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註冊營養師張文姬
-
2 # 膳食營養和減肥楊
一次吃了500大卡食物,不會被全部吸收掉的,其中糞便和尿液中會丟失一部分,但丟失的量不是很大,兩項能量總丟失不超過10%。
能量平衡的調節及儲存能量平衡的調節主要包含兩個個部分,即能量攝入和能量消耗,兩個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決定了體內能量的儲存。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每日攝入的能量除糞便排出外,由身體吸收。吸收的能量小部分作為蛋白質代謝產物從尿中排出,其餘的或進入代謝,或儲存於組織,成為身體中的蛋白質、脂肪或糖原。吸收的能量在體內用於許多化學過程,維持肌肉張力與身體的基礎需求,以及各種體力活動。如用不完,則儲存起來。
能量儲存:亼E=Ein—Eout
(因三角形打不出來以亼代替)
Ein:攝入食物的代謝能量;Eout:體內丟失的代謝能量,為糞便、尿中丟失和生熱作用丟失的能量。
每日攝入的能量包括:糞便丟失的能量(大約佔4%);吸收的能量;尿中丟失的能量(大約5%);可用於代謝或儲存的能量。
身體儲存的能量主要為:糖原、可動用蛋白質、三醯甘油(脂肪)三大部分。糖類的生熱價和蛋白質的生熱價均為4kcaI/克;脂肪的生熱價為9kcaI/克。
體內儲存能量的三部分,以脂肪最多,正常人儲存的能量相當於每日能量需要的60倍。能量攝入暫時低於消耗,即從儲存的能量中取用,多餘部分則儲存起來。1㎏脂肪大約可滿足飢餓3~4天時間的能量消耗。
由於生熱作用只有在身體出汗時才會出現能量丟失,並且丟失的量很有限(最多大1%左右),因此,一次吃500kcaI食物熱能,糞便中丟失4%,尿液中再丟失5%,大約會有450kcaI熱能參與到代謝供能消耗,消耗不完的部分會做為糖原、蛋白質和脂肪儲存起來,不過儲存的能量60%會轉化為脂肪儲存。
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吸收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但是對一個正常人來說,我們的身體對我們吃入的熱量是來者不拒的,我們的身體絕對不會說,熱量太多了,我不需要,把它排出去吧。只要我們不停的吃,它就會不停的吸收,所以我們會越吃越胖。
不過是有一些人例外,他們吃的很多,但長不胖,很有可能是他們的消化吸收功能有了問題,吃進去的食物並沒有全部被吸收,通俗的講,就是食物穿腸而過,沒有留下什麼痕跡。這並不正常,不是健康的表現。
所以,對正常人來說,一次吃了500大卡的食物,大部分都是會被全部吸收掉的,只不過是時間快慢的問題。
我這裡說大部分,是因為有個特殊的成分,叫不溶性膳食纖維,像紅薯、芹菜裡都有它的身影,我們的消化系統是沒辦法分解它的,所以它進入我們身體後,會一直到我們的大腸,吸收水分,增加我們糞便的體積,讓我們產生便意,然後就和便便一起排出體外了。可以理解為它沒有被吸收,但是膳食纖維在一般食物裡含量都不高,一個200克的紅薯,熱量將近120大卡,也只含有不到6克的膳食纖維,相應的沒有被吸收的熱量也就12大卡,微乎其微了。
一次吃了500大卡的食物,大部分都會被吸收,但是吃的食物不一樣,吸收的快慢可是區別很大呢。
吃進去的食物有熱量,是因為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這些成分,這些叫做產能營養素(之前提到的膳食纖維,屬於碳水化合物的一種)。但是這些成分在人體內的消化吸收速度可不一樣,消化最快的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是蛋白質,最慢的是脂肪。所以很多人人吃了大塊肥肉,脂肪含量高,飽腹感就強,很久就不覺得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