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4
回覆列表
  • 1 # 半亡人論武

    不是,金庸小說,眾所周知,是武俠小說,武俠小說無論在古代還是現在,都是不入流的。

    但是不同的是,金庸小說受眾廣,這並不能說受眾廣就算是一流作家了,魯迅的受眾不廣,但魯迅的文學地位要遠比金庸要高。

    金庸最開始寫小說的目的只是為了促進報紙銷量,所寫的小說核心也是和現在的不一樣的。到了三聯版《笑傲江湖》後記中,金庸寫了這樣一些話【我寫武俠小說是想寫人性,就像大多數小說一樣.這部小說通過書中一些人物,企圖刻劃中國三千多年來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現象.影射性的小說並無多大意義,政治情況很快就會改變,只有刻劃人性,才有較長期的價值.】

    但是金庸小說的體裁畢竟是武俠小說,這個體裁侷限了他所能達到的高度。武俠小說從古至今都是不入流的體裁,金庸寫的武俠小說再好,他始終無法避免這個體裁給他帶來的地位侷限。

    我們不能因為金庸武俠小說寫的好,就過度的拔高金庸的身份和金庸小說的高度。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這些體裁而否定金庸靠著自己的小說所達到的成就,那就是“目前古今中外唯一一個活著的時候讀者就過億的作家”。

  • 2 # 君子也愛財888

    第一,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通俗易懂,被廣大讀者所喜歡。喜歡就是硬道理。作者的作品無論多麼高雅,多麼深奧,不被讀者認可就失去意義。而金庸先生的作品被譽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他的江湖”。事實也確是如此,金庸先生的作品膾炙人口,無論男女老少,雅俗共賞。

    第二,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充滿愛國熱情,內容積極向上,讀後給人正能量。仔細品味金庸先生的每一部作品,主角都是從弱到強,從無到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有了機遇,最後逆轉人生。讀後令人對美好生活充滿無限力量。作品蘊含能量的高低取決於作者對於作品的愛。一部好作品能量無限!為什麼一首《滿江紅》能激起無數人的愛國情懷?就是這個道理。金庸先生的作品裡大多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第三,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多次被搬上螢幕,更加證明他作品的受歡迎度。我們都知道,金庸先生的作品很多部都被反覆多次翻拍成電影電視劇,而且反響強烈,證明他的小說作品受廣大民眾認可喜歡。同時也更加提升了金庸先生的知名度和作品的知名度。

    第四,金庸先生總共寫下十五部武俠名著。“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可以說部部都堪稱經典。這是一般作家所不能及的。

    說到底,一個作家是不是一流的,看看大家的喜歡程度就知道了。他若不是一流的,誰敢稱一流的?

  • 3 # 九十流先生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一流與否不是標準,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衡量標準。“不用盲目地崇拜任何權威,因為你總能找到相反的權威。”一名乞丐住進連鎖酒店,他有可能認為這是世上最好的地方,也有可能認為還不如他習慣了的藏身之地。經常看影評的人知道,明明一部口碑爆棚的,總會有一群所謂的專業人士冒出來點評情節處理、結構銜接、拍攝手法等等。可見眾口之難調。

    所以對於自己喜歡的人物尤其不宜從眾。

    企業家馬雲崇拜金庸,並將金庸小說的內容融入了企業文化;

    鄧小平喜歡看金庸小說,認為看的時候是很好的休息;

    駱玉明說他看金庸小說看得沒法再看,因為他看了很多遍,一開啟就知道這句話後面是哪一句,沒法繼續;

    王朔則把金庸小說貶得極低,金庸淡然處之。

    其實金庸先生本身也並不在意他能否列入一流,“像金庸這樣的作者,也不是對人生、對社會有很大的承擔慾望的人。”

    很多人對人、對文學作品會從可讀性和理性去做評判和拆分,會從他塑造的人物、承載的思想、反應的問題、表現的形式、社會影響及流傳後世的可能性去做衡量。可是除了專門搞研究,把別人的作品當做自己的產品和生意的人,讀一本書又怎麼可能面面俱到。

    金庸先生是不是一流作家我不敢做定論,說他是一流的人我是非常認可的。

  • 4 # 觀滄海GCH

    為啥呢?

    因為這個提問題的沒有太離譜,金庸是不是一流作家,大家可以各持己見,世上也有公論。就怕有些題主一丟擲來就是“最”

    最偉大,最垃圾,最有爭議什麼的。。。

    金庸先生的大作,90後開始看得比較少了,有也是看電視劇的較多。他們可能不知道八十年代初金庸的武俠小說和電視劇剛進入大陸時,我們那一輩的勁頭。

    有水的地方,就有華人。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

    我不知道原話是不是這樣說的,大體是這麼個意思。

    就從這一句話,我想就不用過多去爭議了。

    如果金庸不是一流的作家,他的作品能被全球的華人這樣追捧嗎?

    那些不認可不贊同的,大多呢,是心裡酸,不爽不舒服,他心裡想什麼呢:為什麼不是我?

    金庸的經典,咱們今天就不研究了,老一點的,你來說,哪一部你不是看過三五遍以上?

    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先生,不是俠客。

    金庸先生,是大俠。

    一代大俠

    江湖絕跡

    致敬金庸先生

    金庸武俠名句:

    1、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射鵰英雄傳》

    2、欲練神功,引刀自宮。—《笑傲江湖》

    3、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天龍八部》

    4、焚我殘軀,熊熊聖火,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為善除惡,唯光明故。

    喜樂悲愁,皆歸塵土。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倚天屠龍記》

    5、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天龍八部》

    6、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書劍恩仇錄》

    7、盈盈接過長劍,微微側頭,凝視著他,令狐沖哈哈一笑,將胸膛挺了挺。盈盈道:“你死在臨頭,還笑什麼?”令狐沖道:“正因為死在臨頭,所以要笑。”—《笑傲江湖》

    8、打不過,逃!(《射鵰英雄傳》)

    9、你有苦說不出,那才是真的苦。

    10.、“你長大了之後,要提防女人騙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會騙人。”—《倚天屠龍記》

    11、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倚天屠龍記》

  • 5 # 化外萬民胡少峰

    “一流”在哪個階段?沒有界定。

    近代文學界麼?他扒不上邊。當代文學界麼?這就看讀者的認可度。

    如果從學術認定角度,獲獎的莫言得“一流”,斷不然輪到他金庸。

    如果從閱讀數量上,某個階段,他的武俠小說暢銷,火爆了一陣。

    綜合陸港臺三地,文學界,能有他那樣轟動的,還真的沒有。

    就當代而言,改開開始到今天,開始是滿文壇傷痕文學當道,眾口一詞,訴說文革苦難。後來就是荒誕文學大行其是。前期是信仰危機,後期是信仰缺失。從萬眾一心追求崇高的理想主義。到後來信奉鬼神,荒誕不經。這中間,沒有產生出有影響的文學家,連一般都談不上,遑論什麼“一流”!

    當然,也不能怪文壇不爭氣,是大家都被洗腦,被生活苦逼,被民風裹挾。舞文弄墨的目的很單純,那就是一切向錢看,為有向錢看。試想,文學的價值觀,一旦墮落了,它還能“一流”得起來?!

    從大陸文學界淪陷來看,臺灣的作家金庸熱,吹來的無疑是一陣警醒的飄海過來的涼風。

    金庸的代表作《天龍八部》,用江湖武俠決鬥爭勝的方式,來陳述愛國情懷(宋遼息戰)。單就這一點,在文壇一片廢墟的基礎上,說他是“一流”,也不為過,也不算勉強。

    大陸的作家們拿不出像樣的作品出來,以饗讀者,難道作家們,集體不感到羞愧麼?

  • 6 # 啊酒瓶裡的菸頭

    金大俠以《書劍恩仇錄》嶄露頭角,開始了他的武俠之路。之後筆耕不輟,一部比一部精彩,堪稱部部經典!其中《射鵰英雄傳》達到了巔峰!它的影響之大,據說可以和紅樓夢媲美了!有井水處就有金庸!

    我小學的時候見到鄰居的大哥拿著一本《倚天屠龍記》,就找機會借了回來,當時感覺天啊,竟然有這麼好看的書!比以前看的故事會好看多啦!當然那時候是沒錢買的,就是同學之間相互藉著看。直到後來從學校出來,慢慢的看完了這些金大俠鉅著。再後來發現手機也可以看電子書,就下載了這些。出門打工的日子是無聊的,下班就看些書消磨時間,我是每到書荒時就會再看一遍的。

    天文,地理,詩詞,歷史,園藝,廚藝,兵法陣法,陰陽五行,易理數術,等等等等都在書中有所體現。我有時就在想,金庸先生怎麼可以懂這麼多啊!

    但聽得蹄聲如雷,十餘乘馬疾風般捲上山來。馬上乘客一色都是玄色薄氈大氅,裡面玄色布衣,但見人似虎,馬如龍,人既矯捷,馬亦雄駿,每一匹馬都是高頭長腿,通體黑毛,奔到近處,群雄眼前一亮,金光閃閃,卻見每匹馬的蹄鐵竟然是黃金打就。來者一共是一十九騎,人數雖不甚多,氣勢之壯,卻似有如千軍萬馬一般,前面一十八騎奔到近處,拉馬向兩旁一分,最後一騎從中馳出。

    網路上曾經有人把《天龍八部》燕雲十八騎,奔騰如虎風煙舉中的一段文字拿出來當病句改錯,指出了金大俠文字的幾處語法錯誤。他把自己改寫過得那段文字發出來,讓人一看不禁啞然失笑,簡直就是天壤之別。把燕雲十八騎急如火快如風的霸氣全給抹去了!

    我覺得金庸的這些小說比莫言同志的小說要好得多!若貝爾文學獎,不過如此!

    金庸先生就是當代文學大師,毫無疑問,毋庸置疑!

  • 7 # 逆旅行人12345

    當然是一流作家,而且是超一流。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大俠的小說影響了幾代華人,成為很多人的精神家園。14本書,我每一本都看過,有的甚至讀了好幾遍,多少個日日夜夜,這些虛擬的人物伴隨著我的成長,給了我無窮的勇氣和力量。郭靖,一個資質並不出眾,出生也不高貴的少年,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最終逆襲成為一代大俠,他讓我們這些普通人看到了希望,努力是可以改變命運的。神鵰大俠楊過的愛情故事,至今讀來仍讓人驚心動魄,這樣美好的情感除了金大俠,我覺得沒有第二個人能寫的出來。這種愛情不帶一點世俗的塵埃,完全發乎與心,可以為對方付出一切甚至生命,結局是美的,雖然有一些小小的缺憾。金大俠的作品寫到後來越來越寫實,張無忌就接近我們普通人了,雖然武功很高,但是有時候思想並不那麼堅定,面對著小昭,殷離,周芷若,趙敏,他的思想動搖過,他有的時候容易受外界的影響,他的成長更多的是被外界推動著走,這和我們普通人何其的相似,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令狐沖是一個自由派,不站隊,沒有稱霸武林的野心,這令他的行為多了一些灑脫,這其中蘊含著金大俠的政治理想和對政治鬥爭的厭惡之情。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中中國人的真實的政治生態其實是韋小寶式的,所以到了鹿鼎記這裡,可以看出金大俠的思想發生了一些變化,應該說更加務實了,從令狐沖的出世到韋小寶的入世,從理想化到寫實,應該說更加接近社會現實。韋小寶的確不能算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俠,但是他卻做了很多所謂正人君子做不到的事情,師傅陳近南空懷反清復明的理想,卻一事無成。韋小寶的人生信條很簡單: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管他滿人漢人,誰對老百姓好,我就支援誰。這樣的人生信條比那些空喊民族大義的人要高明一萬倍。金大俠從當初郭靖的民族主義者到了韋小寶的民主的思想,有了質的飛躍。金大俠的作品包括鹿鼎記是同情老百姓的,是站在老百姓一邊的,我想這也是人們為什麼喜歡他的主要原因吧。

  • 8 # sumr849

    金庸小說是經典文學嗎?我認為是。金庸先生是一流作家嗎?也是,不僅是,而且是中國難得的結合了中西方文學創作方式的一流作家。

    首先確定一點,金庸小說是通俗文學,這毋庸置疑,但金庸小說同時也是高雅文學,也是經典文學,這也毋庸置疑。金庸小說的通俗性在於運用了大眾很喜歡的武俠小說情節:復仇,幫派惡鬥,復國,尋寶,甚至多角戀。金庸先生以其高超的筆法把這些通俗情節寫得引人入勝,即使讀者瞭如指掌以後再讀也仍然會大呼過癮。就拿第一部作品《書劍恩仇錄》來說,整個作品只講了陳家洛帶領紅花會抗清失敗這一件事,但是中間穿插了陳家洛與乾隆的身世關係,陳家洛,霍青桐,香香與乾隆的感情糾葛。讓原本乾枯的劇情波瀾疊起。即使將金庸先生這一部不算成熟的《書劍恩仇錄》拿到當今文化市場上,它仍有一席之地,甚至仍然好於現在市場上絕大多數所謂的武俠小說。

    但是如果金庸後來的小說只侷限於《書劍恩仇錄》那樣的通俗性,金庸小說絕對不會受到諸如陳世驤,夏濟安,錢理群,陳平原,嚴家炎這些中、美著名文化學者的關注和研究。金庸作品的真正價值在於他將“雅”深深植入了“俗”中。文學作品的“雅”在於思想性。關於“思想性”,我只談幾點:一,金庸作品的武學;二,金庸作品主題和人物的發展。

    先來看武功,這是讀金庸的朋友最愛的部分。但尋常武俠小說中武功不過是打鬥技能,對打鬥的描寫也是精彩有餘,深度不足。但金庸小說的武學有兩個特性,一是哲學性,二是文學性。

    先來看哲學性,尋常武俠小說絕世高手必用絕世武功,但金庸小說中不一樣,金庸小說的高手基本都有一個特點:大道至簡。比如《碧血劍》裡面的穆人清教袁承志居然開始只是江湖尋常的“長拳十段錦”,穆人清說的“你要是真的懂了長拳十段錦的奧妙,江湖上勝的過你的人就不多了。”(《碧血劍》,第三章)再比如,《天龍八部》中喬峰聚賢莊一站與玄難兩大高手竟然打出一套江湖上人人都會的“太祖長拳”,但境界遠遠高於常人,這就是中國古代哲學中大道至簡的說法。除了“大道至簡”,還有一方面,很多人都喜歡對金庸作品武功進行無聊的排名,舉出某某武功第一,然後列出一堆不知所謂的理由。但金庸先生本人已經對他的武功排了名,只排了一個第一,“天下第一等的功夫是捱打不還手的功夫”。(《天龍八部》,第十五章)這不是一句笑言,而是在背後有更深層次的哲學意味。“易有三義”:“簡易”,“變易”和“不易”。如果我們思考“易是不易”,那麼金庸先生也理解到了“武為不武”。這種思想直接體現到了《鹿鼎記》中,一位武俠小說作家由武功路數悟出了“反武俠”思想,恐怕其他武俠小說家只能望塵莫及了。

    金庸武學的文學性我早已談過,此處不再贅述,我曾回答過類似問題,金庸小說的武功很多都是文學隱喻,而不是一門簡單的武功。比如郭靖為什麼必須學降龍十八掌?為什麼《葵花寶典》的武功一定要閹割?為什麼楊過的黯然銷魂掌必須要在瀕臨死亡時才有效?這些問題我都曾回答過,此處不再贅述。

    再來談談金庸小說的人物和主題。這兩點是決定金庸小說是經典的高雅文學的核心。金庸在小說中探討了文學的三個元問題:“生”“死”和“愛”。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金庸作品的水平不是從一開始就高,而是呈現一個逐漸上升的態勢。

    1955年至1956年,金庸創作了兩部作品《書劍恩仇錄》和《碧血劍》。這兩部作品的人物基本都是扁平人物,寫得出彩的居然是兩位配角,一位是“張召重”,一位是“夏雪宜”。這一時期金庸的作品很平庸,主角深度不足,故事深度也僅僅停留在武俠的復仇和反抗表面,是的的確確的通俗小說。但即便如此,這兩部五十年代的作品放在今天的文化市場上仍然是佳作。

    1957年至1963年,這六年間,金庸小說已經成熟,出現了“射鵰三部曲”,《雪山飛狐》,《飛狐外傳》,《鴛鴦刀》和《白馬嘯西風》。這一階段,金庸小說寫作技巧更豐富,比如《神鵰俠侶》中對情花的那段描寫,而且金庸先生也引進併成功駕馭了西方現代文學中的“主角成長模式”,代表人物是郭靖。主角也開始具備了文學深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楊過,楊過的一生很痛苦,但究其一生,其痛苦的源泉竟是他的父親和他本人的不守傳統和至情至性,這太匪夷所思了。而且這一時期小說的主角不再是扁平的俠士,而是有郭靖這樣的大俠,也有楊過這樣的隱士,甚至還有李文秀這樣的女子。而且,這一階段金庸開始轉向,將重點放在了“寫人”上,這才出現了我們喜歡的很多有血有肉的配角,比如公孫綠萼,比如黑風雙煞,這就開始走向了經典文學,因為經典文學的核心之一就是在思考人。這時的金庸小說已經初步具備了“雅”的成分,但是距離嚴肅文學仍然有距離。

    真正讓金庸作品能登上經典文學大雅之堂的是1963年至1972年間的作品。這一時期金庸開始真正思考文學的經典問題,作品深度已經遠遠超過武俠小說。而且改變了過去的寫作模式,開始出現多線敘事,出現了有經典文學深度的主角。這一階段金庸首先完成的是《連城訣》,這部作品對人倫和財富的思考絲毫不亞於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所做的,狄雲在天寧寺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感覺讓人心驚肉跳。1965年的《俠客行》則是一次中國文學史上一次重要的中西方模式結合的嘗試,這部小說的結構是完美的,構建了一個武俠烏托邦的環境,這點在當時的中國幾乎是不可想象的。1967年的《笑傲江湖》不必多說,這是一部相當強的隱喻小說,從人物到武功,再到情節都是隱喻。其核心問題在於為什麼劉正風曲洋無法歸隱,而令狐沖可以歸隱。這一時期還有1963年開始寫的《天龍八部》,這部作品裡出現了金庸小說最重要的人物:喬峰。對喬峰的探討不能離開“俄狄浦斯王”,也不能離開“哈姆雷特”。我在此很推薦美國伯克利大學學者陳世驤先生對這部作品的評價“無人不冤,有情皆孽”,諸位朋友不妨一讀。而且,在《天龍八部》中創造性的運用了多線敘事。1972年完成連載的《鹿鼎記》是嚴格意義上最後一部金庸小說,這部小說是最不像金庸作品的作品,但卻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幾乎影響了現代所有的官場小說,這部作品探討的遠遠不是武俠的沒落這麼簡單,而是人何以為人的問題。這個階段的幾部作品讓金庸徹底擺脫了武俠小說的帽子,成了真正的經典文學,而且成了一流的文學作品,其他武俠小說作家從此望塵莫及。

    金庸小說是真正雅俗共賞的作品,大眾在他作品裡讀出快樂,研究者在他小說裡讀出思考和人生。同時,金庸先生也為中國現代小說創作和發展做出了貢獻。金庸小說的成功是建立在他高超的文筆和淵博的學識之上。他用二十年的時間創作了十五部作品,幾乎囊括了所有武俠小說的元素,甚至包含了反武俠的主題。但容易讓人忽略的是,金庸先生即使不寫武俠小說,創作其他小說也能成為經典,因為他在思考文學的經典問題。

    最後,推薦喜歡金庸的朋友閱讀研究金庸小說的那些學者。因為金庸作品研究,真的十本書都寫不完。

    至少有:

    陳世驤(美國伯克利大學)

    嚴家炎(北京大學)

    陳平原(北京大學)

    夏濟安(1950年後工作於臺灣大學)

    錢理群(北京大學)

    馮其庸(曾工作於中中國人民大學)

    陳墨

    這些學者為研究金庸寫作的學術專著實在讓我獲益良多。

  • 9 # 巨集引力說

    答這個問題就不能胡編亂奏了。首先得考慮金庸的粉絲,其次還得考慮金庸已故的事實。所以為了不吹捧也不貶低得給一個相對中肯的評價。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真正看過書的我想真的不多,因為大部分人都對讀書不敢興趣,一讀書就頭疼,更別說看他那麼多字的書了。這些小說我們歸類為,武俠小說。也就是型別小說的一種。不論文采,單就小說的內容情節就非常精彩,。總體敘述都是經典的戲劇模型。從發展到高潮到結尾,結構清晰,線條明朗。最特別之處不是情節,而是功夫。各種奇絕的功夫是小說最特別的精彩之處,我們可以發現,他發明的每一種功夫都能代表一種體驗。例如七傷拳等等。所以金勇是偉大的。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批判他的古代士大夫遺留問題。對封建皇權及等級的繼承是他思想的的落後。深處新世紀卻紀念舊的思想。士大夫,儒家士大夫思想害人不淺。丐幫還分九袋,可想而知,上至朝廷,下及江湖都離不開等級。這是多麼可悲的思想遺留。當然也不怪他,舊社會出來難免如此。

    回答問題的問題,小說是值得一提,但作為藝術的小說,沒有宣揚進步的思想,反而用新形勢去包裝舊思想,可惜啊。頂多算一個小說家,不能稱之為大師。

  • 10 # 潤沁園2020

    喜歡他的作品,覺得他的作品看了對你有好處。那就多看看。為什麼非要給作者一定要貼個標籤呢?貼個標籤對你自己,對廣大讀者又有何意義呢?文人相輕,一個看不起一個。老是覺得自己老子天下第一。別個都是臭狗屎。這又何必呢?給別人貼個標籤且不說與事實符合不符合?符合度能有多少?你評判有標準嗎?標準能拿出來見的光嗎?蒐集過事實嘛?評判出來證明什麼呢?你比別人高明嗎?越貶低作者就越說明你高明嗎?時間寶貴,珍惜時間。多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多做點務實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幾千元新發地市場凍貨海鮮,疾控專家警示不要食用!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