

    (3)吳語:江浙滬包郵區的特權,可能是有道理的。

    (4)徽語:介於吳贛之間的過渡。

    (5)贛語:江右人士的方言。

    (6)閩語:分歧最大,種類最多,最古老的方言。

    (7)客家話:南方最年輕、唯一不以省為載體的方言。

    (8)湘語:湖北楚國餘脈。

    (9)粵語:嶺南樂土下的餘音。

    (10)平話:廣西最早的方言,成了方言島。

    二、漢藏語系的戰國分類:碩果僅存、不可思議的分法

    不同於十大方言簡單的地域區分,語支的分法絕對要耗費一定的腦細胞,既要幻想地理方位的變化,又要考慮歷史的沿革,確實有夠難的。

    相近於人類群體的劃分,漢藏語系同出自O3基因,可分為藏緬語族和漢白語族。

    漢白語族中的漢族語言,及我們常說的漢語可分成若干大語支,以戰國七雄命名,其僅存三個,分別為:楚語支、齊語支和秦語支。這三支分別可以和十大方言對應上。

    一般說來,可能不是很確切,這三大語支以強大的生命力存活,都應有歷朝歷代官方支撐,如:

    (1)楚語支是漢朝的前期官方語言,主要分佈於長江中下游,以湘語、贛語和吳語為主體,並衍生出後期的客家話。(2)齊語支,商朝的官方語言,原分佈於黃河中下游,後來隨著秦楚東進而漸漸消亡,目前僅存在於閩語中,看似很少,但閩語的內部種類卻多的離譜,圭海君也很好奇,為何齊語能跳過吳語區而進入福建,實在難以想象。(3)秦語支,周、秦乃至宋的官方語言,是中國曆朝中官話的代表,主要的代表有平話、粵語、晉語和官話。

    以上,是漢語根據地理區別和歷史傳承的差異劃分的方言和語支,個人認為,這種劃分可能不盡系統和確切,主要的考量應是以認同、大局為重,並非真的如方言的結構和形成考慮。

  • 2 # 學學String

    分為官話(官話又分為北京官話、東北官話、冀魯官話、膠遼官話、江淮官話[又叫楚州話]、中原官話、蘭銀官話、西南官話)、贛語(實為古楚語,簡稱楚語)、吳語、閩語、粵語、湘語、客家話、晉語、徽語、越語,每種方言又分片,片又分話等,所以有很多,一句兩句講不清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反覆句的定義是什麼?能舉例說明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