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左說春秋

    齊文化溯源可追至東夷文化,姜太公治齊與周公治魯不同。魯國治民嚴格照周禮所定綱、索逐條落實,三年後才完成。而太公治齊則寬鬆得多:因舊俗,簡周禮,形成獨特的齊國開放文化。時至今日,山東文化也有東、西的部分差別。題外話省了罷。

  • 2 # 詩書棋酒

    首先說齊文化,齊文化是在繼承周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地域文化。齊國文化的基因,主要是以姜太公為代表的道家學說,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又吸收了“東夷文化”,從而形成了齊文化。齊國的地域,現在包括膠東半島,及魯北魯中地區。

    漢文化應是廣義的稱謂,是漢族在發展過程中,思想和物質方面文化的大成。春秋時期,華夏形成了以齊為代表的東系文化,以及西系,南系,北系和中系文化,這些文化的產生對後世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也為後來漢文化的形成打下了深厚,堅實的基礎。後來,又相繼出現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文化,和以春秋時代的管仲,戰國初期的李悝(kui)商鞅等為代表的法家文化,這個時代,又是諸子百家,學術方面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儒,道,法三家的文化的“脫穎而出”,奠定了傳承至今的中華文化的基礎。

    說漢文化不能不說秦代。秦代儘管後世評價為所謂“暴政”,但秦在中華民族的統一問題上,卻立下了“不世之功”。秦代的“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及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等等,為中華民族的統一,為增強民族的凝聚力,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最後還是“合”,奠定了無比堅實強大的基礎。

    言歸正傳,漢文化是在秦文化的基礎上,擯棄暴政的東西,文帝又以“黃老”學說為基礎,對民實施“寬容”政策,穩定了民心,為漢代初期文化,科技,天文等文化的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到了武帝時期,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董仲舒 ,提出的“推明孔氏,獨尊儒術”的思想被武帝所接受,從而形成了以儒家文化為代表,影響後世萬代的民族主體文化。

    追根溯源,如果說漢文化是齊文化的延續,也不無道理。

    個人文化知識有限,純屬個人看法,不足之處,請朋友們指正,願和朋友們共同探討。

  • 3 # 東風別業

    謝邀,齊國的文化不能說它是東夷文化。開國姜太公一定是按中原文化來治理的,到了齊桓公,成為天下第一位霸主。九合諸侯,六次以和平方式,只有三次乘戰車。維護天下和平,也作為天下。那麼它的文化當然影響到天下。而到戰國時期,據韓非子說管子這本書在當時是家家有一本的。其受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就是管子輔佐齊桓公稱霸天下成功的。孔子在論語中肯定管子的功績。管子成為各國官學,變法圖治的指導用書。其實管子這本書對後世影響很大,一直至今。漢文化包括齊國文化,漢文化就是當時幾國文化的融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由搏擊和散打學哪個好?哪個實用性高?