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現今教育界,有兩個問題經常被學者們探討,那就是“李約瑟之問(在近代以前的漫長歲月中,中國人在應用自然知識滿足人的需要方面,曾經勝過歐洲人,那麼為什麼近代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中國發生呢?)”和“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大家對這兩個問題有何看法,歡迎各抒己見!
4
回覆列表
  • 1 # 法度之家

    我認為這是由華人愛全方位看問題!過多的規則與規矩約束了手腳!太過重於情而乎視於理!關於中國教育太過於求全而不利於專!人的精力有限專才可以創造奇蹟!而全擔誤了好多成功的時間!卻成功機遇太小,愚人釋道!

  • 2 # 張文禪

    "李約瑟之問"由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1900一1995)提出的,李約瑟以研究中國科技史成為權威並在其編著的十五卷《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提出此問題,其主題是;"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革命發生"?1976年,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思.博爾丁稱之為"李約瑟難題"。很多人把"李約瑟難題"推廣,出現"中國科學為什麼近代落後"中國近代科學落後了"等問題。對此爭論的問題非常熱烈。中國著名科學泰斗錢學森曾提出著名的"錢學森之問",與李約瑟難題同是對中國科學技術的關懷。"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它與"李約瑟難題"一脈相承,都是對中國科學的關懷。我認為錢老提出"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培養不出傑出人才"是與我們大學教育方法和教學理念存在重要問題有關。大學普遍重知識講解,忽略實際技能傳授,特別是忽略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實際上很多大學教師根本不知道怎樣培育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基本都是把課堂上聽的.課本上的知識背會了,考試考過去就行了。大學也存在不瞭解教育的外行人當大學校長的情況。比如說,很多大學都喜歡在形象工程建設上投入大手筆,建高檔校園餐廳.高檔運動場館,有的連宿舍都蓋五星級的。而教學質量,人才的培養上面至於怎麼提高,沒有幾個人知道,至於培養學術領域大師級的人才,他們就更不知道了。大學普遍沒有自己的定位,教學同質化。大學應該實行學術上的百家爭鳴,可有自己的特色和專長。如果大學基本一個路子,教學方法一樣.培養方式一樣.課程科目一樣.教科書一樣,那就不可能造就出創新型人才。中學也存在著嚴重問題。中學都是基本應試教育模式,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法。學生總是背.背.背,拿著課本背上面的東西,然後就是考.考.考,把背會的東西背出來就行了。中學辦學的思路是應試教育體制,以考試分數論英雄,學校也只能用升學率作為唯一評價標準。所以學校也只能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忽略學生的綜合素質,如創新能力,品德修養。還有我們的升學制度是"百萬學生一考一刀切,一卷說了算",所有的學校間都只為一個同一目的,都陷入了"考.考.考"的惡性竟爭態勢,學生們天天晨起晚歸,晝習夜讀,終日做題海,埋頭故紙堆。負擔繁重不堪。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個性特長.情趣愛好在現行應試模式下是根本無法培養出來的。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傑出創新型人才是需要多年的培養,並且在比較好的環境氛圍中成長。基礎教育如果是拔苗助長就很不利於創新人才,傑出頂尖人才的培育。現在有一句流行之說".民國以後無大師,五二年後無大學",這一說如同"錢學森之問""李約瑟難題"一樣,向我們現行應試教育制度提出了尖銳的觀點。望我們教育部對"錢學森之問"和"李約瑟難題"作一個深刻的思考和研究可行方法,多出錢學森.李四光.華羅庚.竺可楨等各類優秀人才,將中國變成美麗富鐃強大的國家!

  • 3 # 白日做夢竟然想學吐槽

    我們總是在糾結這個問題,有一個故事:“張三和李四成長在同一個村子,兩人年齡相近,一起上小學,小學時期張三學習各方面總是好於李四。後來到了中學階段,張三總是被李四壓著打,成績更比不上李四”。人們總是問張三,你為什麼學習成績比李四差這麼多?卻忘了去探究為什麼小學階段李四總是落後於張三?卻忘了問李四中學階段為什麼總是強於張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生完寶寶的媽媽可以看什麼育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