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635632181459

    我來厚著臉皮說說拙見吧。

    天爐戰法,需要幾個條件相互配合,缺一不成。

    第一,驕敵,使敵人對我軍產生輕敵思想。

    第二,節節抵抗,消耗敵人。並且,打一陣子就退。

    打必須讓敵人感覺遇到頑強抵抗。撤退方向,每一節抵抗部隊佯裝不敵,儲存實力向兩側撤退。敵人不會改變原定的奪取目標,不會追擊。

    第三,兩側有有利地形做掩護。撤退部隊藉助地形,使進攻敵人不能摸清己方撤退動向。

    第四,也是最關鍵的一個條件,爐底。爐底守軍要頂住敵人瘋狂的進攻,鏖戰到己方部隊對敵人形成四面合圍。圍兵哪裡來?原來,節節佯退的守軍,迂迴趕來,包圍了敵人,把敵人困在“天爐”中,加以殲滅。

  • 2 # 不沉的經遠

    “天爐戰法”是指抗戰時期薛嶽將軍在湖南對抗日軍是總結出的一個戰術,其核心是堅壁清野,避免和強敵直接交戰,遇到日軍進攻是主力先後撤,逐步消耗敵軍的兵力和士氣,等對方後勤不繼,士兵疲憊時再集中優勢兵力圍攻,進行決戰。

    這一戰術其實和古代的誘敵深入戰術很接近,古代本身就有不少戰例是採用了這一戰術的。比如像城濮之戰,晉軍在面對強敵楚軍是主動後撤,使楚軍“卑而驕之”,作戰時先擊敗較弱小的楚軍僕從陳、蔡兩軍,然後再擊敗楚軍主力。

    還有趙牧對匈奴之戰時也有類似的戰法。趙牧在初期修築堡壘,遇到匈奴人入侵時堅壁清野堅守不出,消耗對方的銳氣。等時機成熟以後,趙牧才以集中部隊,先示敵以弱,撤退誘敵深入,等匈奴騎兵進入包圍圈以後才四面合圍,大破匈奴軍。

    所以“天爐戰法”在古代也有類似的戰術,當然可以使用,不過古代和現代還是有所區別的。首先古代的通訊條件不如現代,因此誘敵部隊、各主力部隊之間聯絡將難度大一些,包圍圈沒有現代戰爭這麼大。其次古代軍隊對後勤依賴度相比現代軍隊要低,主要是糧草,而現代軍隊不僅需要糧草,還要補充彈藥,因此古代誘敵深入的戰術對敵人的削弱效果會略差一些。

    另外“天爐戰法”也並不是無懈可擊,後來日軍在加強後勤和兩翼兵力以後,誘敵深入圍而殲之的方法就沒什麼作用了,所以第四次長沙會戰以失敗告終。所以任何戰術,都要根據敵情不斷變化,沒有必勝的方法。

  • 3 # 少顏翁

    兵法中最忌諱的就是拿來主義!戰場瞬息萬變,任何一點小變故都可能對整場戰爭的結局造成影響,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作為軍隊的主將如若不能正確的利用兵勢的勝衰,天氣的時變,地形的優劣,地緣的險峻,敵將的心理,敵兵的強弱!運用計策,謀定後動!那麼任何陣法計謀非傷敵,反害已!岳飛曾言!兵法之神,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孫武曾言!兵法詭道也,吳起曾言!兵法之道,重在取心!可見軍事大家對兵法的註解重在“活”字!由此可見,戰略,戰法,戰術的靈活動用是對勝利者最好的詮釋,

  • 4 # 邊緣慢漫遊

    可以。所謂天爐戰法無非就是軍力承倒八字配置,逐次抵抗,主力撤向後方兩側,待敵軍疲憊、後勤後援難以接濟時軍力合力圍攻入侵之敵。這種戰法在交通不便,敵軍機械化程度相對較低的情況尤其適用,所以古代也是可以運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欺硬怕軟為哪般?為何清朝能鎮壓太平天國卻打不贏西方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