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彈道

    《水滸傳》講的是什麼故事?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之一,流傳極廣,對後世的影響也很大。那麼,《水滸傳》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呢?“水滸”二字,到底又是什麼意思呢?

    “水滸”這兩個字,出自《詩經?大雅》: 古公亶父,

    來朝走馬,

    率西水滸,

    至於岐下。

    這四句話說的是,周文王的祖父古公父在開創周王朝基業之前,騎著馬,沿著西邊的水濱,來到岐山腳下。

    水滸,就是水邊的意思。這是最早的典故出處。

    因此,單單隻從字面上講,水滸傳,就是“水邊傳”。(國外有譯本作《水邊發生的故事》。)“水邊傳”多難聽,所以應該叫“江湖傳”才比較恰當。

    水滸傳,就是“江湖傳”。從邏輯上講,只有這種解釋,應該才是最符合題意的。而作者施耐庵先生最先為該書所取的原名即是:《江湖豪客傳》。

    但是,施耐庵對這個書名始終感到不滿意。原因出在哪兒呢?太具象了,反而失去意境。讀者一看便知,哦,原來作者要講的是,什麼是江湖,什麼又是豪客。

    於是,作者將書名含糊其詞的換作了“水滸”。這樣一來,你就很難知道他究竟具體指代什麼了,怎樣理解都是可以的。

    “水滸”這兩個字,是很有藝術性的,因為越是“抽象”的詞彙,就越是包羅永珍,就越是空泛朦朧,就越是容易眾說紛紜,就越是會給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那麼,水滸傳的作者究竟要表達一種怎樣的觀點立場呢?他同樣還是含糊其詞的不肯說清,讓你自己去想去猜。

    有說是講英雄傳的,有說是講兄弟情的,有說是講俠義的,有說是講忠義的,有說是講農民起義的……真的就是這樣嗎?

    這些都是後人主觀加上去的,當然不足為信。

    作者的本意雖然難以揣度,但在所有可能性中,也無非只有褒、平、貶這三種,下面,我們不妨分別揣度之:

    1. 周文王的祖父在水邊建立了周朝的基業。宋江等人也是在水邊建立了自己的政權,與封建皇帝對著幹。所以“水滸”是一部謳歌讚美農民起義鬧革命的小說。

    2. 宋江等人,棲身水泊,並不是想要造反,而是在等待時機,接受招安,好成為朝廷的棟樑之材。“薄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水泊也是“王土”,好漢皆是“王臣”。故名“水滸”。

    3. 水滸,就是水邊的意思,水邊,就是扔垃圾的地方。“率土之濱”就是王土的邊緣,水的那一邊,也就是被王所拋棄了的地方。宋江等人作惡多端,危害他人,為躲避制裁,逃往水滸,就像扔在水邊的垃圾一般。水滸中的一群好漢,也就好比是被社會所扔棄在水邊的一堆垃圾。

    究竟是哪一種,我們不能先入為主的想當然,這還得從小說原文中細細品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裡的呂岱是什麼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